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风险形势明显改善 二季度3万亿元债券到期 信用风险将无虞

2022-03-28 07:5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忠

  虽然去年的风波还历历在目,但今年信用债市场氛围已非昨日。

  当前,信用债市场风险形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一些机构在今年一季度遭遇了评级下调,但从这些下调行动可以清晰地看出行业尾部冲击的特征。

  “随着弱资质、风险抵抗能力差主体陆续出清,今年信用风险整体仍可控。”中诚信国际公司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袁海霞认为。

  数据显示,二季度信用债到期规模超过3万亿元,规模依旧处于高位。不过,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二季度信用风险无虞。

  信用风险释放改善 产业尾部风险明显

  评级调整是信用风险变迁的先行指标。

  截至目前,一季度信用债市场上调评级主体数为2家,下调主体数为22家。其中,评级下调的22家主体,下调次数为33次,平均每家主体的评级下调次数为1.5次。

  从评级调整次数来看,今年一季度评级机构进行主体、债项评级调整已大大低于往年。

  “今年一季度的信用风险释放已有所放缓。”袁海霞说。

  这是因为,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市场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对企业流动性水平起到一定保障作用。还有就是,随着前期债市违约风险的大规模释放,弱资质、风险抵抗能力差的主体陆续出清,信用风险大规模发生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从这些被下调评级的企业来看,公司所在行业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今年评级调整核心因素。

  生猪养殖业龙头——正邦科技预告去年利润亏损182亿元至197亿元。3月16日,大公国际称其不仅因生猪养殖出现巨亏,盈利能力恶化,同时短期债务上升,因而将其主体评级从AA降至AA-。

  此类现象并不少见。全筑股份发布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去年净利润亏损8亿元至12亿元,东方金诚将其债项评级从AA降至AA-;文科园林亦是预计去年净利润亏损13亿元至18亿元,遭遇中证鹏元调降评级,无论主体信用评级还是文科转债评级均从AA-降至A+ 。

  产业景气度的变化让不少发行主体压力重重。

  受到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影响,正邦科技出现巨亏。而全筑股份、文科园林和城地香江等公司的巨亏,则指向了房地产市场的巨变。

  全筑股份在业绩预告中表示,公司由于某房企流动性出现问题。自去年4月份以来应收账款回款出现大面积恶化,公司计提了相关减值准备。

  文科园林出现巨亏亦同样与房企密不可分。公司称持有该房企以及成员商业承兑汇票自去年6月份以来遭遇大面积违约,该部分总金额18.79亿元。

  违约形势好转 地产主体仍是焦点

  评级调整是先行指标,债券兑付情况则是信用风险形势的直观体现。

  3月9日,中债资信发布违约监测月报显示,2月份境内债券市场无新增违约主体,境内债券违约率环比下降。该机构上月的监测报告亦显示,1月份无新增违约主题,境内债券违约亦微降。

  袁海霞表示,今年以来,违约债券数、违约规模及违约发行人数量均同比大幅减少。截至2022年3月25日,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共有13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规模合计近80亿元,同比减少超过90%,涉及违约发行人5家,其中新增违约发行人3家,同比减少9家。

  尽管信用风险形势在好转,但从已违约的债券主体来看,行业特征非常明显。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王婷表示,民营房地产和相关的建筑行业仍是当前信用风险的聚集点。

  业内人士注意到,去年4季度以来,房地产融资环境边际改善,优质房企逐步恢复债券融资,且票面利率也较低。不过,坚持“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房地产调整政策更多是对此前过度收紧政策的纠偏,房地产融资政策仍难言全面宽松。

  信达证券的观点则较为乐观。该机构的报告认为,近期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提出,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尽管地产市场基本面的恢复、房企新发展模式转型配套措施的具体落实仍需一定的时间,但弱资质房企风险快速蔓延的势头有望受到控制。

  二季度信用风险将无虞

  二季度临近,3万亿元信用债即将到期。

  数据显示,从到期规模来看,预计将有2.4万亿元债券于二季度到期。考虑到回售及新发债到期情况后,预计二季度信用债到期规模超过3万亿元,到期规模依旧处于较高水平。

  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二季度信用风险无虞。不过,考虑到疫情影响、地缘局势紧张及季节性因素影响,结构性信用风险犹存。

  “从整体看,今年信用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也不会高于2021年。”袁海霞表示。

  她认为,稳增长之外的防范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依然是宏观调控的底线之一。近期召开的证监会债券监管会议强调,要全力防范化解债券违约风险,全面深化债券发行注册制改革和扩大开放。

  袁海霞表示,要相对关注行业尾部高负债企业的再融资情况。虽然后续因城施策的政策方向或将更为积极,地产行业流动性总体可能改善,但尾部主体流动性以及经营回款仍然承压。

  袁海霞提醒,二季度房地产企业到期规模在总到期规模中占比超过一半。同时,在“双碳”目标指引下,警惕高碳行业信用分化加剧及尾部风险抬升。

  王婷认为,根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工作部署,基建投资提速有望带来城投融资结构性增长。2022年城投债风险仍以估值风险为主,发生实质违约风险概率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