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游资对垒 融资资金加码 主板注册制首批新股博弈激烈

2023-04-12 07:50:5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费天元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无疑是全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上市次日,资金对这批新股的定价存在明显分歧。从沪深交易所公布的交易数据看,机构、游资及两融资金均在相关个股的两天交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彼此之间的博弈十分激烈。

  机构游资重金对垒

  交易所每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即“龙虎榜”),是观察个股资金面情况的重要参照。根据规则,主板新股改为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后,交易所将披露其首个交易日买入和卖出金额最大的5家会员营业部的名称及相关买入卖出金额。

  周一盘后,首批10只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公开信息悉数披露,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间的重金博弈成为重要看点。

  机构席位构成最大抛售方。当天,除了登康口腔和南矿集团无机构上榜外,其余8只新股均遭机构席位单边卖出。其中,柏诚股份、中信金属、中重科技、江盐集团的卖出5席均为机构席位,上榜机构累计卖出额均超1亿元。

  游资等个人投资者则构成重要的承接力量。柏诚股份当日榜单中,5家东方财富证券营业部席位占据买入一侧,累计买入金额达1.43亿元,与卖出一侧的5家机构席位形成互博态势。相似的情形在中信金属等个股榜单中也有呈现。

  作为国内互联网券商龙头,东方财富证券席位一般被业内视作个人投资者的聚集地。此外,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江苏路营业部、中国银河证券杭州凤起路营业部也现身多只新股的买入一侧,这些席位背后的交易手法则颇有游资特征。

  融资资金进场“扫货”

  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是注册制新股的重要特征。昨日,交易所公布了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的两融数据,融资资金的进场扫货态势随之浮现。

  数据显示,10只新股在上市首日全部获融资资金买入,截至当日收盘累计融资余额达9.25亿元。其中,中电港融资余额达2.44亿元,居于首位,陕西能源、中信金属融资余额分别达1.57亿元和1.26亿元。

  从上述数据很容易看出融资客对注册制新股的选股偏好:作为上市首日较发行价涨幅最高的个股,中电港的流通市值虽然只有陕西能源的约二分之一,但融资净买入额却为后者的近两倍,显示融资资金更看重个股的股价弹性。

  值得一提的是,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均未出现融券卖出。有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后续战略投资者出借股票意愿提升,战投出借将成为重要的新增券源,主板注册制新股的融券交易有望随之放量。

  与科创板、创业板相似,沪深主板转融券机制也在实施注册制后进行了优化,允许中证金融将从战略投资者借入的配售股票出借给证券公司供其开展融券等业务。从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的经验看,战投出借将明显增加个股的融券交易量。例如,科创板开市初期,板块的融资融券比例一度接近1:1,不少股票甚至出现融券余额超过融资余额的现象。

  后市股价或现分歧

  从前两日的股价运行情况看,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基本保持同涨同跌的态势。

  中金公司认为,全面注册制改革下,主板股票涨跌幅限制、价格笼子等价格稳定机制的优化,或使得部分交易型资金通过投机行为获得高收益的操作难度提升,有助于推动投资者由博弈与投机交易向配置与价值投资转变。

  在中金公司看来,随着A股注册制IPO常态化,A股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加,个股流动性或呈现一定分化。A股市场流动性或将向具备基本面支撑、受益于中国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优质龙头公司集中。基于此,A股投资者机构化、机构“头部化”、投资行为“基本面化”的趋势有望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