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容请看“股市直播室”

 
  稳增长导致市场自我出清的时间被进一步拉长,产能去化、杠杆去化仍制约市场的表现。操作上,仍不建议配置强周期性行业,反弹高度及持久度大不如前;基础配置建议关注电力设备、电力、医药和食品饮料等;成长股虽代表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但需静待估值压力、IPO 重启、一季报披露等不确定性消除之后。
  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为2012年三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虽然微刺激会缓和经济下行速度,但大趋势尚难以改变。经济下行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及其产业链,房地产的销量增速、房地产开工和投资增速都出现明显回落,而目前商业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领域的风险偏好非常低,预计实体经济回落压力仍然存在,微刺激无法扭转。
  金融领域去杠杆仍在延续。3月末M2同比增长12.1%,创近13年新低,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增速从上个月的16.9%降至16%。持续回落的货币数据让市场对货币放松的预期再度燃起,但在财政刺激“微刺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不可能全面放松,结构性、定向性宽松才是可能,即便如此,我们也怀疑货币政策松动的效果,毕竟商业银行对实体的风险偏好较低,放贷意愿不足。
  利率下行大概率是由于经济景气度下行导致的。一方面,银行放贷意愿降低,从而使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好转、短期市场利率下行;但另一方面,民间借贷、长期贷款领域的资金利率水平仍然维持在高位,实体经济资金紧张状态没有发生实质性好转。这说明靠降准等政策引导,无法将短端利率下行传到长端和实体。预计将来如果长端利率和民间借贷利率下行的话,也多半是因为经济不景气程度恶化导致的。
  政策意图方面,银行发行优先股或为IPO重启做对冲,但效果如何?截止19日,证监会发布了28家拟上市公司预披露名单,其中,主板16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4家和8家。证监会此举表明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不会受市场表现的影响,第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定下的“申报即披露”的预披露革命正式启动。如果已过会和已披露企业的审核进度快于预期,则很可能对市场造成结构性冲击,表现为:大盘蓝筹可能在优先股等利好衬底下有抵抗性,但也不能看高一线,虽然银行优先股利好可能带来脉冲性机会,但不良贷款增加、资产配置去杠杆、存款利率市场化等冲击下银行“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对创业板可能仍是最后一击,创业板自 2 月份以来跟随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持续调整,估值过高的压力逐渐消化,IPO 进程可能加剧板块的调整步伐,而靴子落地之后,业绩稳定、符合转型方向的“真”成长股可能迎来配置机会。
  结论:市场出现系统性机会的条件仍不具备,建议持有估值不高、增长确定性强的行业如电力设备、医药食品饮料等大众消费品的一线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