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引进来” 公募行业焕发新活力

2024-01-31 09:04: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何漪

  编者按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公募基金行业是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出海”主动参与全球竞争,引入“鲶鱼”增添资本市场活力方面,公募基金积极作为,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开年,又一家全球资管龙头获准在中国展业。联博集团近日宣布,旗下外商独资企业联博基金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

  2002年12月,首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成立,开启了外资布局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先河。外资“鲶鱼”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持续加码投资,促进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目前,144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达到48家,“引进来”效果显著。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随着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将有更多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

  外资布局按下“加速键”

  2020年4月,公募基金行业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加速进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

  联博集团近日宣布,旗下的外商独资企业联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获准展业,成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联博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联博基金董事长高捷说,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充满活力,联博将运用超过56年的全球资产管理经验,为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目前,境内已成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增至9家。其中,新设外资公募达到6家,分别是贝莱德基金、路博迈基金、富达基金、施罗德基金、联博基金和安联基金;中外合资转外商独资的公募有3家,分别更名为宏利基金、摩根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基金。

  6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中,4家成功展业,贝莱德、路博迈、富达和施罗德陆续完成了境内独资公募产品的“首秀”:2021年9月7日,贝莱德基金旗下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成立,规模约67亿元;2023年3月21日,路博迈基金旗下路博迈护航一年持有成立,规模40.93亿元;2023年4月25日,富达基金旗下富达传承6个月成立,规模10.79亿元;2023年12月26日,施罗德基金旗下施罗德恒享成立,规模12.84亿元。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基金、宏利基金、摩根基金规模分别达到198.19亿元、680.48亿元、1346.71亿元。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亚洲区负责人迈乐文表示:“通过全资控股,我们将为蓬勃发展的中国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服务。我们会充分利用逾40年的行业经验,以及在全球开展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投资组合管理的专长,帮助中国客户实现投资目标。”

  “鲶鱼”效应激活公募基金市场

  据中欧基金总经理刘建平回忆,在国内基金行业起步阶段,为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监管层要求行业积极向海外学习,引进成熟市场先进经验、治理和技术,因此提出要搞合资基金公司。

  2002年12月,第一家合资公募机构招商基金获批。此后,鹏华基金、景顺长城等合资基金公司纷纷成立,激活了中国公募基金“一池春水”。

  “景顺集团一直看好中国市场,下定决心大力发展在中国的公募基金业务,并且非常强调本土化。”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康乐表示,景顺集团于2003年成立第一家中美合资的基金公司——景顺长城,此后,景顺集团全球CEO几乎每年都来中国,与中国各界交流沟通,了解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

  合资基金公司就如一场“跨国联姻”,磨合价值观、投资理念、利益、战略方向,中外资本交融,形成向上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合资基金公司成长为公募基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目前,近40家合资基金公司中,华夏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发展迅速,管理规模长期稳居行业前20位;以ETF见长的华泰柏瑞基金、以科技成长投资见长的信达澳亚基金等基金公司,分别走出了特色化道路,在公募基金行业站稳脚跟。

  鹏华基金外资股东欧利盛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佩里西诺托非常重视中国业务。2023年8月,他在到访深圳时表示,欧利盛在2007年战略入股鹏华是一次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机遇的正确决定。欧利盛始终视鹏华为其在中国最重要的资产管理业务板块,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规划和推动鹏华的发展。

  引入海外成熟的资产管理理念

  正如一位资深公募基金人士所说,外资机构经历上百年发展,为中国市场带来了成熟的资产管理理念、投资思路、管理流程、风控机制等,推动中国公募基金公司健康发展,缩小了与海外资产管理公司的差距。

  不同于“打造明星基金经理”,外资机构更早将“平台及团队投资能力建设”付诸实践,注重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投研团队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同时,引进在海外市场的经验,并将其与本土化运营进行有机结合。“景顺长城自成立起就确立了‘宁取细水长流,不要惊涛裂岸’的投资理念,强调从基本面出发的长期投资。在此前提下,鼓励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多元化。”康乐表示,公司努力打造科学的投研体系和流程,以保证投资研究决策的质量,提高团队协作的效率,形成强大的投资团队。

  在多年经营中,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与摩根士丹利基金形成了稳健的风险管理文化。迈乐文介绍,公司坚持风险管理前置的原则,设立了权责分明的风险治理机制,落实了“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模式,建立了涵盖投资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结合成熟的风险管理系统和流程、先进的模型和工具,以及审慎和敏捷的风险决策机制,尽可能地保障投资者的权益。”迈乐文说。

  掌握中国投资者需求方能实现双赢

  进入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能否克服“水土不服”,成为外资机构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贝莱德在中国筹办公募基金公司受到极大关注。贝莱德在2021年发起首只公募基金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累计发行7只公募基金产品。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仅有一只贝莱德安睿30天持有债券A成立以来略有收益,其他基金成立以来收益为负。而贝莱德中国区负责人、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晓东也在2023年6月离职。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际先进的投资管理理念需要融入本土化发展,集全球投资管理的专长为中国市场服务,充分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掌握中国投资者的需求,方能实现双赢。

  市场预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中国资本市场将推出更多开放举措,会进一步提升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

  “在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中国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将以更大的投入,力争在中国市场实现长远发展。”景顺资产管理亚太区负责人罗德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