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改革获实质性推动 10股潜力无限
  军工改革望获实质性推动 四大方向值得关注
  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为备受市场关注的军工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改革重点的军工改革近期有望获得实质性推动,多位分析师认为军工体系改革可能超预期。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防务产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栾大龙表示,资产证券化是军工集团作为央企进行改革最好的路径之一。中信证券认为,各大军工集团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造特别是整体上市,可能是下一阶段的改革重心,未来5-10年大约有万亿元的军工资产有走向资本市场的需求。
  军工改革大幕开启
  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整体上市。
军工集团作为央企资产重要的一块,目前整体经营效率偏低,市场化程度不高,军民融合程度不够,正需要改革促发展。目前我国十大军工集团的证券化率仅为30%左右,相较国企60%的证券化目标还有较大空间。
军工一直是重点推动的改革领域。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军工国企改革、军工科研院所改制等值得期待。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大的方向有四个:一是军品定价机制改革,可以改善军工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二是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有利于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三是军民融合,引入民企竞争,增加发展资金;四是资产证券化审批简化,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军工等。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金剑华表示,各大军工集团母公司层面的股份制改造,特别是整体上市,可能是下一阶段的改革重心。我国军工集团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目前正处于借助上市公司平台进行专业化整合,即军品资产注入的阶段,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整体上市,包括单一板块整体上市或分板块整体上市。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我国军工企业核心资产上市步伐的加快和军工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推进,未来5-10年大约有万亿元的军工资产有走向资本市场的需求。
  中船重工破冰科研院所注入
  作为军工改革先锋的中船重工集团,一直是军工各个阶段改革的率先尝试及引领者。
9月1日,风帆股份发布重组预案,拟注入中船重工集团、中国重工等持有的144亿元动力资产。公司也被定位为中船重工集团动力装备资本平台。这次重组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中船重工率先将军工科研院所核心资产注入风帆股份,风帆股份因此成为注入研究所军工核心资产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科研院所改制一直是困扰军工集团改革的难题,也是军工资产注入的最大看点之一。军工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军工资产,它的改制进度直接影响军工体系的市场化进程。由于国家军工科研院所改制方案尚未出台,之前进度一直较为缓慢。
中船重工集团此次破冰之举的意义在于,军工科研院所转制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从而加快军工科研院所改制进程。
早在2013年9月,中国重工收购大船集团及武船集团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及资产,开创了核心军工业务注入上市公司的先河。而且,该收购也提升了市场对于未来核心军工业务资产注入的预期。在此之前,核心的军工业务都不能注入上市公司。
风帆股份此次重组,意味着中船重工集团率先拉开了内部资产结构调整的大幕。此前,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董事长胡问鸣据记者表示,中船重工将“分板块”加快推进集团军工资产证券化,把更多的军工资产推向资本市场。
此外,由于南北船整合预期的存在,中船重工和中国船舶旗下上市公司的后续整合动作值得期待。
  中航工业谋划核心资产上市
  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军工龙头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则一直是军工改革领域的“标杆”。
中航工业集团拥有2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超60%,集团资产证券化一直走在军工企业前列。根据中航工业资产证券化率80%的目标,2014年以来,其资本运作频率明显加快。
过去5年,中航工业通过资本化运作,并购了30多家各类企业,实施了20项专业化重组,涉及95家成员单位,形成了飞机、发动机、发动机控制、航空电子、航空机电等一批专业化公司。
今年8月,中航工业旗下中航科工、中航机电、中航资本等5家上市公司联合增资成飞集团、沈飞集团近5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增资后,沈飞集团和成飞集团通过引入上市公司增资实施增量改革,率先实现了部分核心军工资产的证券化。
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成飞集成整合沈飞、成飞等防务资产被主管部门否决。此次引入系统内上市公司,是对沈飞、成飞资产证券化的探路,后期防务板块的整体上市应已被纳入计划。
中航工业资本运作的主要思路是各业务板块整合注入上市公司。沈飞集团、成飞集团此次增资后,必然伴随着防务板块的专业化整合与上市。此次沈飞、成飞引入上市公司资本,是中航工业加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尝试,有望为其在多个方面打开新局面。(中国证券报)
成发科技(600391):拨云见日 定位或许再现曙光
公司增发方案区别于市场,导致公司股价大幅波动。公司增发方案没有市场预期的成发科能这块资产,股价从峰值跌至“冰点”,随着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市场重新评估募投的项目,同时公司定位逐渐清晰,公司股价从低点攀升5成。
公司被定位为发动机传动资产整合平台。作为中航工业发动机板块的三大平台之一,公司被赋予作为发动机转动装臵的整合平台,原属于“二航”的东安集团有望率先于成发集团联姻,东安集团作为中航工业直升机发动机传动供应商,盈利能力不容小视。
成发集团仍将关注发动机领域。处于国家安全的考量,集团仍将在发动机研发领域进行探索,同时,支撑自身燃气轮机的发展。 美国发动机发展史说明中国的发动机仍然需要保持百花齐放的局面。
公司业绩探底回升,逐步回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预计公司在2010年至2011年营业收入18.14亿元、15.96亿元、18.35亿元,呈现一个V型走势,摊薄后0.494元、0.587元、0.723元。考虑到公司增发后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宏源证券 荀剑)
  航天晨光(600501):定点武器生产 行业垄断地位 
  公司是国家定点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企业,是国内最大的专用车辆科研生产基地之一和国内唯一拥有民航机场加油车许可证的厂家,处于行业垄断地位。(港澳资讯)
  山东矿机(002526):无人机项目获阶段性成果 正调试择机首飞
  山东矿机(002526)8月27日晚间披露无人机项目进展公告称,公司无人机验证样机已经制作完成,现正进行调试等工作;试飞场地已经预定,相关条件具备时将择机进行首飞实验。此外,生产基地一、二期改造建设工程已经完成,部分设备开始安装。
  山东矿机表示,无人机项目对企业技术等能力要求很高,现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项目属性所致在未来难以完全排除技术、市场、管理等风险。
  通裕重工(300185):首获无人机产品订单 下月中旬交货
  通裕重工(300185)8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海杰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常州市源程特色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于8月14日签署了《无人机供货合同》,此合同为海杰冶金首台无人机产品订单。合同总价为18万元。交货时间为2014年9月15日。
  通裕重工表示,无人机产品研发是海杰冶金和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无人机试飞成功以来,海杰冶金与国内外相关用户就无人机产品进行了多次交流,并与源程合作社签署了首台销售合同,标志着公司无人机产品正式进入市场,也将进一步促进公司无人机产品形成批量化生产并投放市场,有利于公司及海杰冶金的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山河智能(002097):参股企业获首批无人机民用牌照
  记者电话采访了解到,山河智能(002097)参股的无人机公司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通过了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的现场审核,发证时间预计在今年8月底。
  山河智能证券部人士同时表示,山河科技于2008年创立,山河智能当年入股,持股比例为13.48%,在通过审核后原则上牌照即可获得。而山河科技主管该业务的工作人员明确承认,牌照其实已经获得,只是需要等时间确认,公司和武汉易瓦特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两家获得资质的企业。
  资料显示,山河科技是是由山河智能实际控制人何清华教授联合山河智能共同创办的一家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主导产品为2人座轻型运动飞机、动力三角翼、全自主飞行无人飞机系统、航空发动机、航空专用设备等。主营包括无人机在内的飞机研发和制造;飞机租赁、飞行通航运营、飞机销售。
  隆鑫通用(603766):无人机+电动车,开启全面转型之路
  本次投资是公司战略的一次重要落实,国内无人航空器行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潜力和空间巨大。公司现有某型号无人直升机产品已完成设计研发和样机试制工作,正在进行相关飞行测试工作,投资前景广阔。
  低空飞行器投资落地,估值空间打开。无人机是公司四大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广泛应用于监测、消防、航拍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公司以现有小型汽油动力为依托,向小型航空动力发展,进入小型低空无人航空器新兴领域。公司规划产品定位于高端,单品售价超千万元,续航能力几百公里,制空时间3-4 小时。该产品在美国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有500-600 亿元,在国际上一套2000 万左右,国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前景可期。
  低速电动车政策逐渐明朗,将迎来爆发增长。近期,微型电动汽车规范与管理课题加速推进,相关部门对力驰、时风等企业以及道路管理密集调研,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有序发展”政策逐渐明晰,隆鑫参股的力驰获得准入门槛是大概率。力驰今年推出4 款车型,全年预计7 款车型上市,研报预计2014-2016 年分别实现1 万、4万、7万辆规模,将迎来爆发增长期。
  投资建议:研报上调公司为“买入”评级。理由:1、布局无人机,想象空间打开,提升估值水平;2、布局的低速电动汽车,竞争优势明显,有望迎来爆发增长;3、作为管理高效的民营企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4、公司拥有近15 亿货币现金,农机等板块并购预期较大。研报预计公司14-16 年EPS 分别为0.77 元、0.89 元、1.07 元,对应动态市盈分别为16.0 倍、13.8 倍、11.5倍,考虑到公司在低空飞行领域拓展进度超预期及低速电动汽车政策逐渐明朗,研报上调公司“买入”评级。股价催化剂:低速电动汽车国家层面政策出台、低空飞行器获得订单、农机业务并购。西南证券
  中航电测(300114):内生外延两翼齐飞,打造全球电测龙头
  资产收购切入航空核心领域,收购标的净利润与公司相当,将大幅增厚业绩,估值业绩双提升 2013 年公司收购汉中一零一,按2012 年财务数据计算,若本次交易完成,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增长约19.70%和49.35%,预计2013-2015 年汉中一零一净利润高速增长,公司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将大幅提升。汉中一零一主营业务是航空机载配电管理系统及其他航空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95%的产品订单为军品,毛利高,增速快,获益于直升机和特种飞机高速发展,即将为公司创造高速利润增长。公司主营业务结构也从5%军品转化到50%军品,估值业绩双提升,公司与汉中一零一在技术、业务和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未来协同作用将凸显。
  核心产品传感器未来十年进入稳定提价周期,且受益物联网发展将迎来高速增长 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称重传感器公司,主营业务是电阻应变计、应变式传感器及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等应变电测产品及相关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部分对手倒闭,市场竞争降低,公司进入十年左右的提价周期, 未来产品毛利率有提升的趋势。未来5 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增速30%以上,传感器作为整个物联网产业链需求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占比超过20%,2017 年将有2000 亿市场规模。公司传感器产品凭借品类和认证齐全、性价比高等多方面优势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预计未来5 年业绩增速在20%以上。
  依托传感器核心技术向行业下游延伸,构建完整产业链打造世界级电测龙头 公司于2011、2012 年分别收购上海耀华、石家庄华燕等公司,积极向传感器下游领域延伸。拥有完整产业链是国际龙头传感器企业的最典型特征,公司也将下游的车用检测设备作为重要战略布局方向以延伸产业链,收购的石家庄华燕是国内机动车检测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方面,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庞大且增长迅速,2012 年超过1.2 亿辆,2020 年将达到2 亿辆,且存量车型逐步老化,需检测车辆的增速将大于保有量增速;另一方面,国家机动车检测技术标准日益提高、执法管理不断严格和规范、驾驶员考试系统不断智能化和网络化,以及在"美丽中国"成为人民渴求的当下,全国各地不断加大汽车尾气检测执法力度,共同为公司汽车检测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前景,预计公司该板块业务未来3-5 年增速在30%以上。
  作为集团旗下唯一创业板公司创新机制优势明显,未来资产注入仍可期待 公司自2010 年上市以来,连续收购及增资多家企业,体现出公司做大、做强上市公司的强烈意愿,符合公司外延式增长的战略发展规划。且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唯一的创业板公司,平台带来的创新机制优势明显,是资本运作的优质平台,预计公司仍会继续收购优质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
  估值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3-2015 年的EPS(2014-2015 年为摊薄后)分别为0.32 元、0.51 元、0.67 元, 对应PE 为50 倍、31 倍、23 倍,明显低于军工行业电子类公司及军工行业平均估值,2014 年目标价格30.0 元,目前股价调整充分,考虑到公司2014 年并表后带来的高成长性、公司未来重大资产注入预期等因素, "买入"评级。国海证券
四创电子(600990):长期关注航管雷达的发展潜力
三季报微亏,不影响全年盈利 2010年3季报显示,公司在7-9月份出现微亏。原因在于,雷达业务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业务,而在报告期雷达收入减少,导致整体利润下滑。按照惯例,公司的雷达订单多集中在第四季度,预计年底将有较大增幅,因此公司全年仍然能实现正收益。
气象雷达业务竞争激烈,将成为公司业绩稳定器 我国的气象雷达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公司气象雷达收入难以出现飞跃。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于气象雷达等气象设备的投入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凭借其较强的技术实力和成熟的市场模式,未来在气象雷达业务方面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航管雷达业务有望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国内航管雷达市场受益于三块:空管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国内机场的大建设以及低空开放。公司已获得一、二次雷达的相关技术,正在全力争取获得民航局的入网许可证,并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预计今年航管雷达对公司的收入贡献有限,我们期待未来的快速发展。
后续资产注入处于观望期 与公司同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ST高陶(600562)在重组过程中,拟将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权注入,而恩瑞特的主营业务中绝大部分为雷达整机及子系统,从而与本公司形成同业竞争关系。因此,对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资产整合意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公司后续资产注入尚不明确。
估值分析 预计公司2010年-201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6元,0.35元,0.41元,以2010年11月4日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值分别为166、124和106倍。目前估值过高,给予“中性”评级。(国海证券 马金良)
  高德红外(002414):军/民品驱动,2014看点充足
  2013年是公司成功转型升级且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公司成功搬迁进新工业园,逐步开始核心器件焦平面探测器的项目,同时在军品以及民品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由于前期储备期的投入较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使得公司在收入增长20.15%的同时,净利润增幅为2.21%。其中公司研发投入近5200万元,占营收近15%,研发层面的持续发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
  公司2014年将继续推进焦平面探测器的批量化生产,这一项目已经顺利通过湖北科技厅鉴定,公司的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属于国内首条8英寸MEMS生产线,技术水平突出。伴随着当前良率水平的稳健提升,后续量产有望使得红外整机的成本大幅度的降低。进而进一步拓展民用产品的销售范围。车载夜视将是公司产品未来突破的重点,随着整机价格的降低,公司产品将有望从进口车型进入到国产车型的销售序列中。
  同时,在军用产品领域,公司是不多得的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研发制造的典范,公司具有军用产品科研生产资质。随着现代化军队及战争走向高精度与网络化,其对红外产品的需求呈持续增长的态势。随着公司自身核心器件、机械组件等生产线逐步完成,公司将逐步从组件生产迈进到综合光电系统级产品中。因此在军品生产中更高的话语权不光将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加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
  纵观整个红外热像仪行业,公司具有突出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具有产能及产业规模方面的能力,还具有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因此,公司未来发展将受益于军品及民品的同步驱动。考虑到公司军工企业特质以及焦平面探测器量产过程中的产能风险,因此,我们维持对公司的谨慎推荐评级,2014-2016年EPS为0.20、0.28、0.51元。长江证券
  海兰信(300065):拐点明确,优势明显,空间广阔
  公务船需求爆发,业绩拐点出现:公司作为国内航海电气不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的龙头企业,传统业务主要客户以商务船为主,2012年由于商务船市场低迷影响致使业绩亏损。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及东海、南海地缘冲突影响,2013年公务船市场需求爆发,航海电气产品进口替代加速,2季度业绩拐点出现,公司预告2013年全年净利1300万,实现扭亏,2014年我们看好进口替代在公务船市场继续发力。
  聚焦航海电气与海洋防务信息化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公司明确未来将航海电气不海洋防务信息化两个领域作为发展重点,同时面向商船、公务船不军工市场以及海洋防务市场,逐步提升业务的整体占比,把握军船改造机会,加快成熟民品向军品的转化,实现军品供应范围的扩大,其中导航雷达在辅船已经进行试装,备件保障及服务创收业务订单较去年同期有较好增长,保证了较高的毛利率。无论是单品还是系统,主要的竞争对手均为日本和欧洲厂商,市场龙头地位明显。
  小目标雷达发力海洋防务,有望实现规模拓展:公司小目标雷达自主技术优势明显,可大幅提升国家海上警戒水平和海洋执法能力,根据公司预告,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实现销售幵取得较好市场业绩;小目标雷达有望参不三沙市海洋信息不防务系统的建设,预计2014年可产生收入,2015年小目标雷达可实现规模拓展。继小目标雷达之后,公司有望丌断有其他新产品面试,形成立体化的海洋防务产品线,公司开拓的海洋防务信息化主业将逐渐清晰和丌断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讣为在海洋强国战略下,受进口替代影响,2014年公务船将继续保持较好的订单水平,军品供应范围有望实现突破,小目标雷达同时面向军民市场,2015年有望形成收入规模。作为国内海亊军工细分领域稀缺标的,优势明显,目前市值偏小,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预计2013年至2015年EPS分别为0.12元、0.41和0.64元,对应PE分别为165倍、47倍和30倍,首次给予"买入"评级。民族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