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优 铸就“根深叶茂”的投研团队——访新华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申峰旗

2020-11-16 08:11: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玥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财富管理大时代中地位日渐突出的公募基金行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精英人才的加入。

  2020年9月,曾在巴克莱资本、花旗集团、嘉实基金等海内外多家知名资管机构工作、近8年担任保险资管投资负责人的申峰旗加入新华基金,担纲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再续公募前缘。

  跨界的动力何在?申峰旗坦言,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新华基金的腾飞拐点已经同步到来。“我非常愿意在新华基金贡献自己的力量,与团队同心协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受人尊重、投研驱动、具备特色的优秀基金公司。”

  补齐短板 打造成熟高效投研组织

  成立16年以来,作为一家老牌基金公司,新华基金人才济济,业绩出色,在业内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投资佳绩。但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当下,面临转型压力的新华基金亟需重塑业务体系和提升投资能力。

  在这关键节点上,申峰旗的到来可谓是恰逢其时,并被委以重任。申峰旗不仅分管权益投资、研究、基金投资、量化投资、交易等方面的业务,还要兼任基金经理管理产品。

  “从短期目标看,最主要是系统梳理各业务板块,解决制约业务发展的短板,打造成熟高效的投研组织,同时为中长期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申峰旗表示。

  具体而言,申峰旗认为,在权益公募业务方面,需要清晰细致地刻画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特征,形成有辨识度的投资团队。

  “我们希望打造‘根深叶茂’的公募团队,所谓‘根深’,来自于投研团队长期坚持深度的基本面研究和积累,所谓‘叶茂’,希望团队成员有不同的投资风格,只要风格清晰不漂移、在自己的风格组里长期业绩做到前列,都是我们所鼓励的。”

  为达到这一目标,申峰旗表示,投资团队正在建立一整套“校准机制”,通过定期的业绩和操作回顾,让基金经理不断优化迭代框架、更加知行合一。此外,在投资考核上长短并重,以长为美,并进一步细致化,使得投资人员和公司的利益趋于一致。

  申峰旗说:“在投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上,我们将采用‘内生为主、兼顾外延’的发展模式,将更多的发展机会给到文化认同、与团队共同成长的内部优秀研究员,把组织发展的根本建立在长期合作的内部团队上,并非一味追求‘买量式’的快速扩张,而是以静水流深的心态来发展团队,追求更高也更稳健的长期价值。”

  “我相信,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复实践,直到知行合一、形成正回路,这就是一家公募基金的长期护城河所在。”申峰旗表示。

  权益慢牛 紧抓核心资产成长红利

  除了担任重要的管理工作之外,拥有12年权益市场和8年债券市场投资经历,兼顾国内外跨市场和跨品种投资经验的申峰旗还是团队中的核心投资“担当”。谈到投资的心得和对市场机会把握,申峰旗更是驾轻就熟。

  “我个人的投资体系,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绝对回报。”申峰旗表示。

  “具体而言,宏观上注重体系化的资产配置,适度保持仓位的灵活;中观上追求总体均衡、适度带有进攻性;微观上持续以‘中长期市值空间大’作为标准寻找高质量标的、用合理的价格买到好公司。尽量减少博弈和轮动,看重空间、确定性和节奏上的平衡。”

  “对我而言,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四个部分:第一是有重大认知差异的标的;第二是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行业里估值合理的标的;第三是处于相对低估值的稀缺核心资产;第四是周期性行业的拐点型机会。”申峰旗总结道。

  谈到市场机会,申峰旗认为,从2016、2017年外资成为增量资金的主导,蓝筹白马领跑‘核心资产’,到2019年定价权逐步转移到国内公募,核心成长股开始跑赢大盘价值股,出现科技、消费、医药龙头股领跑的特征,不难看出,近几年市场的中观风格和行业偏好在不断变化。

  “站在当前的时点,成长和价值两种风格更为均衡,市场偏好从核心资产和核心成长股外溢到低估值蓝筹和部分周期行业;同时,市场对于盈利能力和盈利增长确定性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核心资产的属性仍在加强。总体而言,从今年看,市场中长期向上的趋势并未改变,四季度虽然存在波动加大的可能,但总体仍偏向乐观。”

  展望明年,申峰旗认为四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并向记者逐一解读。“首先,‘科技+消费龙头’的基本面和资金面基础尚未被打破,业绩增长可以消化相对高估值,但需要对相关的变化保持敏感。其次,需要重视景气度加速向好的、业绩增速持续加速的光伏、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云计算、医药研发外包等子行业,及部分供需格局持续改善的周期性子行业,包括机械、化工、建材等。此外,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高企,当前低估值蓝筹板块的风险收益比有一定的优势,作为组合的稳定器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最后,还需要重视次新股的投资机会。”

  守正出奇 以业绩赢得投资者信任

  近年来,伴随着公募基金越来越被投资者认可,行业正面临着黄金发展期。但另一方面,中小基金公司要实现“逆袭”的难度不断加大。对此,申峰旗坦言,和众多行业相类似,发展超过20年的中国公募基金行业也进入到强者恒强的发展阶段。

  “头部公司无论在投研团队构建、投研资源获取、销售渠道和机构客户的认可等方面,都在快速拉开和其他公司的差距。面临这种环境,作为中型公募基金,既要遵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规律、不贪图捷径,又要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另辟蹊径。”申峰旗表示。

  该做些什么?怎么做?申峰旗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首先要用精品店的思维,在若干风格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上实现突破。其次,要敢于尝试新的业务板块,在一些新的细分赛道建立优势。再次,要把注意力放在补齐最重要的短板上。”

  “特别重要的是,对于中型基金公司而言,不能因为急于赶超而拼凑规模、自乱阵脚,仍要时刻遵守合规底线,尊重行业客观发展规律,沿着深度研究、提升业绩、打磨产品、获取客户信任的思路稳扎稳打,久久为功,逐步实现规模和排名的提升。”申峰旗总结道。

  谈及从保险资管跨界回归的心路历程,申峰旗认为,中国的公募基金仍是一个年轻的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属于长坡厚雪的行业。就新华基金而言,过去一段时间,随着股东股权关系的变更和新管理团队的到来,对公司的投研体系和销售体系都有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的计划。

  “更重要的是,股东和管理团队愿意提供资源、充分授权,怀着长期主义的心态来打造一流的投研团队。我个人觉得公司很可能处在腾飞的拐点上,我非常愿意在新华基金贡献自己的力量。”申峰旗有信心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