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较好的择时能力,且能及时止盈 天弘大数据为“牛散”画像

2018-12-24 09:00:4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玥

  2018年指数基金规模猛增,成为弱市中最耀眼的明星。然而,指数基金究竟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运作了3年多、已积累了巨量用户的天弘指数基金,将海量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了细致刻画,使指数基金投资者的用户画像得以清晰呈现。这其中的许多结论符合投资规律——大数据统计显示,那些投资收益较高的客户都具备较好的择时能力,且能及时止盈。

  用户习惯决定收益多寡

  2015年,为了便于客户参与股票市场,天弘基金战略性地布局了指数基金,相继推出了由十余只指基组成的天弘系列指数基金,覆盖主板、中小板、周期性及非周期行业,也涵盖了价值及成长风格。截至2018年上半年,天弘系列指数基金用户数接近400万,其中天弘沪深300用户数超过220万。

  作为业内率先建立大数据中心的公募基金,天弘基金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数据优势,继去年的《权益投资散户行为大数据报告》之后,今年再度推出《天弘指数基金大数据报告》,试图真实描绘投资者肖像和投资习惯,以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

  报告显示,指数投资中个人占比持续攀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作为在互联网销售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公募基金,在天弘指数基金系列的客户结构中,个人用户超过99%,年轻的80后、90后已成为绝对主力,占比超过八成。

  今年A股市场波动较大,但投资者定投指数基金的热情持续高涨。数据显示,天弘指数基金定投用户的每日交易人数维持在高位,周定投用户接近77万。

  根据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裁宗乐的观点,个人投资者较机构投资者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在择时上产生失误,主要表现为在市场高位时买入追涨,在市场下跌到底部区间时不敢买入。基于此,长期定投仍然是“小白用户”分散风险的最优解。

  玩转指基 “牛散”辈出

  在2018年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也有一群通过投资指数基金逆势盈利的“牛散”。通过分析这些盈利超过20%的用户的行为数据可以发现,他们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投资习惯。

  从最近3年的指数基金收益来看,“牛散”基本上是在2017年踩准了食品饮料板块和沪深300的行情,并及时止盈。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告诉记者,随着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化,普通投资者越来越难以获得超额收益,指数基金适当降低了权益投资的门槛,降低了持有人的决策成本和交易成本,不但适合互联网上初期接触权益类投资的用户,也可以满足不同收益偏好和投资能力各异的各类投资者。未来伴随着客户的成长和服务体系的演化,比如个人养老金体系的发展以及投资行为越来越机构化的趋势,指数基金大有可为。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熊军表示,指数基金是用最低的成本去获取一个中等以上的收益,这是指数基金的最大优点。如沪深300,作为很多基金的业绩基准,代表的是所有投资沪深300的资金获得收益的加权平均值,指数基金得到的是这个平均水平,而所有的主动型基金收益加权的结果也是这个平均水平。

  这就意味着,无论投资者怎么投资,主动型基金只要是以沪深300为基准,一定有一部分资金的收益比它差。考虑到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费远高于被动型基金,扣除管理费以后,指数基金的优势就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