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阿里巴巴赴美IPO 中国股市有“痛”难言

2014-09-15 07:51:58 来源:综合新华社 作者:

 

  如无意外,来自中国本土的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将以“史上最大IPO”的身份,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这是阿里之幸,也是A股之痛。总市值已跻身全球资本市场前列,却仍难免本土优质上市资源流失的尴尬,这无疑值得深刻反思。

  中国股市为何错过阿里巴巴?

  从美国时间本月8日开始在纽约启动路演,到9月19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目前,阿里巴巴全球路演进程过半,投资者的热捧让阿里巴巴的募资之路异常顺利。甚至有消息称,由于投资者认购充足,阿里巴巴或将提前结束认购。

  根据招股书,阿里巴巴股票发行价在60美元至66美元之间,将发行3.2亿股。以此测算,阿里巴巴IPO融资额为192亿—211.2亿美元。如果算上最高15%的超额配售计划,阿里巴巴最高融资规模将达243亿美元。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有望创下美股最高融资纪录。此前美股最大规模IPO为维萨(VISA),在2008年3月创下的募资额约为179亿美元。

  实际上,虽然还没有上市,美国股票市场就已表现出对阿里巴巴的高度热情。本周,拥有阿里巴巴股权的雅虎和日本软银股价表现强劲。雅虎股价12日上涨4%至42.88美元,创2006年1月10日以来的新高,本周累计涨幅达到8%。日本软银作为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本周涨幅高达12%。

  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认为,作为中国新兴互联网业态的代表,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受到热捧并不意外。不过,此项IPO带给人们的反思意义远大于企业上市本身。由于A股市场的种种限制,近年来,多家国内互联网高科技类企业被迫海外上市。如今阿里巴巴远走美国更把国内市场弊端暴露无遗,值得深入探究。

  现行证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公司法则将调整对象明确设定为“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而注册于海外的阿里巴巴集团,不得不因其“外资企业”的身份与A股市场失之交臂。

  此外,为了保证管理层以少量资本实现对公司的控制,阿里巴巴集团采取了成熟市场较为普遍的二元制股权结构。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架构,也为强调同股同权的中国股市所不容。

  优质本土上市资源的流失,已然成为中国股市难以言说的“痛”。

  温州“炒房团”为何错过阿里巴巴?

  过去15年,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所在地杭州,几乎所有楼盘都被温州“炒房团”光顾过,但是他们唯独错过了投资阿里巴巴的机会。

  从2005年杭州商品房突破万元,到今年9月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杭州楼盘均价2万元左右,翻了一番。

  同样是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投资加上雅虎中国资产获得阿里巴巴40%的股权,目前剩余的21%股份价值约300亿美元,是当年的60倍。

  阿里巴巴的另一个股东日本软银在更早的时候投入8000万美元,按照这次路演公布的定价区间计算,回报率为当年的600倍。

  同一时期,号称总额超过8000亿元的浙江游资,在寻找投资出路时留下的重磅新闻让人炫目。从炒房、炒矿一直炒绿豆、炒生姜……甚至连澳洲、美国等地也遭遇过“温州炒房团”。

  就在资本东奔西突急于寻找目标的同时,马云却一直为融资四处奔走。1999年他创办阿里巴巴时,除了18位朋友凑起来的50万元以外,再也不能从当地银行或者其他资本方得到融资。在生意从来都不好做的中国,很少有人相信马云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想。此后马云完成的四轮融资,全部来自外资。

  有分析认为,因为中国本土资本追求“赚快钱”,所以最终赚不了大钱。

  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说,现在中国很有钱了,但是,中国具有创新意识的资金太少了。统计表明,中国每年真正投入风险投资的资金是200亿元,大概相当于中国房地产年投入的万分之一。所以无论是马云,还是腾讯、百度,互联网财富基本与中国自己本土的资金无关。

  究其原因,与我国整个资本市场极不成熟密切相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是,你只要有创意,一大批风险投资家会把你包围起来,找出产业化和赢利点在哪儿,最终包装上市。

  但在国内,相关配套的市场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专家认为,风险投资是一个产业链,资金需要有完整的投入、退出机制,而且要从法律上得到严格的保护。缺少其中一环,市场就不可能正常发育,也就不能期待本质逐利避险的资本作出目光长远的投资规划,它们寻找房地产这样快进快出的暴利也就成为常态了。

  声音

  A股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天鹰资本新近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白皮书》显示,2013年共有83家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接近1200亿元。今年上半年,在A股重启新股发行的背景下,仍有52家中国企业实现海外上市,融资总额超过600亿元。

  而在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截至2013年底共拥有230家上市公司。其逾2万亿元的总市值中,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贡献过半。

  “拘泥于"同股同权"的原则和历史财务数据的遴选标准,中国股市可能继续错失阿里巴巴这样的优质企业。”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说。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8月1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支持尚未盈利的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一年后到创业板上市。

  这无疑为众多尚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了想象空间。部分业界专家呼吁,借助证券法再度大修的契机,从股权结构、发行上市条件、激励机制等方面放松管制,为新兴产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

  更深层次的包容或来自于新股发行核准制向注册制的转变。注册制模式下,企业能否成功上市,真正交由市场决定。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发行制度,注册制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髓高度契合。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周勤业说,要实现新股发行从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转变,首先要建立完备的信用制度,即“卖者有责”前提下的“买者自负”。其次是通过完善做空机制实现较强的市场约束。此外,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成熟的机构投资者、顺畅的退市渠道,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虽然注册制仍任重而道远,但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已不可逆转。人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的中国股市不再坐视优质上市资源的流失,更能迎来“海外游子”们的欣然回归。

  综合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H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