超级大盘股IPO股市就要跌?看看历史数据怎么说

2015-06-02 08:2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中国核电登陆A股,预计募资总额131.9亿元,成为本轮首次公开募股(IPO)重启以来募资额最高的公司。A股历史上,IPO募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公司除中国核电外只有34家,这些IPO之后个股股价及大盘的走势,或能对此次中国核电IPO之后的市场走势有所借鉴。

  2001年

  按年份排序,A股第一家募资总额超百亿元的公司是中国石化,上市时间是2001年7月。此前,上证指数刚刚到达年内高点2245点,随后在7月出现大幅下跌,单月跌幅达13.24%,开始了跌向998的过程。

  个股方面,中国石化3个月后股价较发行价下跌13.51%,6个月后下跌25.36%,一年后下跌12.8%。

  2002年至2005年

  2002年至2005年,A股进入熊市,2002年当年市场迎来两家募资超百亿元的公司——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上市时间分别是当年的3月和9月。

  招商银行上市后的2002年3月,上证指数单月上涨5.2%,并于7月达到年内高点1736.29点,此后由于市场整体的熊市格局,指数再次拐头向下。而招商银行的股价发行3个月后上涨59.59%,6个月后上涨32.88%,一年后上涨59.73%。

  中国联通上市后,2002年9月上证指数下跌5.1%。与招商银行一样,中国联通的股价上市后一路走高,3个月后股价上涨14.78%,6个月上涨31.3%,一年后上涨43.91%。

  2003年,A股只有一只募资过百亿的股票——长江电力。彼时,市场正处于阶段性盘整的底部,长江电力上市之后从2003年11月至次年3月,A股市场出现了连续性的反弹,上证指数上涨了29.4%。长江电力也在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100%左右的涨幅。

  此后,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A股未再出现募资超百亿的IPO项目。

  2006年至2007年

  2006年~2007年,A股迎来史上最大牛市,募资超百亿的IPO项目也重新开始集中发行。从2006年6月中国银行上市算起,两年内A股市场共有17只“巨无霸”型的股票登陆,包括除农业银行外四大行中的另外三家,以及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当然还有中国石油。

  将上证指数与“巨无霸”们发行的节奏进行比较可发现,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上半年,募资超百亿的IPO项目基本以一个季度两到三家的节奏进行,同期上证指数一飞冲天,从1600点附近一路上涨至4120点的高位。

  而此后,随着上证指数愈发飙涨,大型IPO发行的频率也开始加快。2007年9月,仅一个月内就有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神华三个募资超百亿的IPO。四季度,此类IPO的数量达到了4个,频率明显较此前加快。这些最后进行IPO的公司6个月后也出现股价大跌。

  其中,中国石油的情况比较特殊。市场更多记住的是那段在48元买入至今仍未翻身的血泪史,但事实上,中石油的发行价仅为16.7元,只是由于上市当天遭遇爆炒才将众多散户深套其中。其6个月后的股价仍较发行价高出了8.8%。

  2008年

  牛市过后,2008年成为A股历史上下跌幅度最大的一年。不过,当年A股市场还有两只募资超百亿的个股,分别是中煤能源和中国铁建。但这二者其实都是2008年年初借着牛市的余波上市,此时熊市格局已无可逆转,二者的股价在随后一年中均表现平平。

  2009年

  2009年,A股市场受“4万亿”政策调控影响出现大幅上涨,上证指数一年时间里上涨了大约87%。当年发行的6只募资超百亿元的新股,发行时间都集中在了下半年,这当中包括中国建筑、光大证券、中国北车等。

  虽然当年7月A股经历了一次深度回调,但下半年指数重新振作向上,并未受这些IPO的影响。

  2010年至2014年

  2009年过后一直到2014年7月之前,A股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牛市,创业板、中小板的结构性牛市成为这几年的主线。

  这几年中,主板市场一直处于缓慢探底的过程。2010年至2011年A股共发行6只募资超百亿元的新股,包括中国西电、华泰证券、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其中募资最多的是农业银行,总计募集资金685.29亿元。

  有趣的是,熊市中如此大的募资额非但没有“落井下石”,上证指数反而在随后的4个月中出现了一小波反弹。但这些公司的股价在几年中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结语

  综合来看,市场忧虑的所谓“大盘股上市将是压垮牛市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并不具有普遍性,或许只是2008年那次下跌太过猛烈,让投资者的印象过于深刻。

  历史证明,募资超百亿元的大盘股上市,实际并不会使市场走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牛市的逻辑始终还是建立在基本面与资金面的互相配合之上,大盘股的“抽血效应”并没有想象中来的显著。

  当然,大盘股对资金面的影响毕竟大于小盘股,控制发行的节奏,与市场共舞,而非趁着牛市赶紧“圈钱”,才能呵护慢牛行情,让市场理性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