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宗交易规模逐年增加且大都折价成交

  大宗交易成交笔数及成交金额逐年增加。从2005年以来沪深两市股票大宗交易规模大幅提升,2005年我国沪深两市股票大宗交易总成交88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为11.35亿元;而2013年全年大宗交易总成交9509笔,成交金额已达2578.46亿元。

  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在全部A股总成交金额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且未来仍有提升空间。2005年大宗交易成交金额仅占全部A股的0.04%,处于极低的水平。近几年这一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在全部A股总成交金额中占比达0.56%,远高于2005年的水平,但是这仍远低于我国台湾地区交易所(成交量占比为1%左右)或者纽约交易所(成交量占比为10%左右)。如果参考成熟市场的规律,大宗交易的成交规模在A股总成交规模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2013年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均降低了A股大宗交易的门槛,这必然会引起大宗交易成交金额的增加。

  大部分大宗交易均较难在当日市场环境下,采用连续竞价方式完成交易。我们以2005年以来的实际大宗交易为样本,将每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金额和当日相应股票的非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进行比较。在实际交易中,一般认为完成市场总成交量的5%以下的交易相对较容易,超过就会带来较大的交易成本。从实际情况来看,大约14.69%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在当日成交金额的5%以下,其余85.31%的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均在5%以上,有16.06%的股票大宗交易规模超过当日非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因此,大部分大宗交易均较难在当日市场环境下,通过连续竞价方式完成交易。

  从目前参与大宗交易的投资者来看,保险、公募、私募、私募股权投资、券商、个人以及QFII等均有所参与,但从公开资料中很难判断参与大宗交易的投资者类型。根据每天交易所公布的大宗交易成交明细中买卖双方的信息可以将大宗交易的买卖双方大致划分为营业部和非营业部两类。将其中买方/卖方为“XXXX营业部”的交易近似认为是个人投资者参与的大宗交易(当然也包括了私募等机构),而将买方/卖方为“XXXX总部”或者“XXXX交易单元”等其他类型的交易近似认为是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大宗交易,并根据2005年以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大宗交易中机构参与度远低于个人投资者(包括私募)。从2005年以来无论是大宗交易的买方还是卖方中,非营业部参与的大宗交易金额占比均不超过40%,且近几年逐年下降,到2013年仅在20%左右。非私募的机构参与大宗交易的程度远低于个人投资者。

  我国大部分大宗交易为折价交易,且折价幅度较大的大宗交易笔数比例较高。大宗交易的设立是为交易量较大的交易单提供交易平台,这样的交易单如果通过连续竞价市场进行交易,往往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并且效率较低,因此为了获取确定的交易价格和较快的交易速度,大宗交易的卖方往往需要给买方一定的补偿。在2005年以来的大宗交易中,84.14%的样本是折价成交,大约41.40%的大宗交易折价幅度在8%以上;仅15.86%的样本溢价成交,且大部分溢价幅度较小,溢价幅度在4%以上的样本仅占所有大宗交易样本的3.25%。

  二、不合常理的大宗交易股票更值得关注

  1、大宗交易后股票短期内跑输行业水平

  大宗交易后个股短期跑输行业。考虑到行业差异,我们统计了大宗交易后各股票相对各自行业的买入持有超额收益的分布情况。从大宗交易完成后40个交易日内超额收益情况来看,大宗交易相关股票平均在交易完成的短期内跑输相应行业。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大宗交易卖方主要集中在“大小非”,而市场一般认为其卖出股票表明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持负面看法,从而在短期内对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但市场往往会对此反应过度,而当后续投资者发现这一情况后股价相对行业就会有所反弹。

  2、大宗成交规模相对较小的股票后续表现较差

  大宗交易最大的特点即是成交规模较大,成交规模的不同对投资者心理的冲击也有所差异。按照该股票当日大宗交易的成交金额和非大宗交易成交金额的比值大小,将所有大宗交易样本分成10组,研究大宗交易规模对后续价格表现的影响特征。

  大宗交易规模相对较大的股票短期超额收益为负,但规模相对大小和效应的大小并没有严格关系,大宗交易规模最小的两组股票在大宗交易后持续跑输行业指数。这一方面说明大宗交易规模足够大时会在短期内影响投资者情绪,另一方面规模的绝对水平达到了交易所要求但流动性本身很充裕的大宗交易,由于本可以选择连续竞价市场完成交易却选择了大宗交易模式,意味着卖出方的卖出意愿较强,这极有可能是因为其提前了解到股票的负面信息,而当负面信息被市场逐渐了解时就会带动股价下行。

  3、折溢价水平有助于判断股票后续表现

  1)折价交易股票后续短期跑输所属行业

  大宗交易大都折价成交,但依然有部分大宗交易平价或者溢价成交。按照大宗交易成交价相对前一日收盘价的折溢价情况,将所有大宗交易样本划分为折价、平价和溢价三类,分别比较各类样本在完成大宗交易后相对所属行业的平均表现。

  折价交易股票大宗交易后短期跑输所属行业,平价、溢价交易的股票表现和行业无显著差异。在大宗交易完成后的3-4个交易日,折价交易的大宗交易股票持续跑输行业水平,在其后持续跑赢行业指数,且超额收益从统计学上均显著异于0;平价交易和溢价交易的大宗交易股票在大宗交易完成后表现和行业指数差别不大,其超额收益从统计学上并不显著异于0。

  为了度量大宗交易的折溢价率大小与大宗交易完成后相关股票的表现,采取绝对和相对两种方式来划分大宗交易样本,并统计各组股票的后续表现。

  按照折溢价相对水平划分的分组并没明显的规律,但溢价率在8%以上的大宗交易短期内相对行业的超额收益明显,在大宗交易后4个交易日平均跑赢行业1.08%。划分方法不同而分组表现不一致的原因在于样本本身的特征:大宗交易样本大都折价,按照相对大小等比例划分,可能将折价的样本也划分到绝对值划分的第10组内。

  2)通过异常折溢价情况可以判断后续股价表现

  大宗交易大都折价成交,但实际的大宗交易样本中也不乏反常情况:部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较少,但是折价幅度非常大;部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较大,但却溢价成交。在2005年以来的大宗交易样本中,大宗交易/非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在1%以下的样本占2.94%,而同时折价成交的样本占比达1.90%;大宗交易/非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在50%以上的样本占32.88%,而同时溢价率高于2%的样本占1.37%。

  从逻辑上看,大宗交易的这两类反常情况对股价判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成交量小但仍折价交易意味着,卖出方在可以通过连续竞价市场较方便卖出股票的情况下,宁愿以较低价格通过大宗交易迅速成交,说明其可能掌握了市场所没掌握的负面信息,从而选择快捷的通道确保交易迅速完成;而成交量较大却溢价成交的情况则意味着,大宗交易的买方在可以通过二级市场逐渐买进或者通过大宗交易折价买入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大宗交易溢价买入,这说明买入方对相关股票的后续表现非常看好。

  大宗交易成交较少且折价交易的股票后续跑输行业指数,但折价幅度大小与表现并无明显关系。在大宗交易成交金额/非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小于1%的大宗交易样本中,折价成交的样本后续表现较差,在大宗交易完成后持续跑输行业指数,12个交易日累计跑输0.9%。但折价幅度影响不明显,折价2%、4%甚至8%的股票表现均无明显差异。

  大宗交易成交较多且溢价成交的股票后续持续跑赢市场,且溢价幅度越大的股票后续表现越好。整体而言,大宗交易成交金额/非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在50%以上且溢价成交的样本后续持续跑赢行业指数,40个交易日累计跑赢2.73个百分点。当筛选样本的溢价率下限逐渐上升时,符合条件的股票在大宗交易后40个交易日内的表现也有所上升,溢价率在2%以上的样本表现最好,40个交易日内累计跑赢所属行业达4.23个百分点。

  三、大宗交易在实际投资中的运用

  对于大多数大宗交易股票而言,大宗交易短期内会大概率对股价造成负面冲击,但后续往往会对短期冲击修正。但从投资角度来讲,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宗交易中异常的情况:规模较大却溢价成交的股票。我们梳理了2014年以来满足(1)大宗成交金额/非大宗成交金额>0.5,(2)溢价成交等两个条件的股票:600403、300335、002326、601098、603000、002567、601098、000506、600870、002439、000400、002607、601098、600525、002607、002159、600870、300069、002129、601688、002483、000835、002115、600979,平均来看相关样本的后续表现与历史规律极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