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难超募动了投行奶酪 保荐承销费转向保底模式

2014-07-18 07:32:21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新股资讯

  编者按:企业蜂拥过IPO独木桥,监管层想尽办法限制IPO企业大手笔圈钱。在此情况下,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IPO企业,昨天本报报道了《十新股募资齐缩水:天华迷你发行,中材骤减七成》。投行也深受影响,随着IPO超募“蛋糕”被取消,部分投行改成保底收费方式来应对新情况。

  “此一时,彼一时。在这一轮IPO重启后,尽管监管部门适当放宽了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但是同时也对募集资金合理性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把关。因此,在现有的监管”高压线“下,谁都不敢乱来。”挤水分“在所难免,更不用说超募了。”7月17日,对于第二批11家IPO发行企业整体募集资金出现大幅缩水的现象,华南一家券商投行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要换作以前,我们都会习惯性地带一句”如果将来实际募集资金超过募投项目所需,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现在,这一招不行了。”

  该负责人称,监管层此前一再强调,发行人募集资金的使用务必要跟目前企业的现状以及基于这种现状的规划相适应。

  该负责人强调:“对于已经通过发审会的企业,原则上不可以调整募集资金的项目,但是可以根据募集资金实际投资的情况、成本变化等合理地调整募资基金的需求量。换句话说,发行人可以减少募集资金规模,但绝不可以大笔一挥,新增募集资金项目,并超过原计划募集资金金额的上限。”

  此外,由于监管层严控超募,各大投行原先寄予厚望的超募资金承销费这一块大“蛋糕”也已彻底落空。“没办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一些拥有较大话语权的投行而言,纷纷开始采取保底收费的方式来应对当前的这一局面。”对此,上述华南券商投行负责人直言。

  IPO圈钱受扼制

  “总体而言,现在的IPO监管政策一方面是要求发行定价向二级市场让利,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发行人过度融资。”对此,该投行负责人称。

  此前,在6月13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明确了新股下发核准批文前证监会重点关注的三方面内容,并就募集资金需求量、老股转让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审核依据。

  邓舸指出,对于募集资金的审核关键在于,募集资金需求量是否与其生产经营规模、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和资本支出规划相适应,避免过度融资。

  而且,在发行过程中,证监会还将持续关注发行人实际募集资金情况,原则上,实际募集资金不应超出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募集资金需求量。

  在第二批IPO公司中,中材节能募集资金金额就出现了严重缩水。

  根据中材节能披露的发行计划,公司拟发行股份数量从原计划的10900万股减少至如今的8000万股,但拟募集资金规模却从最初的100949.84万元大幅缩水至现在的25120万元,大举砍掉了75829.84万元,大幅缩水近八成,达75.12%。

  “一般情况下,募集资金数额与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是有着正比关联的,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越多,增长幅度越大,在参考市盈率不变及不考虑老股转让的情况下,拟募集的资金就可以越多。”对此,上述投行负责人称。

  不过,对于已过会的企业,初审会和发审委审核围绕的都是发行的条件和信息披露。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审会的审核已经包括了对于当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因此,证监会一般不建议过会企业更改募投项目,否则会带来后续程序上的麻烦。

  “但是,从项目自身情况来看,客观地说,从立项到发审委的审核,再到发改委的审批,再到预披露,过发审会,再到准备发行,经历的时间比较长。如果募集资金到位之后再去实施项目,跟立项时相比,成本可能会发生变动。因此,证监会允许企业在过会之后,根据募集资金项目的实际投资情况、成本的变化等等,合理地调整项目所需要的资金量。”该负责人表示。

  具体就中材节能而言,由于公司过会时间较长,在公司最初计划投入的募集资金项目中,有不少项目已由公司自筹资金先期进行了投入。而且,从项目进展来看,有些募投项目投入甚至已处于尾声。因此,在证监会强化对IPO募集资金监管的大背景下,公司募投项目遭砍并不奇怪。

  “监管层要求发行人应谨慎运用募集资金,对于已经提前实施了募投项目的企业,要对建设的进度如实披露;对于已经用自有资金进行提前垫付等方式建设的情况,也要在招股书中进行如实的披露。对此,公司均下调了募资投入金额。”前述投行负责人称。

  投行保底收费应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IPO超募“蛋糕”被取消,不少投行只得采取了保底收费的方式来进行应对。

  作为川仪股份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广发证券就采取了保底收费的方式。在川仪股份披露的发行费用明细中,其承销费用按募集资金总额的5%,同时不低于2700万元来收取。再加上保荐费用200万元、会计师费用500万元、律师费用50万元、本次发行相关的信息披露费用370万元、本次发行相关的印刷费用15万元、发行手续费用122万元等费用在内,初步估计发行费用最少近4000万元,约3957万元。

  同样,由安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的长白山旅游亦是如此。在发行费用概算上,其承销费率同为5%,保底费用为1700万元。外加保荐及辅导费450万元;审计及验资费380万元;律师费230万元;上市费65万元;用于本次发行的信息披露费480万元;印花税则按募集资金净额的万分之五计算。

  此外,艾比森和台城制药也选择了保底支付承销保荐费用。其中,艾比森称,公司公开发行新股承销费用、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承销费用、保荐费用为公司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与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所得资金之和的5%且不低于2000万元,其中保荐费用为500万元,其余为承销费用;台城制药表示,其承销费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的5%,且不低于1800万元。

  “由于取消了超募承销费这一大块收入来源,整体而言,这一轮新股发行下来,投行承销收入较今年年初会有较大幅度减收。”对此,前述投行负责人直言。

  在今年年初首轮IPO发行中,由于出现巨额超募,券商承销保荐费率也“水涨船高”并创下历史新高,从2012年的平均5.6%大幅飙升至9.2%,升幅高达65%。其中,创业板公司平均承销保荐费率更是超过了10%,特别是由国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的东方通更以17%的承销保荐费率高居榜首。

  根据对首批48只新股发行费用的统计显示,累计有27家投行分食了这场新股重启的饕餮盛筵,承销保荐费共入账16.23亿元。

  其中,东方通(300379.SZ)、友邦吊顶(002718.SZ)、我武生物(300357.SZ)、麦趣尔(002719.SZ)、创意信息(300366.SZ)、恒华科技(300365.SZ)、金轮股份(002722.SZ)、安硕信息(300380.SZ)、金一文化(002721.SZ)、欣泰电气(300372.SZ)等10家IPO公司承销费率分别高达16.96%、16.4%、15.42%、14.57%、13.63%、12.37%、12.25%、11.97%、11.64%、11.44%,对应的承销、保荐费用分别为2400万元、3033.714万元、3400万元、4849.62万元、1765.38万元、3379.8万元、2692.3万元、2443万元、3100万元、2944.09万元。

  相比之下,在此轮发行的11家IPO公司中,目前承销费率最高的为由中金公司担任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的会稽山。公司预计承销及保荐费用为5300万元,若按公司计划募集资金37602万元计,其承销费率达到了14.09%。

  紧随其后的为国祯环保。该公司由国元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在公司披露的发行费用概算中,其承销费用按此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的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