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千亿元以下日子:当前缩量空间已有限,但或也并非地价

2018-08-23 13:5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数据应用部

  本周三沪市成交金额只有984.64亿元,这是继2014年1月7日后上证指数首次出现日成交不过千亿的情况。对于此次沪市成交金额再次跌破千亿元,不少投资者认为地量往往对应地价。

  其实在2015年之前沪市成交金额低于1000亿元的交易日并不鲜见,当然随着上市公司家数的不断增加,目前1000亿元的成交金额相较之前1000亿元的成交金额肯定是相对萎缩的,也是相对地量。

  那么,同样是低于1000亿元的成交金额,相应的股价结构有何不同呢?为此我们截取2018年8月22日(成交984.64亿元,为最新跌破千亿元交易日)、2014年8月29日(成交930.44亿元,为最近一个跌破千亿元交易日)、2013年8月26日(成交991.58亿元,之后一段时间日成交金额都在千亿元以上)三个时点,以观察沪市上市公司当时的股价结构。

  统计显示,2018年8月22日,沪市有1430只个股,平均成交金额为7063.16亿元,平均股价为12.97元,股价中位数为8.52元,平均总市值为202.18亿元,总市值中位数为55.20亿元。其中,50元以上的高价股有34只,占比为2.38%;5元以下的低价股有349只,占比为24.41%;总市值在500亿元以上个股有89只,占比为6.22%;总市值在20亿元以下的个股有142只,占比为9.93%。

  2014年8月29日,沪市有953只个股,平均成交金额为10436.97亿元,平均股价为10.80元,股价中位数为8.52元,平均总市值为169.92亿元,总市值中位数为59.00亿元。其中,50元以上的高价股有3只,占比为0.31%;5元以下的低价股有168只,占比为17.63%;总市值在500亿元以上个股有44只,占比为4.62%;总市值在20亿元以下的个股有62只,占比为6.51%。

  2013年8月26日,沪市有935只个股,平均成交金额为10937.42亿元,平均股价为9.57元,股价中位数为7.19元,平均总市值为157.33亿元,总市值中位数为45.16亿元。其中,50元以上的高价股有5只,占比为0.53%;5元以下的低价股有231只,占比为24.71%;总市值在500亿元以上个股有39只,占比为4.17%;总市值在20亿元以下的个股有129只,占比为13.80%。

  可以看到,比较来看,目前个股平均7063.16亿元的成交金额相较2014年8月29日时的10436.97亿元和2013年8月26日时的10937.42亿元有了大幅萎缩,显然已是地量,后市再度缩量空间应该有限。

  此外,目前12.97元的平均股价相较之前8.52元、7.19元的均价仍有不小的回落空间。与此同时,目前24.41%的5元以下低价股比例较2014年8月29日时的17.63%增加不少,而与2013年8月26日时的24.71%基本持平。此外,目前2.38%的50元以上高价股比例较2014年8月29日时的0.31%和2013年8月26日时的0.53%大幅增加。这表明,虽然目前的平均股价并不算低,但主要是由于高价股群体的扩大,市场呈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如果后市平均股价继续回落,或许有待高价股的进一步走低,这一点在近期消费白马股的弱势表现方面已经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