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高管“奔私”潮起

2021-07-08 07:33: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嘉悦

  今年以来,基金业“奔私潮”再起,不过主角却从基金经理变成了公募公司高管。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显示,深圳德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备案登记,其副总经理是原华润元大基金总经理孙晔伟。在此之前,原长盛基金董事长陈平、前易方达基金副总裁汪兰英等也转战私募。

  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7月1日,深圳德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成私募”)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备案登记,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9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

  公开资料显示,德成私募的副总经理孙晔伟为公募行业老将,曾任华润元大基金总经理。2019年3月9日华润元大基金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宣布总经理孙晔伟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在离开华润元大基金后,孙晔伟2020年12月加入深圳德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

  除了孙晔伟,今年以来,还有多位公募基金公司高管选择转战私募。

  比如,今年6月,上海汇万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其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是原国元证券副总裁、长盛基金董事长陈平,总经理则是原国投瑞银基金副总经理储诚忠。5月份,一家名为“国新新格局(北京)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新机构完成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其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原易方达基金首席大类资产配置官汪兰英。

  今年以来的“奔私潮”主角不再是基金经理,而是公募基金公司高管。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直言,近年来公募基金的人才激励机制愈发完善,优秀基金经理可以在公募基金公司内部实现加薪、晋升。另外,基金经理一旦决定自己创办私募,就意味着要单兵作战,靠个人品牌和业绩吸引资金关注,但在私募行业快速发展,马太效应不断强化的背景下,仅仅依靠掌门人光环的私募机构劣势明显,能够支撑私募走得稳、走得远,必然需要强大的投研团队、完善的运营机制和合理的激励体制,因此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奔私”性价比正在下降。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郭薇也分析称,今年以来市场震荡加剧,投资难度相较于前两年明显提升,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知名基金经理的“奔私”热情。另一方面,私募行业经过了长期发展后,头部效应愈发明显,没有资金号召力的公募基金经理“奔私”难度显著增加,而公募基金公司高管在机构资源、管理经验层面则相对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