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金融机构扎堆H股 瀚华金控启动路演

2014-03-04 08:02:5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洪偌馨

  [ 尽管无抵押的信用担保和贷款更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并且也是国家政策鼓励的发展方向,但在国内信用环境尚不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低迷的当下,这类业务的风险仍不容小觑 ]

  长期游走在中国金融行业边缘地带的小贷、担保、典当等类金融机构开始在资本市场显山露水。继中国汇融、集成金融之后,内地又一家类金融机构吹响了登陆H股的号角。

  2月28日,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瀚华金控”)开始H股招股,预计3月7日定价,3月1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中国国际金融、银河证券为此次IPO的联合保荐人。

  瀚华金控的招股说明书显示,瀚华金控目前总股本为34.3亿股,初步拟发售9.88亿股新H股,此次设定招股价区间为每股2.28港元至2.88港元,未计入超额配售权,拟筹资最高28.45亿港元。

  目前,瀚华金控已经引入两家基石投资者,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君阳太阳能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同意按发售价分别认购总金额30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的股份。

  信用担保、信用贷款占比高

  成立于2004年的瀚华金控前身为重庆瀚华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截至2013年5月,其注册资本为34.3亿元人民币。目前,瀚华金控主要经营信用担保和中小企业贷款两大业务条线。

  以网点计,瀚华金控网点覆盖全国19个省,是中国最大的信用担保公司及第二大小额贷款公司。截至2013年10月末,瀚华金控的担保余额为194.10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8.887亿元人民币。

  招股说明书显示,瀚华金控截至2012年10月31日,当年净手续费及利息收入为9.258亿元,利润为4.124亿元人民币;而于2013年同期的净手续费及利息收入为12.468亿元,利润为2.739亿元人民币。

  瀚华金控表示,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中约70%将用于增加公司小微贷款业务的资本基础;约20%将用于增加信用担保业务的资本基础;余下约10%将用于发展和提供创新型产品及服务, 并作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值得注意的是,与目前国内众多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小贷公司不同,瀚华金控的信用担保和信用贷款业务占比非常高。招股书显示,截至2013年10月31日,瀚华金控有51.4%担保额、90.1%小微贷款额以及39%委托贷款并无抵押品作为抵押。

  据一位资深小贷行业人士介绍,基于目标客户、销售方式、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等业务核心要素的差异,国内小贷公司的业务模式分化为类银行信贷和小额信用贷款两种模式。

  “由于国内小贷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小贷市场空间还比较大,简单粗放的经营模式便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回报,因此,此类银行信贷模式成为绝大多数小贷公司的选择。”该人士称。

  在他看来,尽管无抵押的信用担保和贷款更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融资,并且也是国家政策鼓励的发展方向,但在国内信用环境尚不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低迷的当下,这类业务的风险仍不容小觑。

  事实上,该小贷业人士的担忧已经在瀚华金控的招股书中有所显现。瀚华金控在其招股书中表示,由于中国自2012年起整体信用市场及行业环境欠佳,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这导致了瀚华金控支付违约款的数量增多。

  招股书显示,2011年、2012年、2013年10月末,瀚华信用担保业务的违约率分别为0.4%、1.2%、1.4%,信用担保业务的损失/收入比率分别为3.5%、11.2%、18.8%。

  同样的问题在小贷业务中也有所体现。2011年、2012年、2013年10月末,瀚华金控小微贷款业务的减值贷款比率分别为0.7%、2.0%、2.6%,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损失/收入比率分别为6.7%、11.9%、16.6%。

  对此,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瀚华金控表示,将通过高度分散的客户基础、可控的交易规模、较短的担保及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以及全面的信用评估体系等措施将信用及集中风险减至最低。

  类金融机构扎堆H股

  在瑞银中国区前副总经理、香港慢牛投资公司董事长张化桥的畅销书《影子银行内幕》中,小贷、担保、典当等类金融机构都被归类于中国的影子银行。尽管长期游走在中国金融业的边缘地带,但这并没有阻碍这些行业的发展壮大。

  来自银监会、央行及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8590家;截至2013年末,全国小贷公司7839家;截至2013年10月,全国共有典当企业6833家。

  近年来,这些定位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商除了业务规模不断做大外,不少机构也迈开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2013年10月,在苏州从事典当及按揭贷款业务的中国汇融金融控股有限公司(01290.HK,下称“中国汇融”)在香港挂牌上市。目前,中国汇融已有11家分店,主要业务为授出以房地产、财产权利或动产抵押物作抵押的短期贷款。

  中国汇融招股书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中国汇融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是江苏省及中国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二大的典当行,专门向客户提供有抵押的短期贷款,亦称“典当贷款”。

  在内地第一家典当行登陆港股市场后不久,另一家以融资担保业务为主的民营金控集团——广东佛山的中国集成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3623.HK,下称“集成金融”)也成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

  根据集成金融的招股说明书,集成金融主要运营附属公司集成担保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亿元。其主要业务为“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协助其取得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的贷款”。

  2013年11月13日,集成金融以每股定价2.68港元,即接近发行区间1.8港元至2.8港元的上限,公开发售超额认购20.53倍,成功净募集资金2.16亿港元。

  一位参与过类金融机构上市项目的香港投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小贷、担保等类金融机构在内地发展的时间不长,行业的监管政策并不完善,并且各个公司的质量参差不齐,港交所对于这类机构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

  “以前对这类机构的业务模式、行业风险总要解释很久,但随着近两年向港交所递交申请的内地类金融机构的增多,港交所对于这些行业的了解也日益加深,接受度明显提高。”该人士表示。

  多位香港投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律师事务所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以小贷、担保、典当为代表的类金融机构赴港上市热情高涨,前来咨询的公司明显增多,目前手边也均有相关上市项目正在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