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研判
-
A股反弹超预期 券商年度策略跟不上形势了?
2021年甫一开年,A股市场便走出一轮出人意料的强势行情。元旦过后,经过一轮快速冲高,沪指连续突破3500点及3600点整数关口,截至周四收盘,沪指今年以来上涨4.27%。创业板指昨日盘中更是一度突破3300点,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0%。
-
业绩回暖制度“护航” 多路资金争相入市
据经济参考报1月21日消息,新增投资者账户数量同比增长100%,两市成交额10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开年以来公募发行份额已超千亿……多项指标显示,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青睐程度明显增强。在业内人士看来,宏观经济稳健复苏、上市公司业绩加速回暖、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多重原因共同催生了这一局面的诞生。不过,专家同样提示,市场“高热”之下,投资者仍需警惕风险。
-
“短期抱团难瓦解,大小风格不会切换!”速看黄燕铭、王庆等最新观点
元旦以后,大盘接连突破3500点、上攻3600点,但个股之间出现极致的“二八分化”行情。未来大小风格是否会切换?
-
半年收益率高达127%!如何精准出手?高瓴资本张磊深度解读投资思路
过去几年间,高瓴资本已然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投资机构。但凡出手,格外引人注目。最近半年,高瓴资本共参与5家A股公司的定增项目,短短半年时间收益率就高达127%。
-
挑头南向资金 公募刮起港股投资风
大量新发基金急于寻找更具性价比优势的投资标的,而处于估值洼地,且受益于内地经济复苏、人民币升值、指数改革、中概股二次上市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港股,成为这些基金一致看好的投资方向。
-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军工行业正进入新增长期
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国防军工板块整体涨幅位居28个申万一级行业第一位。前期涨幅如此可观,军工板块还能介入吗?中航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超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专访时表示,未来10到15年军工行业有望迎来了黄金时代,将真正显现其成长价值。
-
抱团股高位筹码松动 假摔还是调整开始?
周一,A股三大指数宽幅震荡,收盘跌幅均超1%。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531.50点,下跌1.08%;深证成指报15115.38点,下跌1.33%;创业板指报3092.86点,下跌1.84%。
-
估值回归可能性在加大 外资提示抱团风险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A股的结构性行情愈演愈烈,机构抱团持有的消费、新能源等板块的龙头股连续上涨,与此同时不少中小市值股票则持续下跌。面对当前的极致行情,机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向来注重基本面与估值水平是否匹配的外资,开始提示抱团股面临较大风险。
-
机构抱团引发灵魂拷问:核心资产的投资逻辑链到底有多长?
2021年伊始,白酒、新能源等板块带头上涨,将“一九”行情演绎到了极致,并在市场中再度引发机构抱团之辩。昨日部分龙头股的调整,加剧了市场对机构抱团股后市的担忧。
-
两市连续六日成交额破万亿 机构热议“抱团效应”
据经济参考报1月12日报道,1月11日,市场延续盘整趋势,截至当日收盘,三大指数跌幅均超过1%,3300余只个股普跌,此前资金抱团的酿酒、新能源等板块跌幅较大。市场交投依然活跃,两市成交额连续第六日突破万亿。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多家券商发布策略报告,对资金抱团行业的判断出现分歧。部分券商指出,市场资金向龙头股汇聚的趋势中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而另一部分券商则认为,继续抱团的风险收益比有所下降,大小市值的分化或出现边际收敛。
-
2021年看好哪些资产?机构还“抱团”吗?首席经济学家给出答案
2021年资本市场会怎么走?最看好哪些资产?机构持股“抱团”现象是否延续?
-
面对A股开门红背后的极致行情,百亿级私募也“吵翻了天”!
2021年首周,A股迅速站上3500点,不过市场中下跌个股数量却不断增加,大市值股票的行情演绎愈发极致。
-
春季行情启动 机构聚焦科技消费等赛道
据经济参考报1月7日报道,新年伊始,A股市场的强劲表现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期待。一些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A股春季行情已经启动,受益于企业盈利大幅回升等因素,此番“春季躁动”预计将有较强的持久性。从配置方向来看,研究机构普遍看好科技、消费等赛道带来的机遇。
-
“二八分化”加剧 A股头部集中趋势会否持续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正持续在A股上演。本轮结构性行情中,股指涨幅主要由少数头部公司贡献,剩下的多数公司从成交、走势和溢价幅度看则越来越边缘化。如本周二,A股三大股指全线收涨,但却有近3000只个股下跌。市场人士表示,资金向大市值龙头公司汇集将是长期趋势。
-
聚焦结构、强者恒强、盯牢业绩 绩优私募新年布局紧扣三大关键词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截至2020年11月21日,股票策略私募近5年平均收益率为77.69%,获得正收益的私募占比超过九成,其中有91家私募收益率超过100%。
-
2021投资机会何处寻绩优公募来支招
近几年来,在A股的结构性行情中,部分公募基金凭借优秀的投研能力为投资者获取了显著的超额收益。近日,海通证券发布了一份公募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排行榜。在这份榜单中,景顺长城和信达澳银分别为近5年和近3年权益类产品收益率排名第一的基金管理人。此外,银华、诺德、民生加银等基金公司也跻身该榜单前列。
-
大宗交易成交额年增七成 机构席位集中接筹龙头股
2020年,受减持规则调整及市场回暖等因素的激活,大宗交易市场的活跃度较2019年有明显提升。据Choice统计,去年全年机构专用席位及券商席位等通过大宗交易成交的股份数量合计达491.2亿股,合计成交金额达6980.62亿元,较2019年大宗交易成交额4070.96亿元的增幅达71.5%。
-
机构看好1月“开门红” 板块配置方向分歧大
2021年将迎来首个交易日,在市场交投、投资者情绪持续回暖之际,多数券商表示看好1月的“开门红”行情,甚至有机构乐观预计A股有望打破“牛不过三”之说。但在具体的板块配置方面仍然存在分歧,部分券商继续看好周期板块的“性价比”,另有券商认为市场风格将出现转换。
-
三大指数收涨 创业板指、深证成指创5年新高
据经济参考报12月31日消息,12月3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创下5年新高,超80只个股涨幅逾9%。展望后市,机构认为市场长期向好趋势的逻辑并未发生改变,而创业板的大幅回升则带来市场信心的重拾,跨年行情、春节行情有望演绎,板块轮动机会或将延续。
-
密集调研、开通两融,海外资金涌入A股市场!
2020年即将收官,素有“聪明钱”之称的QFII已经摩拳擦掌,为布局明年A股市场做好了准备。据统计,四季度以来,共有110家上市公司获得了QFII密集调研,这些品种极有可能是QFII2021年重点布局的方向所在。此外,随着QFII两融业务正式上线,外资“杠杆资金”也将涌入A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