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的核心束缚已不存在 公募机构“解码”央企国企估值重估投资机会

2023-03-17 09:05:4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何漪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漪)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近来,央企国企估值重估等话题备受关注。

  日前,上海证券报采访了大成基金董事总经理韩创、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杨振建、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融通基金基金经理何龙,就央企国企估值重估下的投资机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估值受多重因素制约

  上海证券报:当前,央企国企的合理估值方面,主要受制于哪些方面的因素?

  韩创:过去很多央企国企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等问题,导致投资回报率偏弱。随着国资委考核标准不断改进、提升,这一问题正在明显变好。
  从市场角度看,很多资金追逐上市公司基本面的边际变化,乐于对此给予高估值,也影响了自身实力较强且风格稳健的央企国企估值。
  杨振建:主要有三大制约因素:一是行业分布上,央企国企占比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估值较低的传统行业;二是社会责任上,央企国企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带来额外的风险、费用,导致其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三是组织结构上,央企国企组织结构较为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魏凤春:央企国企所处产业多为周期、消费、金融,较少与科技成长产业有关。同时,央企国企承担的社会责任、经济稳定价值等,在既有估值体系下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这制约了其估值提升。
  何龙:过去制约央企国企低估的本质原因是,管理层与资本市场的价值导向不一致,很多企业承担了很多社会经济责任。
  随着2022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首次提出“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不匹配的问题,首次认可了资本市场的价值实现功能,首次积极回应了普通投资者的关切,首次提出鼓励将价值实现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四个首次”的提出,实现了央企经营管理的价值导向和资本市场统一,低估的核心束缚已经不存在了。

  推动价值滚动进入正向循环

  上海证券报:促进央企国企估值水平合理回归,资本市场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公募机构可否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其中?

  韩创:战略方面,央企国企在与资本市场的双向沟通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员工激励方面,资本市场可以提供很好的方案;资源整合方面,资本市场可以提供并购重组、融资等多种功能。
  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方,可以发挥基本面研究的优势,更好地对央企国企进行定价;可以通过再融资等方式为央企国企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其合理估值回归。
  杨振建:资本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渠道,可以推动加强央企国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龙头牵引地位,推动专业化、产业化战略性重组整合,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地位作用。同时,资本市场还能为央企国企提供丰富的工具,包括公募REITs、科创债等新产品,盘活存量,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募机构积极设立央企国企主题产品,从不同维度反映实体投资价值,形成差异化定位;在资产配置上,引导投资者关注国家重点战略、估值性价比高的央国企方向。
  魏凤春:央企国企估值合理回归,核心是靠业绩和成长性。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持续推进,实业立国、科技强国与举国体制等先发优势,自然将央企国企载入新的成长的赛道,这是估值提升的核心要素。公募基金可以采取优先策略布局此类产业,通过长期投资持股贡献应有力量。
  何龙:资本市场需要发挥公允定价,发现价值,表达价值即可。公募基金是专业投资者,拥有定价权,持有门槛低,具有普惠属性,有望成为新一轮央企国企改革核心中的核心机构投资者,调和“国有资产流失”和市场化机制的矛盾,让央企国企价值滚动进入正向循环。

  关注新一轮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将制定并启动,将给央企国企带来怎样的投资机会?投资建议是什么?
  韩创:不少央企国企经营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从负债率、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得以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新一轮的改革方案将使得央企国企的经营情况再上一个台阶,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
  未来将会选择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方向,重点关注战略实现能力强、管理层进取心突出、经营质量好的央企国企。
  杨振建:建议关注两大方向:一是财务质量有望提升,受益于杠杆空间提升的央国企,聚焦通信、建筑等行业;盈利规模具备优势、且分红率有提升空间的央国企,如煤炭、石油石化等企业。
  二是转型升级+价值创造的合力方向,包括科技引领型、社会责任型、响应“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型央企国企。
  魏凤春:新一轮国企改革将以提升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
  产业方面,重点针对安全、硬科技、数字经济等产业,以提升高质量供给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最终目标。应该寻找此类赛道的央企或国企,将其产业转型作为投资策略的第一考虑因素。
  何龙:本轮央企国企改革红利来自科技安全、贸易安全、资本安全三个方面的重估。
  具体而言,科技安全指产业价值重估,关注信创、半导体、军工类以及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贸易安全指价值回归重估,主要是“一带一路”相关产业链,如建筑行业、公共事业、煤炭、钢铁等;资本安全重估机会,是指价值发现的重估。

  树立长期思维做投资

  上海证券报:央企国企估值合理回归并非一蹴而就。在参与投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韩创:需要树立长期思维,谨防短期炒作。央企国企的价值回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少公司的价值会持续显现。需要特别警惕短期炒作行为,从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看,短期炒作对于央企国企的长期健康发展没有帮助,也会加大投资风险。
  杨振建:央企国企的盈利与现金流的改善,主要来自于三方面:通过改革优化经营效率、充分利用资金资源优势提升投资回报率、提升现金流的净利润转化率。后续重点跟踪观察央企国企经营效率、经营质量的提升情况。
  国资委明确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大要点之首,即是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发挥国有企业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成为战略产业链“链长”。因此,兼并重组将是下一阶段投资过程中的重要催化。
  魏凤春:央企国企的结构特征不同,建议从产业层面,结合中国产业转型来投资。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下,国企与民企的价值区分不应该泾渭分明,把最终的价值发现交给市场,是最理性的选择。
  何龙:短期主题性机会,可能带来局部泡沫。今年跟国企改革相关的事件比较多,需要避免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入场。基于个股所处行业景气度、公司本身经营情况,选择有中长期估值回归的标的,等待机会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