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更详细内容请看“股市直播室”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专电题:GDP之变
  新华社记者罗宇凡、华晔迪

  2013年,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各种努力中,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也悄然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革。岁末,全年经济增速即将尘埃落定,尽管2013年GDP增速稳定在7%-8%区间已无悬念,但在这个略显“低调”的数字背后折射出的却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变化。

  速度:“下了一个台阶”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前三季度中国GDP的增速分别为同比增长7.7%、7.5%、7.8%。尽管全年的数据还要一个多月才能最终出炉,但从近两个月以来宏观经济的表现来看,全年经济增速稳定在7%-8%的区间几乎已经没有悬念。

  与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速相比,2013年全年GDP的增幅稳定的保持在了一个新的阶段——“中高速增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的话来讲,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下了一个台阶”。

  事实上,这种“下了一个台阶”式的新阶段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显露。自2010年一季度开始,中国的GDP累计同比增长出现了连续10个季度的下降,从2010年一季度11.9%的增长回落到2012年1-3季度7.7%的增长。而进入2013年,GDP增速彻底的进入了“7”的时代。

  从季度同比增长率的视角看,中国GDP同比增速从2007年第二季度的14.8%到今年三季度的7.8%,下降了将近一半。尽管这中间也有回升,比如2010年四季度有0.2个点的回升,2012年的四季度有0.5个点的回升,今年的三季度又有0.3个点的回升。但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这些回升已经成为一个长区间内的短期波动。“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常态,相比较于过去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不管从哪个视角来看,我们的增长速度应该说是下了一个台阶,尽管这个速度在全球来看依然是比较高的。”王一鸣说。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阶段性的变化,正在进入增长阶段的转换期。如果说一年前,人们还在讨论欧债危机对经济产生的周期性影响能够持续多久,那么2013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则把人们的目光更多的转向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如何打破对投资的迷信、对出口的依赖,破解产能过剩的困局、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让经济增速慢一点既是手段,也是结果。

  结构:自信而克制的经济政策

  2013年,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下行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和严峻考验并不比5年前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更少。然而,与以往不同,2013年面对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调控显得更加自信而克制。

  没有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呈明显回落态势,从年初的同比名义增长21.2%回落至1-10月的20.1%;货币和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稳定,即便在“钱荒”之说最盛的6月,央行都始终没有大规模“开闸放水”……

  与此同时,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明确提出“简政放权”;在资金利用上强调“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在产业调整上,再次出台了大力压缩过剩产能的各项政策。

  宏观调控的种种变化体现出对中国经济问题本质的清醒认识。除了周期性因素,真正困扰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是深层次的结构矛盾:从需求结构上看,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片面依靠外需的高速增长亟待改变和突破;从产业结构上看,制造业产能的过剩,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要素结构上看,围绕着政府政策导向而出现的资源错配,制造了大量的浪费与重复建设……解决结构性问题,只能依靠着眼长远的改革和壮士断臂的决心。

  在谈到2013年中国经济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这样认为:“我们现在的增长不是像过去那样采取了大规模的刺激措施,而是尽可能唤起市场经济的内生力量。不靠大规模政策刺激能继续保持7.5%左右的增长,这是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理念:强调市场作用明确未来方向

  从“十二五”规划将GDP年均增长目标调整为7%开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就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强调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这一经济改革的主旨,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

  对于已经“下了一个台阶”的增长速度,王一鸣认为,“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不应该是速度回到过去的台阶,而是使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上一个台阶。”因为只有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才可以使速度放缓下的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提高;使政府的财政收入依然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使就业状况不断改善;使各类民生问题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