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债券融资格局生变:信用债持续收缩 可转债愈发活跃

2023-12-19 08:11:5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欣然

  近年来,债券市场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变化:民企信用债市场融资持续收缩,但可转债市场融资愈发活跃。统计数据显示,在民企债券融资中,可转债发行占比已由2017年的5.2%上升至2022年的32.4%。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比重更是上行至34.9%。

  过去数年,民企转债发行规模占比显著提升,民企转债发行人的信用评级也在加速下沉,民企发行可转债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可转债自2017年起快速发展,成为民企债券主要融资券种之一。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可转债发行规模在民企债券融资中占比由2017年的5.2%上升至2022年的32.4%。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民企发行的转债余额为4142.76亿元,占转债市场存量规模的47.44%。

  2018年以后,随着转债市场扩容,民企转债发行人的信用评级也在加速下沉。截至2023年9月末,2023年“A+”及以下评级民企转债发行占比已达四成。

  关于民企债券融资结构生变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发行人通过让渡未来债转股可能形成的超额收益,在债性条款部分获得更大自主权,即转债发行期限长,票面利率显著低于同期限普通信用债利率,并可通过债转股降低实际到期还本付息压力,更加契合民企长期资金需求。截至2023年9月底,已退市转债中转股率99%及以上转债规模占比近七成。

  可转债票面利率主要实行累进利率。统计显示,近年来发行的可转债票面利率一般前2年在1%以下,3到4年上浮至1%到2%,5到6年上升至2%到3%。虽然最后一期通常设置补偿利率,但整体票面利率显著低于发行人同期限普通债券。“对于民企发行人而言,可转债存续期间的实际付息压力要明显小于信用债。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可转债最终都实现了从债权到股权的转化,民企发行人发行期末还本压力也可极大减轻。”东方金诚发布的研报称。

  该研报还表示,转债发行期限普遍为6年,基本符合企业从建设投产到后期现金流收益摊销前期投入成本所需的生产运营周期,能更好满足民企长期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