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观念该变一变了

2014-06-09 09:31:17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接到不少朋友的电话,打听新股何时能够发行。

  虽然监管层没有明确表明具体的新股发行时间,但种种迹象表明,距离新股发行似乎越来越近了。此前,证监会明确表示,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并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

  新股发行,各方都在关注,而且,在笔者的朋友中,准备参与“打新”的也不在少数。数据显示,从4月中旬至今,沪深两市的休眠账户连续多周减少。从4月18日的4254.71万户至今,已经有近四万“僵尸账户”苏醒。

  有分析人物,“僵尸账户”的苏醒与新一轮IPO开闸息息相关,随着市场活跃度的不断增加,部分“僵尸账户”正在为新一轮的“打新”做准备。

  虽然投资者对“打新”依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笔者还是想提醒一句:“打新”需理性、谨慎。

  对机构来说,由于规则的调整,“打新”的策略必然会有所调整。同时,还需要对拟上市企业进行详尽的调研。但是,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参与到对公司的调研中,因此,在“打新”时更需要谨慎。

  此前对于IPO的印象,就是“新股不败”、“打新必赚”,这就导致众多投资者心中形成了固定的炒新思维。但是,“新股不败”、“打新必赚”只是属于过去式,因为随着IPO政策的变化,“新股不败”的神话已经被打破。因此,投资者对于“打新”的观念,是时候需要改变了。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在年初的第一轮“打新”过程中,由于新股涨幅巨大,不少“打新”基金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而在这过程中,也有不少投资者借道基金“打新”。

  对此,笔者也想提醒那些希望借道基金“打新”的投资者同样需要谨慎对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管层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修改,凸显出监管层抑制炒新的目的,使得基金公司的“打新”难度大大增加。

  其一,政策进一步规范了网下询价和定价行为,规定网下投资者应当持有一定金额的非限售股份。这对于部分规模很小的债券基金或低仓位灵活配置基金或有一定影响,对打新基金宣传的“几乎全部资产打新”也是一种约束。

  其二,增加网下向网上回拨的档位,在极端情况下基金打新配售比例将大幅下降。政策新增对网上有效认购倍数超过150倍的,要求网下保留数量不超过本次公开发行的10%,其余全部回拨网上。这意味着以后一些热门的公司基本都在网上发行,公募获配比例降低。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以机构为单位、只能有一个报价,将使基金公司利用多个产品梯队报价增加入围概率的做法失效,中签概率将大大降低。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政下,基金“打新”中签概率将降低,中签难度也将加大。

  总之,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中关于市场化发行、审核机制方面的改变,或将结束“打新”稳赚不赔状态,而投资者必须具备很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尤其像散户这样缺乏一定风险防范意识的,必须要打破打新必赚的观念,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打新”。

  在这里,笔者不妨也提个建议:等到新股价格被充分挖掘和发现后,投资者选择认为合理的价格再介入也不迟,而不是将“打新”的认识继续停留在“新股不败”、“打新必赚”上。

  “打新”的观念,是该变一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