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二元结构”的本质 近期降准概率较小

2017-02-24 11:12:19 来源:国信证券 作者:刘海洁 陈莉 徐振业

  利率的“二元结构”
  利率不仅是债券市场的核心,也是整个金融体系最为根本的问题。
  2016年10月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主动引导利率上行,而我国债券市场已经习惯了长期低利率带来的“福利”,对利率上行似乎没有任何准备,于是债券市场发生雪崩。有关加息的传言甚嚣尘上,“央妈加息”的风险一时充斥市场。甚至有些言论称,受美国加息和人民币贬值的影响,中国的利率会持续走高,下一步将提高基准利率,甚至“全面加息”的时刻即将到来。
  事实上,此次“加息”带来的后果央行是比较清楚的,而这也正是央行希望看到的结果。
  要理解未来利率的走势,可以从我国“二元利率结构”的角度入手。例如,我们不得不追问,这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的利率,到底属于哪种利率?
  经过多年的成长以及多方力量的博弈,我国利率市场发展出了独特的“二元结构”,与美国不同,我国事实上存在两个利率市场和两种利率结构。其一是纯粹金融市场的利率,二是实体经济的利率。虽然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此二者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作用。
  近期央行通过逆回购和中期借款便利(MLF)等引导利率上行,这个利率属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金融市场利率包括同业利率,银行间利率,Shibor利率等等。我国长期以来推动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利率便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排头兵。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国家基准利率等则可归类为实体经济利率,一般意义上讲的加息或降息则是相对国家基准利率而言。

  无序的金融杠杆交易
  在这种“二元化”的利率结构之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分别走出了独立的行情。
  这几年来,金融市场的突出表现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来形容:高杠杆下的无序交易。
  次贷危机以来,特别是2011年之后,中国特色的“金融创新”逐渐形成。2015年我国金融业产值增速15.9%,远远超过GDP增速的6.9%。2016年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已经上升到10.2%,而该数字2012年仅为6.3%,也显著超过金融发达的欧美、日本等国。例如,拥有高度发达金融体系的美国,这个比例也不过6.5%,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超过10%的占比是不正常也是有风险的。金融机构是整个市场加杠杆的主力,2016年初金融机构负债同比增速已经超过30%,是2006年有历史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成为资产价格膨胀的重要推手。
  金融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实质上是高杠杆下的无序金融交易,金融交易资产开始在近乎封闭的金融体系之中击鼓传花,资金开始空转,开始独自繁荣。从最初的影子银行和银行的影子,到今天遍地开花的财富管理平台和越来越复杂的交易结构。资金空转,特别是庞氏融资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呈滚雪球态势增长。
  从银行方面来看,金融杠杆交易最典型的是同业业务,银行间形成了从同业存单流向同业理财的链条,同业存单、货币基金、同业理财等“产品”反复抵押,不断购买,每一次抵押和购买、每经过一层机构就会加一次杠杆。银行同业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占所有理财产品资金余额的比重,在两年内从不足4%上涨到超过15%。
  除了银行之间,银行、保险、信托、券商之间也存在多层次的复杂资金链条和多层次的杠杆交易。2016年非银行金融机构新增银行债务高达8.9万亿元,增长迅猛。可以做对比的是居民部门的新增贷款,由于2016年房地产销售火爆和房价的大幅攀升,居民部门迅速加杠杆,即便如此,2016年居民部门新增银行债务也只有6.2万亿元,远低于非银金融机构的银行债务净增量。

  金融市场的“加息”
  无序的金融杠杆交易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危害:
  首先,制造货币泡沫,增加系统风险。理论上,所有的加杠杆、每一次抵押和交易都会带来货币创造的效应,这也成为近年来我国广义货币(M2)规模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M2的增速远远超过GDP增速和实体经济的货币需求。自从2009年,中国的M2超过美国以来,增速始终超过10%,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M2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1.7倍。虽然M2的增长与大规模财政刺激密切相关,但金融膨胀仍然功不可没,特别是近两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另一方面,金融杠杆交易对资金的需求将呈几何增长,一旦货币创造的速度赶不上其对资金的需求,整个系统就存在崩塌的风险。
  第二,造成经济“脱实入虚”,实体经济失血。金融交易的货币需求带走了大量的资金,而实体经济对资金的强烈渴求导致另一个利率——实体经济利率居高不下。大量的社会信贷资源被占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这也是2016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的有力说明,也是M1和M2剪刀差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第三,金融杠杆交易大幅度推高了我国的资产价格,是制造资产泡沫的重要推手,以至于当前以人民币计价的无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房地产都显得“价格太贵了”。高高在上的泡沫威胁到了人民币资产的定价基础,同时大大增强了人民币贬值预期。如果继续任由泡沫膨胀,人民币汇率的“黑天鹅”可能会随时飞出。
  因此,拧紧金融杠杆交易的水龙头,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理性选择,也是引导资金“脱虚入实”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挤压资产泡沫、维护人民币资产定价体系和稳定汇率的必然选择。
  此外,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讲,杠杆交易创造的货币泡沫是会消失的。任何一个风险敞口的破灭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引起货币规模的收缩,导致货币的消失。货币泡沫是一切资产泡沫的根源,挤压货币泡沫是维护人民币资产定价体系和稳定汇率的根本。
  更近一步,也只有在清理了金融杠杆交易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一带一路,才能增强“中国制造”的实力,也才能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实体经济利率将暂时维持稳定
  基准利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可归类为实体经济利率。
  实体经济利率关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特别是在我国企业债务负担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提高基准利率对实体经济将是沉重打击,也是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背道而驰的。
  这从我国实体部门的负债情况就可见一斑,2015年底,全社会杠杆率达到249%,到2016年底已经突破270%。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负担沉重,我国当前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166%,高于主要经济体,比2010年高出42个百分点。2015年国有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占税前利润比重逐步攀升,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50%,随着2016年企业杠杆率的进一步攀升,该数字将进一步提高。
  政府债务方面,2015年中期至2016年上半年,政府部门有一波强劲的加杠杆过程,负债同比增速由不足10%上涨到超过30%,2016年中期以后,政策开始有所收敛,但11月的增速仍然在25%以上。
  对于居民部门来说,其负债大多用于购房,伴随着房价暴涨,2016年以来,居民部门杠杆率迅速增加,在10月份调控加码的情况下,增速依然高达22.1%,11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946亿元,其中居民部门新增6796亿元,占85.5%,居民中长期贷款5692亿元,“放眼望去,满满的都是房贷”。
  实体部门债务压力巨大,利息支出已经成为实体经济的沉重负担。此种情况下提高基准利率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近期央行也表示,逆回购利率上行不是加息。“传统上的央行加息是指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主动调控意图较强。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上行,是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由市场决定。”

  近期降准概率较小
  春节期间,央行通过临时性借款便利(TLF)向市场投入万亿规模流动性,有研究机构估算此次TLF的规模约1.6万亿,相当于五大行阶段性降准250BP,也相当于阶段性普降法定准备率120BP。
  而事实上,TLF与降准有着本质的区别,最重要的区别实际上在于释放出的资金的成本,归根到底还是利率问题。降准所释放出的资金成本几乎为零,释放出的货币属于高能货币,乘数效应非常明显。而TLF的资金是有成本的(该成本据媒体报道约2%)。
  而近期央行降准的概率有多大呢?一旦央行降准,所释放出的零成本的天量资金,会通过各种渠道再次流到金融杠杆交易的领域,会进一步拉低金融市场利率,从而纵容金融杠杆交易,进一步催高泡沫。这与央行抑制金融杠杆交易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降准会释放出非常强烈的货币宽松信号,给市场带来错误的预期,将会造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总之央行近期降准的可能性并不高。
  二元化的利率结构是理解我国货币和利率问题的重要角度,也只有认清利率结构的本质,才能对利率的走势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将我国利率市场分为金融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利率的“二元论”,并不是否认二者之间的联系,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最终势必传导到实体经济的利率,二者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相对独立。将二者割裂开来也是不可取的。
  (本文作者系国信证券博士后研究员)


 

 

更多内容请看“股市直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