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利型”基金将面世 公募探索管理费新模式

2022-08-26 08:00:3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庞华玮

  管理人合理让利基金的推出,是行业切实以持有人利益为第一的一次有益尝试。它使得管理人利益与投资者利益完全保持一致,实现了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捆绑。

  投资人期盼已久的“让利型”基金有可能很快面世。

  近日易方达、汇添富、华夏、嘉实、博时、建信、中欧、工银瑞信、华安、天弘、富国、银华等十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正式上报合理让利型基金。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一批‘让利型’基金多是偏股混合类型。”

  申报了让利型产品的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让利型产品更多是在浮动管理费实践基础上进行优化尝试,具体的模式还未完全形成统一的标准,但应该会考虑设置阶梯式的管理费方式,比如在赎回份额时,不盈利不收取管理费,盈利达到一定区间相应收取达到某类管理费级别的费用,同时管理费设置一定上限。

  业内的普遍看法是,“让利型”基金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基金不赚钱就不收取管理费;二是按照业绩分档收管理费;三是投资者持有时间越长,费用越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业绩好多收费、业绩差少收费”的模式更有利于将基金公司和持有人利益捆绑一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让利型新产品推出的难点在于渠道端、投资者等各方接受度,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仍在于让利型基金的业绩。

  “让利型”基金即将面世

  “让利型”基金诞生于一个背景。

  今年4月末,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积极推动管理人合理让利型产品等创新产品发展”。

  据悉,此后,有十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往证监会上报相关产品方案。

  据业内人士说法,当时各家基金公司上报的产品方案各异,但都表示将积极参与“让利型”基金的态度。

  上海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开发管理人合理让利基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金公司大多认为,开发管理人合理让利基金,是公募基金在严格履行管理受托资产职责的同时,另一种回馈社会的方式。

  上述上海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单一的规模考核激励机制,管理费“旱涝保收”的行业诟病,一直困扰着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管理人合理让利基金的推出,是行业切实以持有人利益为第一的一次有益尝试。它使得管理人利益与投资者利益完全保持一致,实现了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捆绑。产品的设立初衷及产品的费率结构,充分体现“让利”的产品理念,聚焦于投资者的“获得感”。

  今年8月,陆续有让利型产品上报,据了解,目前至少已有十多只“让利型”基金上报。并且迄今仍有不少基金公司有意跟进申报此类产品。

  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申报的“让利型”基金大多是偏股混合型基金。它们名称各异,通过名字难以辨认出“让利型”基金。比如,易方达平衡视野混合型基金,嘉实创新动力混合型基金,汇添富稳健成长混合型基金,博时惠泽混合型基金等。

  具体“让利型”基金将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让利,各家基金公司都表示产品尚在申报中,需待产品获批发行时的产品招募说明才能详细解答。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告诉记者,“作为创新品种,最近有些基金公司上报让利型产品,让利型产品和传统管理费的收取模式,有比较大差别。现在申报的让利型产品,主要原则是‘基金盈利就收一定的管理费,如果不盈利就不收管理费’。”

  一家近期申报了让利型产品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让利型”基金是会里的一个新尝试,是对此前已出现的“浮动费率型基金”的进一步优化。

  事实上,让利型产品与此前的浮动费率型产品存在一些差异。

  “所谓浮动管理费,是指当基金业绩优于一定标准时,管理费率向上浮动,反之则向下浮动,旨在激励基金经理,增强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一致性。”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说。

  “而目前业内在探讨储备的让利型产品更多是在浮动管理费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优化尝试,具体的模式应该还未完全形成统一的标准,但应该会考虑设置阶梯式的管理费方式,将管理费与客户盈利情况进行挂钩,进一步向投资者利益靠拢,并进一步鼓励管理人在一定期限内做好业绩,比如在赎回份额时不盈利时不收取管理费,盈利达到一定区间相应收取达到某类管理费级别。但管理费设置一定上限,进一步保护和保障投资人利益。”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说。

  不过,新产品推出的背后也考验渠道端、投资者等各方接受度。

  比如,渠道端是“让利型”产品布局的难点。因为“不赚钱不收管理费”,意味着基金在亏钱时,销售渠道分不到管理费的尾随分成。

  而从投资者来看,则更看重业绩。

  “从以往个别相类似的让利型产品来看,确实这类产品受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欢迎。但是最终还是看基金的回报率,基金的实际操作效果,最终是业绩好才能赢得客户,因为让利毕竟是只是管理费上的让利,但基金的业绩可能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杨德龙说。

  对此,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评价,长期看,让利型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管理人与持有人的利益共担,鼓励管理人进一步充分发挥主动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销售此类产品有利于引导销售机构的收入结构由即期收入向多期收入转变,鼓励销售渠道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长期持有基金份额。长期来看,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多次试点“让利”基金

  在今年市场大震荡、权益类公募基金普遍负收益的情况下,公募依旧收取不菲管理费的盈利模式频频遭到投资者质疑,打破旱涝保收的盈利模式的呼声在熊市里日渐高涨。

  其实,类似的“让利型”基金以前也有过。公募行业此前曾多次尝试管理费“让利”,特别是采取浮动管理计提费用曾被寄予厚望。

  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并非创新型基金,目前在专户和私募产品中比较流行,而公募最早的探索是2002年成立的博时价值增长,它采取管理费浮动模式,规定如果基金净值低于价值增长线,基金暂停收取管理费,直到净值高于价值增长线。

  此后,2003年的国泰金龙债券在条款中也规定,“如当日基金份额累计资产净值低于1.00元,基金管理人将从下一日起暂停收取管理费,直至基金累计资产净值高于1.00元(含)后”。

  但公募批量出现浮动管理费基金,则是在2019年底,当时被市场认可的首批6只浮动管理费基金成立,是偏股型产品。

  它们采用“低固定管理费+浮动业绩报酬”模式,在收费标准上采取固定管理费加业绩报酬的模式。具体来说,基金的固定管理费将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8%年费率计提,每日计提后从净值中扣除。浮动费率部分则在投资者赎回日按照每笔基金份额分别计算,只有当基金年化收益超过8%时,才会对超出部分提取20%业绩报酬。从首批浮动管理费基金的发行情况来看,每只基金都设置了30亿元的规模上限,有一年至三年不等的持有期,它们整体募集情况比较理想。其中,由兴全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最受青睐,发行第一天就有百亿资金追捧,最终启动比例配售。

  记者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25日,目前市场上共有116只浮动管理费率基金(A/C类合并计算),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68只。包括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比如谢治宇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周蔚文的中欧精选,王宗合的鹏华价值共赢两年持有期,归凯的嘉实瑞和两年持有期,李晓星的银华丰享一年,曹名长的中欧成长优选回报,李竞的东方红启航三年持有和东方红内需增长等。

  不过,以往的经验来看,投资者对“让利型”基金关注点仍在于基金业绩。

  由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操作方法不同,采取浮动管理费率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业绩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基金业绩表现亮眼,有的则表现不佳。

  比如成立于2019年12月底的国泰研究精选两年,成立以来收益为28.21%,在大震荡的今年仍有正收益;

  与之相对,2021年5月成立的光大阳光生活18个月持有成立以来收益为-38.83%,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收益为-24.56%。

  统计显示,市场上68只主动权益类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中,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仅有5只收益率为正。由于采用浮动管理费模式,所以今年这些基金的投资人承担的管理费也将减少。

  然而,管理费相对业绩来说,对投资者的影响并没这么大。

  对此,杨德龙认为,公募基金作为大众理财的方式,无论是否盈利,按照规模收费是国际惯例。现在基金公司申报的让利型基金有望获得部分投资人欢迎,但未来让利型基金的成功与否仍取决于其长期业绩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