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并不是风险

2022-06-20 08:09: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晓婧

  今年什么基金卖得最火爆?从销售渠道来看,同业存单基金、中短债基金甚至货币基金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在基金发行市场整体低迷、权益类基金发行陷入冰点的情况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爆款频出,目前总规模已接近1500亿元。多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近日纷纷发布限购公告,限制规模大幅增长。

  中短债基金也获得资金追捧,一些银行、第三方基金销售等代销机构趁势大力推介这类产品。此外,即便八成的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不足2%,但规模依旧在增长。

  上述产品的热销,一部分原因在于,去年以来投资权益产品的基民普遍遭遇亏损,风险偏好急剧下降,转向低风险产品。此外,销售渠道顺势而为,什么产品好卖就卖什么。

  然而,经过调整之后,尤其是4月底5月初的时候,不少股票跌出了性价比。从长期的投资价值来看,此时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渠道方无疑应力推权益产品。

  当市场跌到底部区域的时候,不少投资者又一次选择了“在低谷转身而去”。此时基金行业应该加大投资者教育,让广大投资者明白,波动并不等于风险,忍受波动是取得长期投资收益的必经之路。

  现代经济学用波动率来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反映在定价模型中就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率越高,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越强;波动率越低,资产收益率的确定性也就越强。这使得很多人把波动和风险画上了等号。

  但波动并不等于风险,真正的风险是对金融资产的购买力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损失。

  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是怎么看待风险的。在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这样阐述:相对于债券和现金,长期来看,股票是风险最小的投资。对于金融资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现金波动小于债券小于股票,但以过去50年的投资数据来看,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审视,持有现金的风险最大,其次是债券,最安全的是股票。

  在巴菲特看来,波动和风险不能混为一谈。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也多次表示,投资标的短期波动大并不意味着长期风险高。

  A股市场的波动率的确较大,面对波动,普通投资者专业度有限,未必能承受住这种波动。一旦不能坚持正确的投资方式,就可能遭遇大幅亏损。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需要优化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窦玉明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须尽快全面引入并落实“买方顾问”角色,特别是重视推广覆盖面广且成本可控的智能投顾,站在投资者立场为其理财。只有发挥投资顾问的专业性,个人投资者才能获得有效的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既不会因为过度追求收益而超配高风险权益基金,也不会因为过度谨慎而拒绝配置权益基金。

  此外,窦玉明认为,除了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投资更重要的作用是对投资者的全程陪伴,及时抚慰投资者,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提升投资者的理财水平,从根本上增强投资权益基金的盈利体验。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则须要在产品管理中控制波动。

  在远信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周伟锋看来,应对波动首先要了解波动的原因,规避波动无非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行业分散。过去几年市场很容易把行业贝塔当成阿尔法,赌赛道天然会造成高波动,这并非专业的长期投资。第二,重视估值。估值高是波动的主要来源,组合相对于市场的估值不能偏离太远,绝对估值则要针对每个企业的自身商业模式和历史估值进行纵向比较。第三,适当对冲。把对冲作为保护组合的工具,尤其是以绝对收益导向的产品,最大的伤害就是被动止损。所以,通过股指对冲保持组合的贝塔不要偏离太大,如果对冲得当,还可以在更合适的位置,买到更多优质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