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证监会将下放IPO审核权至交易所
证监会下放IPO审核权 6月1日起排队企业材料平移交易所
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将下放新股审核权,6月1日起,IPO排队企业审核材料将移交至交易所,由交易所进行初审。业内人士表示,从法律程序上看,在新《证券法》未正式落地前,证监会可以采取授权方式将审核权下放至交易所。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据其了解,证监会接受新股材料会有一个最终截止日期,可能是4月底。在此之前接收的材料以及4月份之后上交的材料,将从6月1日起全部平移至交易所,实现“无缝对接”,由交易所进行初审。
一位拟IPO企业董秘向通讯社表示,从目前各方了解的情况来看,注册制推进速度非常快,目前中介机构已提醒要加快提交2014年年报材料。“我们现在正在紧急准备年报材料,将尽快报到证监会。由于年报最后截止日期为3月底,所以证监会选择4月暂停申报材料从时间点上完全符合”,该人士表示,这种安排既实现了无缝对接,也为交易所预留了审核权下放准备时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通讯社表示,从法律程序上分析,新《证券法》未正式出台之前,注册制的确无法推出。但是,证监会可以采取授权的方式在过渡期让交易所审核上市材料,授权委托方式在法律层面是允许的,不过在注册制过渡期可能盖章拍板决定权在证监会。其也认为审核权二季度下放到交易所完全有可能,监管层推行注册制势在必行,目前交易所也在积极招聘注册制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沪深交易所正在积极招聘新股审核人才。2月9日,上交所发布了2015年春季招聘启事,其中股票市场总共拟招78人。在招聘启事中,对于法律审核岗、会计审核岗、行业审核岗上交所已明确岗位职责:审核企业上市材料,制定和解释信息披露规则指引,对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相关执业行为进行自律监管和监管协调。此外,上交所还招聘了信息披露会计监管岗、信息披露行业监管岗、战略新兴板筹备岗、企业上市服务岗等多方面人才。
而深交所新股审核人才招聘启动的更早,2014年年底已启动。深交所招聘启事显示,招聘监管岗位,该岗位职责:承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审查和规范运作自律监管工作;承担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履行义务自律监管工作;参与制定上市公司监管规则及监管标准;组织上市公司相关培训。此外,其他人员招聘也多与新股审核相关。(阿思达克)
且"打"且珍惜 马年最后一只新股今申购
本周共有24只新股轮流发行,创下A股历史单周IPO发行数量之最。目前,东兴证券(601198)、唐德影视(300426)等23只个股已完成发行工作,继峰股份(603997)于今日(2月12日)发行。鉴于年关的临近和证监会没有下发新的发行批文,继峰股份将是马年的最后一只申购新股,值得打新投资者关注。
同时,记者注意到,昨日证监会还连续召开发审委会议,包括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华山)在内的6家公司,首发申请获得通过。
继峰股份发行价7.97元/股
记者注意到,截至昨晚(2月11日),证监会官方网站及其微博均未披露新一批次IPO获准发行新股名单。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前,A股仅剩4个交易日。若无意外,继峰股份将成马年最后一只发行的新股。
资料显示,继峰股份为乘用车座椅系统零部件制造商,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座椅头枕及扶手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公司主要客户为江森自控、李尔集团、佛吉亚等国际知名座椅厂商在国内外的独资或合资企业,并间接配套给一汽大众、东风日产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
继峰股份此次IPO将公开发行新股6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1800万股,发行价格敲定为7.97元/股。按照这样的发行规模,继峰股份拟募集资金4.4亿元,并将全部用于投资汽车头枕总成、支杆及扶手总成、 研发中心和补充流动资金及归还银行贷款等项目。
继峰股份所在的汽车制造业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19.82倍,继峰股份7.97元/股的发行价对应2013年摊薄后市盈率为18.98倍。
目前,本周一率先亮相的三只个股申购数据已经出炉,环能科技(300425)、光华科技(002741)、仙坛股份(002746)网上中签率分别为0.38%、0.40%和0.39%,共计冻结资金1970万元。
九华山等6公司首发申请通过
昨日,证监会连续召开主板发审委2015年第27、28次会议,九华山、深圳歌力思服饰公司、老百姓大药房连锁公司、山东华鹏玻璃公司、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公司和星光农机股份公司等6家公司,全部通过发审委的审核。
在上述过会公司中,有佛教四大名山之誉的九华山最抢眼。九华山曾于2004年、2009年先后两次冲击IPO,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次终于迎来上市曙光。
据招股书申报稿显示,九华山是由九华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安徽国资、青阳城建、佛茶公司和安徽创新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酒店、索道缆车、旅游客运等业务。报告期内,九华山营收从2011年的3.53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86亿元,净利润从5852.79万元增至6284.27万元。
九华山此次IPO募投项目包括,“天台索道改建”、“东崖宾馆改建”、“西峰山庄扩建”和偿还银行贷款,共需资金3.46亿元,其中偿还银行贷款资金就高达1.5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证监会一年理顺IPO利益链 新股发行注册制有望提前
在下个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证监会主席肖钢将被记者围住追问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进程,所以,最近一个多月来证监会在新股发行上的调整步伐也越来越快。
1月30日,证监会发审委一次性给24家公司发放了新股发行批文,这些公司都集中在2月9日至11日的3天时间内公开发售,其中仅2月10日当天就有17只新股公开发售,创造了近一年来最高的单日新股发售量。
与此同时,从证监会内部传出的消息称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有望提前于市场预期,IPO审核权或将在今年6月份下放到交易所。
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虽然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均低于往年,但是监管层已经成功调整了新股发行过程中的利益链条,这也为随后启动的注册制铺平了道路。
理顺发行利益链
据记者在翻阅今年以来的几家新股招股材料时注意到,和1月份完成上市的那一轮公司一样,此次获准公开发行的24家公司当中,新股发行市盈率同样也没有一家超过23倍,而按照这些公司目前所属行业平均市盈率的标准,有23家公司是超过23倍市盈率的,这也意味着,这23家要想满足发行要求,就必须将募集资金额进行压缩。
翻阅上述几家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提交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可以对比发现,环能科技(300425.SZ)的募集资金额从5.4亿元压缩到2.7亿元,博世科(300422.SZ)从3.2亿元压缩到了1.5亿元,唐德影视(300426.SZ)则从8亿元压缩到了4.5亿元,而其他几家上市公司的募资金额也或多或少都进行了压缩。
事实上,从2014年1月份新一轮IPO重启以来,这一年多时间关于新股上市的融资额经历了多次调整,而这背后则是对于IPO利益链条的调整。
在2014年之前的IPO,特别是在2010年和2011年最为火爆的那几年,新股发行过程中很多公司的发行费用、融资额和上市公司的业绩都是被倒推出来的。
广东省一家在2012年登陆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当年就出现业绩的大幅下滑,而该公司的董秘在和记者的沟通中也吐露了很多新股上市公司的难处,由于中介机构一个IPO项目要做3-5年的时间,而出于公司考核以及和自身利益挂钩的因素,中介机构往往会预先设定一个发行费用的标准,然后再按照这一比例倒推出拟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额度。
"老板不懂,可是我们也不敢说不做,说实话,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啊!"财务出身的董秘在向记者抱怨时,深知其中风险。
而在那几年,一些上市公司在拿到募集资金之后并没有充分发挥资金优势,超募资金往往没有使用计划而只好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一些公司的募投项目甚至拖延两年多时间都无法开工建设。
更有甚者,如果其保荐项目在上市前的盈利太低,就会导致新股发行价过高,基于此,一些保荐机构往往会和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沆瀣一气,导致一些上市公司业绩造假频发,在2011年事发的万福生科(300268.SZ)就是一例。
由于这一畸形的新股发行利益链条导致的"三高"问题,监管机构也成为了投资者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
"管理层这一年来对新股发行制度的调整,很明显的就是扭转了此前错位的利益链条,让发行人和保荐人不再是利益共同体,而是利益相互制衡。"上海一家投行的保荐代表人向记者分析道。
从去年1月份以来,在几轮调整中,新股发行募集资金额始终是随需而变。去年年初的时候,为了减少老股转让比例、满足发行要求,一些公司不得不临时追加募集资金额,而在今年年初的这一轮IPO,发行人同样是为了满足发行要求降低发行市盈率,又不得不压缩募集资金额。
改革思路初现
降低或者取消发行人的募投项目和募集资金额之间的关联,也被市场解读为这一轮改革的重点。
这其中在募投项目上,有投资者已经在证监会公开的发审委审核资料中注意到,在对发行人的意见反馈中正在逐渐淡化对募投项目的审核要求。
如果募集资金不再由募投项目投资额决定,那么募集资金额又该如何确定?起决定作用的仍旧是两个数据,一个是发行人的业绩,另外一个则是发行市盈率,二者的乘积也就是发行人的发行估值,如果不考虑老股转让,这一估值将决定发行人募集资金的额度。
在发行人的业绩上,监管层用了两年多时间一方面强化发行人在信息披露上的义务,另一方面又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将此前的事前审批转移到事中事后监管,让保荐机构担负起更多的职责。
而作为另一个关键要素的发行市盈率,目前并没有发挥承销保荐机构的定价功能,最近几轮新股发行的市盈率被统一卡在了23倍以下。
尽管发行市盈率和市场估值出现偏差,但是多数新股在上市之后,二级市场都会进行估值修复,经过几个月的新股发行,二级市场对于新股估值的价值发现也日趋成熟。从数据上来看,1月份新近发行的22只新股当中,在上市后只有5只新股的估值和行业平均市盈率出现大幅偏差,这一比例已经远远低于去年12月份的那一批新股。
以万达院线(002739.SZ)为例,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为23倍,发行时的行业平均市盈率为65倍,公司上市后经过11个交易日的估值修复,当股价对应的动态市盈率进入到60倍的区间时就出现多空均衡,涨停板也随之打开。
此前有投行人士撰文指出,随着二级市场对于新股定价逐步趋于理性,未来实行注册制之后,其定价能力将影响到发行人和承销保荐机构对新股的定价,对于新股发行定价形成制衡。
更重要的是,新股发行实施注册制之后,新股的市场供应量将增加,目前暂时出现的新股炒作也就失去了奇货可居的基础。
而证监会在今年1月份完成了去年100只新股发行的承诺之后,从1月底开始增加了每个月的新股供应量,到2月份的时候,已经增加到每个月24只新股的供应量,而市场预期这一供应量在春节之后还会进一步增加。
上述新股发行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思路,也正符合肖钢在今年1月份时给出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总体目标,"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华夏时报)
注册制快了 在审企业悄然分流
本就敏感的IPO(首次公开发行),再次牵动了资本市场的神经。这一次是直指IPO审核权将于6月1日下放至深沪证券交易所,意味着交易所以后将负责IPO企业的审核,证监会则负责注册。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透露,尽管现在《证券法》的修改还未正式提上议程,但是对于存量IPO项目的划断,监管层已经提前实施。只要不出意外,注册制将于6月1日正式推出。
据该人士介绍,2012年6月以前提交IPO申请材料的企业,只要满足上市条件的都将于近期上会。而在此之后提交申请材料的拟上市企业,如果在注册制推出之前还没有收到反馈意见,则可能全部移交至交易所进行审核,收到反馈的则继续由证监会进行审核。
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2012年的项目已很久没有收到反馈消息,但现在材料上报后会马上预审,然后给出反馈意见,"这一切都似乎在为过渡到注册制做准备"。
上交所本周也在官网上挂出招聘信息,拟招与审核企业上市材料,制定和解释信息披露规则指引等相关的岗位人员约70人,如法律审核、会计审核、行业审核、信息披露会计监管、信息披露行业监管等。
华南某券商投行人士称,从目前每月新股发行数量上不难看出,监管层已经加快了新股发行速度。记者向多位投行人士求证,他们均表示如无意外,6月份推出注册制的可能性较大。
事实上,对于注册制的推出,监管部门早已经明确表示,《证券法》修改是注册制实施的前提,相关修订将在今年6月份完成;另外,在今年1月中旬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也是证监会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注册制推出后并不意味着每月新股发行就会比现在多,监管层还是会根据市场情况把握发行速度。"上海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证监会2月6日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情况显示,截至2月5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623家,其中已过会31家,未过会592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95家,中止审核497家。(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