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到底该不该重启IPO?

2015-07-23 08:17:0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

  关于IPO暂缓 央行是这样想的

  自证监会7月3日宣布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PO)暂缓以来,大盘走稳,市场人气逐步恢复。暂缓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上涨2.41%,经历7日与8日两日下跌后,指数触及3373点阶段低位,但在迄今为止的9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累计上涨近20%。

  近日,市场开始思虑IPO暂缓一类的“非常规”手段会否退出?对此,证监会有关人士明确表态称,维稳资金近期将要退出的说法乃是谣传。

  随后证券时报记者从基金、券商、商业银行等多个渠道“民意调查”后得知,认为最早在8月中旬IPO有望重启的人士,也不在少数。他们的理由除了“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这一国家层面的大背景外,也与央行近期的一些操作有关。

  实际上,7月8日央行就发表声明称,要积极协助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证金公司)获得流动性,用以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次日,央行向证金公司提供再贷款,证金公司并向21家券商提供了2600亿元信用额度,用于增持股票;同时,央行也批准了证金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以保证后续的流动性支持。

  据银行间市场交易员透露,证金公司第一期800亿元短融已于两周前发行完毕,但原定本周一发行的第二期至少1000亿元短融,据悉目前仍未成行。对此官方人士的说法是“仍在走流程”,即央行方面暂未最终批准。市场人士猜测,央行或许已认为“不能再增加流动性以支持股票市场”。

  这里面实际存在着一个连锁反应。证金公司所发行短融债券,其认购队伍基本上是商业银行。而证金公司所融得资金,在当前的市场背景及舆论环境下,可能会自己直接买入股票或者用于支持证券公司参与股票交易,实际上是银行资金的入市,这与央行本身的职责存在一定背离,所以,这一做法不能过度使用。

  另一个原因与IPO暂缓对基金公司“打新产品”的影响有关。据基金公司人士透露,7月以来已有近百只主要从事新股申购的基金产品停止申购,此前已经募资的则面临着巨量赎回。据介绍,申购打新基金的“大户”实际上是各类机构客户,由于打新收益属于无风险收益,因而杠杆放得比较高。而一旦IPO暂缓导致“无米下锅”,这类基金在货币市场的“资金需求者”角色瞬间丧失。同时,那些本来参与打新申购的机构客户资金,重新进入交易所及银行间货币市场,在保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等候IPO重启后随时“杀入”,因此并不会参与中长期限债券的交易活动。

  如果股市融资功能持续丧失,部分企业和机构势必选择转移战场去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这一点从券商近期频频试水金融债就可以看得出。而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发行的中长期大背景下,债市供给超量势必加重收益率的上行压力,企业融资成本会只升不降。这一点,从7月初以来短期限的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的连续上涨就可见一斑。而在交易所市场中,体现为国债回购的资金拆借价格(如GC007(1.270, 0.27, 26.37%)等),则由于上述打新基金的“缺位”而不断下滑。资金面更多体现为一种“短期”的不理性现象。如下图1所示。

  图一

  此外,央行每周例行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自从跟随6月末降息而出现两次合计85个基点的下调之后,7月2日至今该利率均维持在2.50%的水平,央行不再对此进行下调,逆回购操作规模也没有增加。由此可见,央行不再允许资金“继续泛滥”的政策意图已较为明显。

  还有一点猜测在于外汇市场。与更多着眼于国内市场不同,汇率的变动可能关乎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之下,海外资金的流向转变问题,即所谓资金外逃的担忧。从美元指数6月下旬至今的强劲升势与人民币对美元境内即期价格的“不贬值”的对比来看,央行对于稳定人民币资产价格以遏制资金外逃的做法,市场或已一目了然。但是,央行如进行常态干预,对利率市场又将产生干扰,正所谓有得必有失。下图的对比十分清楚。

  图二

  而近期某些经济指标的略微回暖以及猪肉价格等的重新走升,或许预示中国经济已开始进入复苏的最初阶段。这也不支持央行继续实施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未来经济一旦确立复苏迹象,债券市场融资成本或继续提升,从这个角度去看,新股发行的缺位不应也不能成为常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央行直接干预股票市场或者商业银行参与股票买卖,无疑都是属于“非常规”的方式。股市的健康发展,自然不能过于依赖这类手段,“不退出”反而可能是一种潜在隐患。也就是说,市场信心得到逐步恢复,违规的场内融资及场外配资入市得到纠偏,相关制度改革得到改善推进,那么,央行回到自己原本的角色,股市融资也返回它既有的路径,都应该是可以得到市场理解的。(证券时报网)

  【相关阅读】

  中金公司启动赴港上市 IPO暂缓影响投行业务

  下周IPO重启系谣言 IPO暂缓会持续一段时间

  业内称IPO下周重启传言不实 暂停期限或到年底

  朱云来:暂停IPO救市并非长久之计

  郭施亮:这个时候到底该不该重启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