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赵青伟:券商资管要做好转型这篇大文章

2020-08-31 07:36: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彭

  在赵青伟看来,券商资管想要成功实现转型,需要注意四方面问题。第一,券商资管必须充分依托证券公司,成为证券公司的产品平台。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是国际大型资管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第二,券商资管必须突出差异化的投资管理能力。第三,券商资管应该打造精细化的资产定价能力,体现出核心竞争力。第四,券商资管要持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近年来,随着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监管要求的逐步规范及通道业务到期缩减,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和收入有所下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全行业受托资金降至11.67万亿元,较2018年末的14.11万亿元下降17.29%。在此背景下,证券公司纷纷探索、创新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努力实现转型发展。

  对此,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资产管理板块总经理赵青伟表示,目前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转型已经成为共识,在行业发展大势下,公募基金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将成为券商资管新的发力点。

  券商资管如何实现业务转型

  在赵青伟看来,券商资管想要成功实现转型,需要注意四方面问题。

  第一,券商资管必须充分依托证券公司,成为证券公司的产品平台。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是国际大型资管机构的重要发展方向。

  第二,券商资管必须突出差异化的投资管理能力。首先,证券公司可依托自身的客户基础和投研团队来深耕投研,提升大类资产配置与投资能力,做大资产管理规模,制定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在资产端覆盖权益、债券、量化、QDII等多个市场。其次,券商资管应当在股权投资方面做出特色。证券公司在权益市场深耕多年,在一二级市场的资产和交易资源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第三,券商资管应该打造精细化的资产定价能力。可投资标的稀缺不只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降所致,也反映出目前资管机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券商资管应当秉承投行交易思维,对风险资产不能完全按照“白名单”或“黑名单”式一刀切,需要结合信用分析、投资策略、市场判断、风险识别等进行通盘考量,具备更精细化的资产定价和危机处理能力。赵青伟强调,这样才能敏锐地发掘出被市场“错杀”的行业或品种,并在时机恰当时获取超额收益,体现出资管机构核心竞争力。

  第四,券商资管要持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主要从健全风险监管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风险管理流程、建立风险识别与评价体系等方面,积极推动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体系机制建设,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业务转型有基础

  谈及中银证券如何应对资管行业转型的问题,赵青伟表示,公司充分认识到公募基金牌照在资管行业的重要性,早在2015年8月就已获批公募基金牌照,为业务转型提供了基础。截至目前,中银证券已经发行并成立了20多只公募基金产品,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多种产品类型,公募管理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中银证券资管还发力ABS业务,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拓展公募REITS业务,充分发挥既有的公募牌照优势,结合资产证券化业务优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赵青伟介绍说。

  中国资管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的余额在2019年底已经突破80万亿元,资产管理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资管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丰富。赵青伟认为,我国资管市场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到2019年末已接近4万元,居民可投资资产的总规模也随之明显上升。与金融市场更加发达、资管业务也更加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家庭持有资管产品的比例仍明显偏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管行业的不断成熟,使得资产业务的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我国资管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资管产品的种类有待丰富,资管行业的整体收益率也相对偏低。资管新规推出以后,资管行业进一步向主动管理业务转型,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当前,金融监管对资管行业发展的态度是积极和鼓励的,这给我国资管行业发展主动管理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空间。

  第三,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各项业务中最具有协同效应的一环,能与财富管理等多项金融业务产生协同。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资管市场也能不断扩张。

  “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发挥金融综合经营优势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面对新的挑战,中银证券资管将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渠道拓展与客户服务,令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赵青伟最后强调,中银证券今后还会进一步培养产品创设与创新能力,增强风控能力,提高科技赋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