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角度看A股没有螺丝壳 趋势已在酝酿中

2016-05-24 08:21:08 来源:弥达斯公众号 作者:凌鹏

更多内容请看“股市直播室”  

 
  又是两周九个交易日的横盘,事实上,在元旦两次熔断后,A股一直处于横盘窄幅波动的状态下。上证以2850为中枢上下200点,创业板以2100位中枢上下200点,至今已历四月。
  于是乎,诸如A股趋势不再、自下而上寻找结构性机会、抱团取暖、螺丝壳里做道场等言论盛喧尘上。其实,这些言论在2011年、2012年都时有发生。但在我过去从业的十年,A股从来都不是安静的美男子。如果以西方20%的指数涨跌幅来论牛市熊市,A股几乎每年都会经历一波牛熊。


  剔除有明显趋势的2006、2007、2008、2009、2014和2015年,这里着重分析2010、2011、2012和2013年。
 

  2010年最终上证跌了14%,跌幅不算大,但当中波动巨大,上下半年构成V型。一季度市场处于传统的“春季躁动”,上证围绕3100上下100点窄幅波动4个月。4月中公布的单季GDP11.9%明显过热,随后公布房地产调控的“国九条”及其细则,市场开始一波大跌,从3180到2319共跌去27%,历时三个月。7月初,政治局会议似乎有调控放松的迹象,胡总书记讲话,市场迎来一波15%的快速上涨,然后横盘近2个月。
  国庆之后,受QE2的推动大爆发,煤飞色舞,一个月上涨22%至3186.72,几乎回到年初开始下跌的位置。而后,由于十月通胀超预期,11月开始加息,周期品和上证综指从此步入漫长的调整期。


  2011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当年对市场格局判断的失误,新财富第六,所以对当年的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元旦过后,市场延续2010年末的态势,继续下跌,通胀还在不断上行,票据贴现上行,央行继续加息提准。但市场从1/25开始反弹,周期和农产品尤其厉害。水泥不断提价,几乎成为所有基金经理标配的品种,钛白粉、氟化工。。。最终蔓延到钢铁、电力。
  市场的表现和宏观的逻辑背道而驰,通胀无牛市,货币政策收紧经济和市场为什么不下?当时还出现了著名的重卡和工程机械数据之争,多空双方各执一词。为了解决这些困惑,当年身为申万首席策略的我发动了所有的周期品研究员出去微观调研,光工程机械我们就跑了七个省。
  最终得出结论,中国三四县城市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长尾效应,看多!孰知,这只不过是A股几乎每年都有的春季躁动,没啥冠冕堂皇的高大上理由。
  4月18日,躁动结束了,市场开始下跌,更为神奇的是,之前热闹非凡的周期复辟和信誓旦旦的订单突然消失。通胀还在上行,央行还在收紧,只留我们在苦苦支撑。6月20日,贵阳开中期策略会,市场已经跌到了2610点,从4月18日3067点共跌去15%,回到年初1/25启动春季躁动的位置。
  那个周三的下午,温总理在英国的《卫报》说中国通胀可控,于是一波200点的反弹开始了。就这样,折腾到7月中旬,上证一直以2800点为中枢上下200点窄幅波动,历史七个多月。A股的投资者被这个“上有顶3000点,下有底2600点”折腾得够呛,大部分人都相信A股再无趋势。
  大家热衷于研究美国74年--82年的历史,积极讨论中国2004年抱团取暖的那十几个股票。可是恰恰在这个时候,当年最大的一波趋势开始了。真正的破位发生在8月8日,那个黑色星期一 一下子把2600点有效跌破,从此步入下行趋势。那个周末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就是标准普尔下调了美债评级。当日美股和美债都没啥影响,但A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这一点困扰了我几年。后来我才明白,其实关键是风险和收益累计到一定程度,和这个事件没有关系。
  没有这个催化剂也会有其他催化剂。自此以后,我对市场的分析更着重于大格局和风险收益的比较,不再纠结于上涨或者下跌的具体理由。破位以后,A股一路下跌至次年的1/5日2132点,期间几乎没有像样的反弹。
  这波下跌是极其惨烈的,特别是中小盘股票。经过这把下跌,很多人对股市彻底失去信心,认为2011年是比2008年更熊的熊市,中国的股市彻底没有希望了,要从制度上重筑。回过头去看,这个大家都认为“螺丝壳里做道场”的2011年,从头到尾跌了近1000点,并且大部分跌幅发生在8月以后。
  其实,通胀的高点出现在7月份(8月中公布)、票据贴现利率的高点发生在9月(后面还是信用风险和票据新规导致的飙升,和前面资金紧张的飙升不一样),央行的货币收紧也集中在上半年,10月以后就开始放松,11月30日更是两年来首次降准,但市场最惨烈的下跌恰恰发生在一切都变得更好的时候,而不是上半年。


  2012年申万策略重回巅峰的一年,但那一年我们看对了几乎所有的波动,却错失了12月份最大的一波行情,如果评选再晚两个月,我们未必能获此殊荣。2132点之后,市场开始了传统意义上的“春季躁动”,那个时候大家还是一片悲观,找不到看多的理由。
  我们运气好,就是在1/6日发报告看多,其实没啥原因,就是经过2011年的教训,知道每年春天都有一波,不用找啥高大上的理由。至于为什么是1/6,可能是报告正好写好,审核通过了。
  市场的躁动一直持续到两会的总理新闻发布会,由于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市场那天大跌,但这波下跌只持续了两周,跌幅也不大,而后由于郭主席的“金改”,市场有一波行情。就这样,市场折腾了5个月,以2300位中枢上下150点。
  当时,大部分认为市场很难上涨,但2132是个“钻石底”,很难跌破。可是市场就此开始了一波500点的下跌,历时7个月,中间还有两次降息、一次降准。中间有很多结构性机会,地产、白酒、农产品、经典成长股(白药、天士力、碧水源、杰瑞、歌尔等),中间产生过很多收益,但到12月前夕,经过补跌,大部分人的组合没有收益。
  正在大家哀叹2012又是一个2011的时候,市场开始了一波三年最大的行情,创业板的大牛市开始了!那个时候刚拿完新财富,有点飘飘然,认为几根大阳线和前期的短暂反弹区别不大,那知走出了为期两年半的超级大牛市。迄今一直反思!对于策略,即便把握住2012年之前所有的大小波段,如果错过这个月的上涨,依然是不合格的。而当年大部分投资者的收益都在这一个月完成。


  2013年,上证确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300点空间内窄幅波动,中间经历过6月份“钱荒”一个异常值,事实上,这种窄幅波动一直持续到2014年7月。但是那段时间谁还关心主板呢?市场处于新兴成长行业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中,趋势仍然是主基调。


  以上是对过去十年的一些总结,未来可能不一样,但过去就是如此,而且在过去的那个时候,大家曾经也都认为未来会不一样。我策略出身,对个股和自下而上不太懂,习惯了自上而下的视角。正如芒格所言“当年手里拿着锤子,那看到的都是钉子”,我看到的都是满眼的趋势。趋势从来没有消失,它只是在酝酿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