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基金经理的四度选股法——访太平基金权益投资部梁鹏

2020-06-22 07:3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朱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首两年前,太平改革红利精选基金经理梁鹏恍若前世,若没有2019年的浴火重生以及逐渐成型的“四度”选股方法,或许他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太平改革红利精选基金近1年收益排名进入同类前15%,近2年收益排名进入同类前25%,今年以来回报率超20%。作为一名中、法理科双博士,梁鹏的跨界投资历程可谓跌宕起伏,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和投资理念?

  跨界修行

  世上真正的天才凤毛麟角,更多的是默默努力的人才。在一个夏日正午,记者初次见到80后基金经理梁鹏。他性格直爽、看事通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那个阳光充沛的房间浑然一体。“以我的风格和理念,很难在某一年进入业绩前十名,但是拉长时间看,长期稳定的收益累计才是我追求的目标。”梁鹏说。

  2018年初,那时梁鹏的第一只基金刚刚发行。作为一个具有中、法理科双博士学位的“学霸”,梁鹏选择投身金融业在外界看来有些意外。

  “我博士毕业时,法国导师已经给我提供了UCLA博士后的机会,本来应该在科研路上一路前行,但因为爱好投资,我坚持选择进入了申万研究所,开启了投研生涯。”梁鹏笑道。

  与同行比起来,梁鹏的职业生涯不能说不顺利。在头部券商研究所打下了扎实的行业研究基础后,他于2016年进入刚刚更名的太平基金,并随着这家公司共同发展,管理了人生的首只公募基金。实现职业飞跃,他仅仅用了5年时间。

  不过,用修行来形容他的基金经理经历似乎更为合适。对梁鹏来说,管理太平改革红利精选基金是从充满信心到历经挫败,再到投资理念逐渐生成并成熟的过程。

  失败的理由大体相似,成功的途径却各不相同。管理基金初期的挫折给予梁鹏深刻的投资教训——追逐趋势者也将被趋势踩踏,唯有坚守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长久立足于投资之林。

  从2019年3月起,他负重前行,在熬过了最困难的半年后,终于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并在经历市场检验后逐渐完善、贯彻至今——这就是他的“四度选股法”。

  坚守价值 独创“四度选股法”

  用梁鹏的话来说,如何理解投资将决定如何投资。择股是其投资体系的核心,他将风险控制置于收益追求之上,以逆向布局为主,不做趋势的附庸者。

  从太平改革红利精选基金2020年一季报重仓股看,其行业覆盖较为分散,且非机构抱团股,具有鲜明的个人择股风格。该基金今年一季度持有的某材料龙头公司,并不属于科技、消费等今年以来机构大展拳脚的主流投资领域,但截至6月15日,这只冷门股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00%。

  “四度选股法”的第一要素,就是时间维度。梁鹏建议,投资的时间维度最好拉长至3年以上,足以跨越一场小市场周期或行业经济周期。在时间维度中,需要对行业和企业的供给和需求、发展阶段和空间、格局等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选择投资逻辑清晰、商业模式明了、可理解的资产标的。

  不过,他在此处强调的“长期”是一种思考维度,而非交易后持股的时长。从其重仓股换手情况来看,并非简单的“买入即持有”策略,部分便宜公司估值冲破其容忍度后,也会被卖出以调仓更具有性价比的标的。

  “四度选股法”的第二要素是企业投资角度下,投资者最关心的资本回报率和现金流。梁鹏认为,在研究公司时,应将更多的精力落脚于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和现金流情况上,找出其核心影响因素,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估算变量对资产回报率和现金流的影响程度。归根结底,最终考量的是企业利润的可累积度和可分配度的问题。

  “四度选股法”的第三要素是期望值综合度,以此来进行交易可行性分析。在他看来,单纯地区分好公司差公司意义不大,需要综合胜率和赔率,以统计学角度分析谁才是更好的投资标的。具体看来,概率是事前因子,梁鹏以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经验、常识,以及行业和公司层面的基本面分析为基础,构建了粗略的概率情景分布。他重视在悲观情景下可能出现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收益是不可控的,但能承受多少风险是可控的。

  而在赔率的计算中,重要的是价格因素。他比较偏向于那些向下可能出现20%至30%的亏损,向上3年可以看1倍以上增长空间的投资机会。这既适合他较低的亏损容忍度,又可以期待长期的增值。以2019年四季度布局的环保板块为例。他认为,环保板块此前经历了3年下跌,基本面、估值和机构持仓比例都处于历史低位,向下风险可控。同时,市场低估了国资入股龙头环保民企所带来的多维度的利好变化,向上空间可期。

  “四度选股法”的第四要素是市场认可度,即比较自我认知与市场共识,并分析差异的原因。比如,判断自我认知的“好的投资机会”是属于市场忽略了行业或企业向好变化所带来的逆向型机会?还是市场低估了其盈利成长持续性所带来的趋势型机会?

  在他看来,“市场认可度”的认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当一些较重要的信号出现时,例如“利空不跌,利好不涨”、公司内部人士增持、公司较大比例的回购等,是修正认知差的不错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