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谢吉华:打造具有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孵化器

2024-04-14 13:55:26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邓贞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邓贞)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招商科创孵化器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招商科创REIT”)的申请已正式获得受理。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下称“杨创”)作为发起人和原始权益人,计划将国定路园区1号楼、3号楼及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B5号楼作为底层资产,资产估值11.84亿元。预计到2024年,该基金将实现可供分配现金4736.47万元,年化净现金流分配率不低于4.00%。

  “若成功上市,这将是全国首个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原始权益人发行的公募REITs项目,将为孵化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样本。未来,杨创希望能够打造具有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孵化器,引领行业发展。”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吉华说。

  从“样品”变“产品” 助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早在1997年,杨创就参照美国硅谷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模式,对曾经的上海天明糖果二厂老厂房进行改造,成立了上海第一家在高校附近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也是全国范围内第一家在高新区外设立的孵化器。

  “单纯孵化已经远不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的目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将实验室中的样品转化为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产品。这也是招商科创REIT以及杨创未来发展的方向。”谢吉华说。

  公开资料显示,招商科创REIT底层资产周边高校资源丰富。其中,上海杨创国定路园区毗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同济大学。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B5号楼则紧邻复旦大学(江湾校区)。

  孵化器如何聚集资源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谢吉华表示:“科研成果转化最重要的是利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用更多的资本和大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近年来,杨创已经创设“科辰资本”、技术交易所和国家东部转移中心。这些平台可以为高校的成果转化提供支持,也将推动杨浦区进一步由“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变。

  谢吉华举例说,杨创联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共同打造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将复旦大学的研发实验室和验证平台、创新人才等吸引到湾谷来,通过大学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再次将校区、园区、社区整合起来,实施“未来创新湾区”整套创新集成解决方案。

  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资产 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基

  当前,城市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受限等。杨浦具有百年工业文明的历史,在当下各地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阶段,杨浦百年工业文明将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吉华说:“招商科创REIT完成发行以后,我们将改造杨浦的老旧厂房,将其‘装进’招商科创REIT里面,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助力杨浦城市更新,为杨浦的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未来,他们还将成立母基金,每一只子基金下面都有一个重要的资产项目,通过资产证券化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

  谢吉华表示,建立资产证券化通道是集团新一轮战略规划的重要部署,将构建起“投资建设-运营管理-REITs融资-快速实现收益和资金回笼-扩大再投资”的闭环,让技术、数据、知识等新型生产要素进一步赋能以土地要素为主的底层资产,把地方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资本和科技园孵化器等各方资源都放到同一个基金下面,用“共享”的形式,盘活国有老旧资产,为城市更新赋能。

  向产业集群孵化转变

  “中国孵化器的未来方向之一是从企业孵化向产业集群孵化转变,主要包括: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创新体系,大企业前端是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形成的新型研发机构,后端是中小企业融合形成的概念验证中心,最后形成大中小企业融合以后的产业集群。”谢吉华表示。

  谢吉华表示,杨创当前已经具备孵化产业集群的条件,已经构建了由“1个技术要素市场”和“X个科技服务要素(例如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以及“N个产业集群载体(如科辰资本)”组成的“1+X+N”创新服务体系,为产业集群孵化做好了准备。

  据了解,经过20余年发展,如今杨创已形成高效的产业孵化园运营管理能力,拥有“技术要素市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科技金融”“产业孵化”和“国际事业”五大功能板块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了科技服务平台、技术交易平台、金融资本平台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全面铺开了以资本为纽带、功能为链接、产业为内涵,在国内具有引领与示范意义的综合性产业集群孵化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