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企改革突进 把握三类机会

2017-08-22 07:07:44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林隆鹏 周津宇

  年初至今,A股市场呈现3大鲜明特征:横盘震荡、龙马行情和周期消费风格切换。在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造成市场波动的不是“风动”或“幡动”,而是“心动”,是风险偏好和市场情绪的变化。受经济悲观论催化、监管趋严影响,投资者更看重短期内看得见摸得着的业绩,就开始在业绩确定性高的消费股和盈利改善的周期股两个投资主线上抱团取暖,同时更认为今年在监管重压下是主题投资的小年。

  实质上我们看到今年以来的行情,主题投资的风向标已经发生变化,更多体现为与行业的共振,产业逻辑强化、单日爆发力收窄,且主题的持续期拉长。近期,创业板指反弹近10%,市场广谱上涨,尽管我们认为全线飘红的背后并非是风格切换,但配置力量却在更广泛的空间上扩散,题材投资开始接力。当下,主题投资机会的窗口期已至,投资者应积极布局主题机会。

  上周三晚间中国重工推出债转股方案、中国联通则公告混改相关方案,发改委近日表示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目前正在按程序报批。周五,央企改革尤其是混改概念股走强,都表明央企改革预期和行情都在升温,国企改革将有望作为十九大前最确定的投资主题,获得市场资金的持续关注。

  对于国企改革主题而言,投资者的普遍反映是很难参与,尤其是央企混改,很难从中赚到钱,无从下手。我们通过国有企业现状的数据分析,未来改革的重点领域将主要集中在:通信、机械设备、采掘、化工、钢铁、公用事业、国防军工等行业;通过对改革路径演变的纵向梳理,国改的方式将围绕央企改革和混改展开,进而衍生出三类投资机会。

  第一类投资机会,央企重组。回顾过去,央企重组有三大脉络: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过剩产能重组、横向整合做大做强走出去、纵向整合提升经营效率。考虑到2017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持续加码、国企降杠杆被重点强调,我们认为以“去产能”为导向的央企重组是下半年的主流方向。当下,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正形成合力,国企、民营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总产回报率不断下降的现状正在改变。经济稳中求进的基调下,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渐显现,率先超额完成了去钢铁、去煤炭的产能任务,短期内环保督查为手段的供给侧改革,固然效果立竿见影,但要真正拥有控制产能扩张的长效机制,周期行业的央企重组就是一个治本的良方。资产回报率低、资产负债率高企等问题较为严重的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将是后续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

  第二类投资机会,混改。混改是增加国企效率最直接的方式,是本轮国企改革的核心所在:(1)非公入股国企(进入垄断行业)发挥鲶鱼效应;(2)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一切以业绩为导向;(3)引入社会资本,增厚分母端,良性降杠杆;(4)国企瘦身,加快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2017被誉为“混改”的“突破年”,大混改时代有望借势展开,混改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国企负债率,还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抑制国企负债冲动。混改作为国企改革核心内容,顶层设计、配套法规已经就绪,试点、改制等工作稳步推进,混改已经具备全面展开的条件。受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报批催化,可持续关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领域混改大时代的开启。

  第三类投资机会,地方国改。年初地方两会上,尽管各省普遍将深化国企改革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但我们认为,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企改革领头羊,7月11日上海浦东科投MBO,堪称二次混改,上海不仅在股权开放上,让渡了绝对控股权,更通过管理层收购,实现了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国资退出。同日,上海国方“母基金”挂牌,标志着上海从“管资产”到“管资本”更进一步。不论从规模、效益上,还是改革推进进程上,作为排头兵的上海,投资者需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