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两度出手重大暗示 A股阴十字变盘?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周二两市大盘继续窄幅震荡,不过成交量出现一定程度萎缩,市场热点依然相对活跃。那么在持续多日震荡盘桓后,短期大盘究竟将如何演绎呢?
本文导读:
【央行两度出手重大暗示 A股阴十字变盘?】
【1、央行再度逆回购 资金面利率下行可期】
【2、央行取消央票操作 紧货币政策或松动】
【A股影响】
【机构观点】
【大势研判】
央行周二开展320亿7天期逆回购 中标利率为4.10%
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今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规模为32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此次逆回购中标利率4.10%,期限7天。
央行开展32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据交易员透露,央行周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规模较上周二的350亿元略有下降。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共有10亿元央票和350亿元逆回购到期。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周一并未按照7月以来的惯例对周二到期的10亿元央票进行续做,在此基础上,周二央行开展320亿元逆回购操作后,本周仅剩20亿元资金缺口需要对冲。
市场人士表示,周二到期的央票为年内最后一只到期3年央票,央行未予以续作,有助于缓和市场对于月末资金面的担忧情绪。同时,周二逆回购规模虽较上周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近阶段相对高位水平,因而有利于进一步缓解11月下半月以来的资金面紧张局面。
此外,市场人士表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维护下,随着平安转债申购资金解冻以及商业银行月末考核筹备工作结束,预计本周后半周资金利率有望出现明显下行,但考虑到货币政策中性偏紧态度未变,周四是否再次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仍有变数,资金利率下行幅度仍有待观察。(中国证券报)
央行开展320亿7天逆回购 资金利率有望明显下行
央行周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3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规模较上周二的350亿元略有下降。
Wind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共有10亿元央票和350亿元逆回购到期。值得关注的是,央行周一并未按照7月以来的惯例对周二到期的10亿元央票进行续做,在此基础上,周二央行开展320亿元逆回购操作后,本周仅剩20亿元资金缺口需要对冲。
市场人士表示,周二到期的央票为年内最后一只到期3年央票,央行未予以续作,有助于缓和市场对于月末资金面的担忧情绪。同时,周二逆回购规模虽较上周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近阶段相对高位水平,因而有利于进一步缓解11月下半月以来的资金面紧张局面。
此外,市场人士表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维护下,随着平安转债申购资金解冻以及商业银行月末考核筹备工作结束,预计本周后半周资金利率有望出现明显下行,但考虑到货币政策中性偏紧态度未变,周四是否再次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仍有变数,资金利率下行幅度仍有待观察。(证券时报网)
央行逆回购320亿 小幅回笼资金20亿警示宽松预期
据一大行交易员向网易财经透露,今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上投放流动性,展开7天期逆回购320亿元,操作幅度与上周基本持平。
交易员称,昨日,央行循例在公开市场上进行28天期正回购、7天及14天期逆回购、三个月央票询量。
数据显示,本周(11月23日-29日),央行公开市场有10亿元票据到期,35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到期。而昨日三年期央票到期并未续做,形成注入资金10亿元,由于350亿逆回购为今日到期,则当天小幅回笼资金20亿元。
前述交易员向网易财经分析指出,虽然今日净回笼规模非常小,但对市场所预期的放松流动性已经是不小的打击。
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数据显示,隔夜利率跌5.2个基点,至3.847%;7天利率跌跌2.3个基点,至4.74%;14天利率涨24.9个基点,至6.165%;1个月期利率与上周五持平,为6.378%;中长期利率中,3月期利率微涨0.14个基点,至4.7132%;6月期、9月期与1年期利率保持不变。
市场人士表示,14天和一月期利率保持6%高位,表明短期流动性仍处于紧张态势。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分别展开了350亿七天期逆回购和330亿14天期逆回购,全周实现590亿的资金净投放。
业内人士指出,在近日相对偏紧的公开市场调控下,尽管银行间市场短期资金利率已经出现连续回落,但资金价格水平整体仍处于相对高位水平,且中长期资金利率呈现持续攀升态势,显示机构情绪依然焦虑。
央行取消三年央票续作 偏紧货币政策现松动
公开市场操作微调,央行昨日取消了对年内最后一期到期三年央票的续作。
数据显示,本周二将有10亿三年央票到期,按此前惯例,央行通常在周一对到期三年央票开展全额或部分续作,但截至记者昨日发稿,央行仍未发布公告续作,意味着本期三年央票续作被取消。
这也是自今年7月开展对到期三年央票续作以来,央行首次取消续作。市场分析认为,继上周逆回购“加码”后,昨日续作央票,表明此前偏紧的货币政策已开始微调,目的是维稳市场,市场更期盼本周二逆回购能持续放量,给予明确信号。
海通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姜超昨日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央行昨日取消续做三期央票,意味着此前偏紧的货币政策已开始微调。他认为,央行不能接受回购利率为5%以上,但去杠杆的目标未改,未来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
事实上,从上周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就已连续释放出微调信号,不仅周二、四逆回购加量,同时也重启了暂停两周的14天逆回购。而本周一继续取消续发央票,暂停向市场回笼资金,虽然操作量不大,但彰显了央行维稳的意图。
受央行上周逆回购“加码”影响,短期资金价格迅速回落。数据显示,昨日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下跌,分别收于3.90%和4.86%附近。但14天及以上品种资金价格均上涨,显示市场对长期资金依旧不乐观。
从12月资金面来看,随着年末财政投放高峰临近,市场预计财政资金投放也不少,同时从银行结售汇层面来看,市场预计11月乃至12月的外汇占款将继续维持高位,上述因素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资金面,但将对市场情绪起到安抚作用,有利于市场企稳。昨日债市继续企稳,中债10年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了4个基点至4.62%。
鉴于这是今年最后一期三年央票到期,未来央行“锁长”是否还会持续?市场分析认为,在即将迎来财政存款集中投放的背景下和外部流动性较大背景下,未来不排除央行启用其他回笼工具的可能性。
姜超认为,目前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或较为谨慎,一方面外部流动性加大,确实存在对冲的必要性,未来或选择正回购或央票,但一旦央行对冲,就会被市场理解为偏紧的信号,令债市收益率上行,因此目前央行货币政策不会有太大的转弯,微调在此时比较合适。
如何提高国债期货流动性?
国债期货上市运行已两月有余,其流动性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金所人士表示,国债期货流动性还有待提高,下一步将稳步推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参与其中。专家及业内人士建议,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多发行与国债期货挂钩的短期收益类产品,以此提高市场流动性。
央行26日未续做到期3年央票 料可缓和市场资金面担忧情绪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市场人士透露,中国央行11月25日未续做26日到期的3年期10央票104(发行量10亿元)。有交易员表示,10央票104规模太小,等额续做的意义不大,而如果超额续做,则可能引发市场的悲观解读。但不管央行是出于何种考虑,在月末关口上,暂停续做央票有望给资金市场注入“正能量”。
自7月16日以来,央行创新性的在公开市场开展“锁长放短”操作,即在开展逆回购交易的同时,陆续对年内到期的9只3年期央票进行续做。最近一次操作实施于11月11日,央行对11月12日到期的100亿元3年期10央票99进行了全额续做。央行此次不续做10央票104,是自其开展此类操作以来首次。
Wind资讯统计显示,本周除有10亿元央票到期外,还有350亿元逆回购到期,目前在央行未开展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暂时表现为自然净回笼340亿元。而10央票104是年内最后一只到期3年期央票。
大盘再临“魔咒” 三题材呼之欲出
沪指上行脚步已嘎然而止。随着最近5个交易日成交量的逐渐萎缩,“久盘必跌”魔咒显灵的时间也正在临近。宏观消息面的真空期和资金面的持续紧张,以及近期大宗商品的连续下跌和各地房地产调控加码等影响,都会使股市在估值会受到显著抑制,大盘在11月底很难有所建树,甚至空军反扑可能会随时到来。
不过,系统性机会有限并不意味着结构性机会的缺乏。就在大盘最近横向震荡的5个交易日中,沪深股市有98只个股的涨幅都超过了10%。其中,潜能恒信区间涨幅最高,达到了51.17%;而盐田港、科大智能等6只个股的涨幅也超过了30%。可见,继创业板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了结构牛市之后,一批新的牛股正在接力崛起。
三中全会政策指引已经落地,但具体政策尚未兑现,这意味着政策预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炒作空间。从今日消息面来看,有如下概念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自贸区有望再下一城。相关部门已经初步选定一批延边口岸开展自由贸易园区试点,广西防城港东兴口岸有望纳入其中。昨日舟山自贸区概念横空出世,传言舟山已向国务院申请成立自贸区,舟山自贸区将结合舟山新区的特性,制定配套的措施和方案,致舟山本地股、宁波本地股全线大涨。可见,对于自贸区,目前市场还是相当认可的,因此后市仍将是市场热点,相关个股将反复活跃。本轮防城港的加入,北海港、五洲交通等区内上市公司有望直接受益,从而获得交易机会。
第二,中央气象台再次发布霾黄色预警,华北中南部、陕西中部、黄淮以及江淮等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达4级,局部达5级,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雾霾天气肆虐半个中国,成为刺激环保板块上涨的催化剂,随着中央及各地区治理方案的陆续出台,大气治理板块有望在政策红利、订单释放、雾霾天气等因素推动下迎来新一轮上涨,相关个股如先河环保、雪迪龙等也有望继续走强。
再次,可耐心高送转行情的投资机会,目前布局相关概念股也已经正当时。“高送转”行情一般会从年底前延续至年报公布后的一段时期,尤其是年报披露前的送转预期炒作,高送转概念股最能取得超额收益的时期是第一阶段。当前市场对高送转题材的关注刚刚起步,因而现在是布局高送转题材股的较好时机。
总之,在经济面和资金面均缺乏亮点的格局下,大盘暂难展开系统性反弹行情,结构性热点将密切围绕政策的“指挥棒”确立重音。建议投资者在改革受益、业绩超预期、高送转概念股、事件性驱动这四个方面把握近期投资机会,快进快出,锁定获利。(中证投资)
冲高回落 震荡仍是主基调
25日沪深两市盘初较弱,盘中在保险、券商板块走强带领下,多数行业板块止跌回升,沪指扭转跌势并收复2200点。但午后金融板块集体回落,加之石化双雄颓势加重,两市股指双双回落,多头拱手交出2200点。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表示,年底资金紧张,再加上2200点上方筹码堆积较多是大盘呈现弱震荡的关键,但随着改革政策的持续推进,后市难形成深度杀跌行情,结构性行情仍将明显。
市场出现分化
华西证券分析师蒋竞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关之前,市场走势会出现明显的分化,一方面缘于资金面紧张,另一方面,因为改革政策并不是对所有行业有形成利好,有部分企业会受到冲击,有部分企业会受益。”
蒋竞松认为,从盘面上看,个股行情明显。25日虽然跌停家数只有两家,涨停家数有20只以上,意味着紧张的资金在年底会更加谨慎的选择标的。预计大盘在年底前将继续呈现弱震荡的行情,未来不会有大幅杀跌的走势,市场底部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会逐步抬高。
开源证券分析师田渭东表示,之前市场的上涨缘由就是改革,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将继续给市场带来正面预期,但是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全方位改革,长期来说,会带来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希望,短期来说,各改革领域可能会带来改革阵痛,调结构、去产能以及政绩考核与GDP脱钩,甚至可能短期造成经济增速下滑。体现在各行业领域的业绩上,短期可能还会出现市场预估值下降的局面。因此,市场短期的快速上涨,隐含一定的风险因素。
恒泰证券表示,未来流动性格局不容乐观,预计隔夜SHIBOR利率或持续在高位运行,而银行间市场的紧张局面传导至实体经济层面的概率正在加大。在年底,再度爆发“钱荒”的风险不得不防,虽然紧张程度可能不及6月,但影响仍不容忽视。短期来看,经历上周改革预期的“靴子落地”后,改革议题要继续在市场发力,必须尽快在“落实”层面给力,但如市场传闻作为全面统筹改革落地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未能像市场期待的那样尽早露出庐山真面目,则流动性收紧的风险将逐渐占据行情的主导。
个股机会依然众多
由于年底是个股性的结构性行情,蒋竞松认为,投资者应该把握确定性的机会:一是,受益政策改革的板块,比如上海自贸区,因为上海是首个试点地方,因此在政策上肯定会受到较大优惠,二是,业绩确定性的公司。资金的眼光最终会放在有业绩的公司上,预计汽车、家电、食品、医药等公司有不错的业绩。
另外,国信证券分析师郦彬认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发布后,相关部委均开始出台相应的政策实施细则,仅近期就有央行、证监会、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相关领域的改革方向及具体举措,内容涉及到单独二胎政策,不动产登记,IPO制度设计等等。后续预计会有更多的政策细则出台。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对不同板块影响差别明显。建立不动产记体系首次从设想成为现实,对地产板块有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国安委的设立以及单独二胎政策出台,则对军工以及婴幼品市场有明显提振。本周随着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设立,预计军工题材会继续活跃。(金融投资报)
资金面仍紧张 暂可高抛低吸
本周一A股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综指跌0.47%至2186.12点,深综指跌0.05%至1052.19点,成交缩窄。从盘面看,军工、铁路交通、天津、舟山等板块涨幅领先,而银行股、“两桶油”等权重股走势不佳。
南、北车等铁路股走势不错,这可能和上周公布的10月汇丰PMI指数初值不如预期相关。经过周末研究后,部分投资者臆测经济增速回落会增加管理层进行微刺激的可能性。从以往经验看,调控一旦稍有松动,通常铁路项目会得到优先考虑。
自贸区板块此消彼长,受利好刺激的相关地域越来越广,但市场买力会因此分散,所以投资者对此类个股反而应降低预期,不妨参照上海自贸区板块的涨幅,预期可在此基础上打较大折扣。
中石化股价大跌近4%,这对股指颇有压力。中石化下跌属意外事故,和股市运行的基本面没太多关联,投资者可漠视该股影响。军工板块大涨,这应和我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相关,不过市场如此反应或有过激之嫌,这完全是我国宣示主权的正当之举。军工股常因各类消息出现脉冲式上涨,持续性可能不佳,投资者应注意把握好炒作节奏。
江苏宏宝跌停,原因是参与重组的有关方面涉嫌违法被稽查立案。投资者不能孤立看待此事,可以看成监管部门加强信披和监管的信号,也可以看成管理层为中长远推注册制作准备。基于这样的考虑,近期投资者应仔细梳理手中持股,特别是要当心各类题材股,以免意外踩上地雷。
三中全会文件已经明言我国股市将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今后管理层往这个方向努力几乎是必然之举。笔者认为,注册制这一目标必然会使我国A股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股市各参与方有个长期洗牌过程,投资者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资金面虽然仍较紧,但未趋于更严酷,市场资金成本呈现高位震荡并略微走低态势。随着月末临近,资金面情况可能还有些变数,投资者可密切关注周一央行于公开市场动向。
一般而言,假如周一央行手稍紧,则未来几天股指还可能下探些,但这有可能构成短期介入机会,因只需挺过月末几天,下月初资金环境一般会明显好转,这种情况下股指至少容易出现阶段性机会,投资者可越跌越买。
假如周一央行延续上周松动举措,投资者则可持股观望,因月末放多了,下月初央行反有可能回抽资金,这种情况下股指波动率反可能会被人为地熨平。
总而言之,如果投资者相信股市波幅有限,就应逆着消息操作,否则很易高买低卖;如果投资者相信有长线机会,这种情况下才可顺着消息去操作,不能过多计较股价高低。
笔者认为目前不会出现大行情,因A股历史上只出现过没业绩支撑的大牛市,但未出现过资金相对紧张下的大牛市,而且一次也没出现过。
金相投资:股指高位调整空间有限 短期市场面临方向选择
周一大盘总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早盘受中国石化输油管爆炸事件影响,拖累股指低开,但是由于题材股表现活跃,尤其是军工航天板块表现较好,带动大盘震荡上涨。但是之后随着银行、券商等权重板块反弹无力,股指受其拖累开始回落。最终收出一根长上影线,而成交量也同比也有所减小。
近期虽然股指始终保持在2200点附近震荡调整,但是很多题材个股仍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如近期表现活跃的天津自贸区、生态农业以及军工航天等概念。当然我们在盘中发现,随着三中全会结束之后,政策方面只要透露出一点消息,相关的板块个股就会闻风上涨,所以短周期来看,仍然继续以关注有政策预期板块个股的机会。
但是对于未来牛市行情的走势还是需要有主流板块出来担任的,虽然近期题材股表现活跃,可以是他们完全不足以带动大盘走出一波上涨走势,所以在未来的行情当中仍然是需要有权重板块或者是主流板块来带动整体的市场走出一个上涨的走势。但是就目前的走势我们发现,银行、券商等板块在经过前两天的拉升之后近期一直处于调整的状态,权重不肯拉升那么指数就难以有起色,当然权重也不仅仅就这两个板块,还有地产、钢铁、有色、煤炭等蓝筹,但是这些权重板块有谁才能三中全会之后,最直接受益于政策消息的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就目前银行、券商板块的表现来看还是不错的,虽然涨幅不大,但是对于这方面的预期要明显强于其他权重板块,后市我们可以重点挖掘一下相关板块个股的机会,一旦有政策性文件出台,他们有望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带动大盘上涨。
而对于近期大盘的走势,股指始终保持在2200点附近震荡调整,始终摆脱中轴的压力,随着下方均线的不断上移,后期指数调整的空间也明显缩小,随之而来的就要面临指数的方向选择。三中全会已经结束,它给市场透露出来的信息让很多投资者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有很多外围市场的资金流入国内市场,而现在市场缺少的是信心,缺少对接下来工作的政策性文件。那么再次之前大盘很有可能仍将继续保持震荡上扬的走势为主。
金证顾问:中短期均线缓慢上移 短期2200点压力突破可期
大盘昨日收出一根带有长上影线的倒垂线,距离下方年线支撑已经近在咫尺。而在年线下方,60日均线以及10日均线正缓缓上移。如果从均线系统的角度看,毫无疑问,目前在年线附近有众多均线共同支撑股指,加上大盘围绕2200点整数关口持续震荡盘整时一直维持着相对缩量的走势格局,因此后市难以形成深度杀跌行情。消化2200点整数关口的压力后,重新形成上攻态势依旧值得期待。
山东神光:2170点支撑很重要 短期不宜继续杀跌
从技术面来看,周一沪深股指双双以低开、长上影线的缩量小阳十字星报收,长长的上影线显示上方阻力较重,不过对本周行情,神光仍维持相对乐观的思路,原因如下:一是目前沪深股指分别面临年线和半年线的强支撑,从突破的时间来看,该支撑当为有效支撑;二是前期两市股指收出了渐大三连阳的走势,明显有增量资金进场,近期股指虽然横盘震荡,但是跌幅不深,仍维持相对强势;三是上周五沪指创出了近期反弹新高,一般来讲,本周仍有新高可期。在新高未创之前,可相对乐观。从时间周期来看,本周是11月的最后一周,每个交易日都对应震荡和转折的机会,比如周二(11月26日)是测量周期的重要转折日,还是2012年12月4日局部低点1949点建国底以来第233个交易日,走势较为关键。从周一的盘中表现来看,周二如继续调整,则周三见低点后下半周反弹;反之,如周二反弹,周三则有可能见短线小高点后回落。目前我们略倾向于后者。结合神光启明星证券服务专家系统来看,周一沪指虽然继续下跌,但仍站在生命线(2182点)之上,维持相对强势。未来3个交易日的生命线依次位于2211、2172、2169点,虽然周二的2211点是近期的一个次高点所在,但是周四的2169点是未来的低点所在,不排除提前两个交易日在2170点附近获支撑企稳的可能,短线不宜继续杀跌。
下降通道上轨仍需震荡整固
今天两市继续震荡整理,量能萎缩,家用电器、电子和交通运输等板块领涨,交运设备、采掘和信息服务等板块领跌,舟山、智能穿戴和油气改革等概念活跃。改革预期难证伪,但短期负面消息需要消化,下降通道上轨附近仍需震荡整固,量能有待放大。(申银万国)
大盘调整压力继续存在 窄幅震荡格局持续
周一大盘价跌量缩,年线对大盘形成支撑,但5日均线盘中反复争夺后,仍处于继续失守,大盘K线组合的技术形态显示,大盘仍有继续调整压力,多空双方继续围绕年线反复争夺,并将考验60日均线支撑,目前大盘已围绕2200点整数关口横盘运行5个交易日,谨慎盘久必跌;分时图技术指标显示,多数分时图技术指标高位运行,短线调整压力继续存在,2160点附近有前期平台支撑。综合技术分析,短线大盘调整压力继续存在,大盘将在5日均线与60日均线间,围绕着年线震荡整理。 (今日投资)
2200点压力依然重重 短期向上突破难度大
从技术角度看,大盘目前处于年线、2200点整数关口、筹码密集区等多重重要支撑压力密集区,向上突破具备一定难度,因此短线或继续维持震荡走势。当然,期间结构性机会还将继续。随着改革的推进和落实,细化政策正在不断出台,改革行情也将继续深入。具体品种方面,军工和国企改革成为阶段性龙头,生态农业、“炒地图”相继活跃。后市热点的轮动和崛起将密切追随最新的政策动向,具备高送转预期的品种也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