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最新动向揭示 周四挖掘10只黑马股
碧水源:订单加速积累,三季度业绩高增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徐曼 日期:2016-11-02
事件:10月27日公司披露2016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8亿元,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67%和69.88%;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5亿元,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49%和73.69%。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无碍公司业绩高增趋势: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8.32%,较上年同期下降8.4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业务毛利率相对偏低,且收入权重较大。我们预期公司市政工程项目后期膜设备和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的导入有望提高公司全年毛利率水平,且公司下半年拿单速度明显加快,公司未来业绩高增趋势不变。
水处理龙头地位稳固,PPP项目竞争力强: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张,在已有的北京、云南、江苏、内蒙古、湖北、湖南、新疆、山东、广东、山西、吉林、贵州、天津、陕西、河南、辽宁、福建等市场基础上,2016年成功进入西藏,打开中国西南水务市场又一省份大门,推动公司膜技术进入新的区域水务市场,公司在膜行业具有绝对的技术和市场份额优势。同时公司业务向水生态治理与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拓展,上半年获得并部分完成了天津宝坻与河南汝洲等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在近期PPP政策不断利好的趋势下,公司有望发挥水处理龙头优势,加快拿单速度并推动项目如期落地。
在手订单充足,业绩增长可持续:2016年以来,全国PPP项目落地率逐步上升,市政工程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项目占比位列一二。作为PPP模式先行者,公司已组建超过30家PPP项目公司。下半年公司拿单速度明显加快,第三季度新增工程类订单87项,金额合计87.4亿元,特许经营类订单32项,金额合计117.66亿元,单季新增投资金额较2016年上半年增加120.87%。三、四季度是公司拿单高峰时期,公司下半年打单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整体订单充足,业绩增长可持续。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6年至2018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6、0.92和1.17元,我们给予公司增持一B建议,6个月目标价为20.62元,相当于2017年22.4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不达预期
安科生物:主营持续高增长,多方位布局精准医疗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华安证券研究所 日期:2016-11-02
生物制品为主,中化药为辅多方位布局。
公司主营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干扰素和活血止痛膏,近年来,坚持以生物药为主,化药、中成药为两翼,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收购,现主要业务已经覆盖生物药、中药、化药、多肽原料药、法医检测、免疫治疗等多个领域。
业绩持续高增长。
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25.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9.81%。公司上市7年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复合增速,2009-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22.22%,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47%。
积极布局肿瘤精准医疗,打造从检测到治疗的服务链条。
公司通过参股和技术转让等方式,现已布局CAR-T、PD-1、溶瘤病毒三大肿瘤前沿疗法,其中博生吉的CAR-T免疫治疗和希元生物的溶瘤病毒技术均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另外,公司通过收购中德美联进入法医检测领域,公司将结合自身在生物药领域(包括单抗)的优势,与精准医疗方向的布局相结合,未来有望打造肿瘤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全链条服务。
盈利预测与评级。
公司未来会以“生物制药+精准医疗”为战略目标,中药和化药为补充,预计主打产品生长激素仍将继续高速增长,同时公司将积极利用生物药领域优势,围绕肿瘤领域持续布局精准医疗。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6年、2017年、2018年EPS分别为0.34元、0.46元、0.5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74倍、55倍、44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技术研发风险;并购整合低于预期风险。
世茂股份:商业禀赋得到逐步释放,继续深化保险地产模式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胜 日期:2016-11-02
受院线业务影响收入下滑,项目处置产生的投资收益提升业绩,报告期内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9.7亿元,同比减少15.4%,符合预期,收入下滑主要是因为15年底公司处置了大部分院线业务,本期合并报表中院线收入大幅减少。163Q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49.82%。收入下滑的同时归母净利润大增主要是因为出售项目公司股权(旗下持有北京世茂工三、北京世茂大厦)带来的大约11亿的投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27.9%,比15年同期减少了4.5个百分点,当前公司住宅地产在结算收入中的占比处于高位,受项目结算结构影响导致本期住宅地产毛利走低,因此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有所下滑,未来随着公司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逐渐走向均衡,在商业地产高毛利的推动下,公司毛利率有望走高恢复至前期水平。
报告期内销售面积有所下降,销售额与15年同期持平,未来公司在商业地产的禀赋将逐步释放。163Q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面积69万平米(15年同期为99万平米),其中还包括北京世贸大厦的7.78万平米,合同销售额123亿元,与15年同期持平,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49%和73%。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收购集团内优质商业资产,既解决了同业竞争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商业地产禀赋。在对北京世茂工三和北京世茂大厦变现之后,公司目前持有完工的投资性物业92万平米,在建的持有型物业约有100万平米,地处核心位置,未来将贡献稳定的租金收入。公司目前在建+储备面积近900万平米,确保未来几年销售的持续性。
筹建寿险公司得到监管层批准,,保险地产模式进一步深化,认购私募股权基金丰富公司收入结构。16年9月份公司收到监管层通知,同意以大股东身份筹建汇邦人寿保险股份,前期公司以主要股东身份发起设立了新沃财险,公司在保险行业的布局进一步得到强化,保险资金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和公司的地产主业有着很强的协同性,未来公司在保险地产模式上有望持续深耕。公司于近期认购了私募基金30%的有限份额,基金主要投资消费品行业相关的非上市股权,此举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拓展多元化发展路径,丰富公司收入结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国内商业地产龙头,项目分布合理,地理区位佳,同时公司成立保险公司,走“保险+地产”之路,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盈利预测,预计16-18年营业收入:159.5/192.4/213.4亿元,对应增速为6.1%/20.6%/10.9%,预计16-18年归母净利润:22.7/22.7/24.4亿元,同比增长:11.0%/0.0%/7.6%,预计16-18年EPS:0.85/0.85/0.91元,当前股价7.52元,对应16-18年PE:8.85X/8.85X/8.26X,维持增持评级。
梦洁股份:短期业绩继续承压,互联网+CPSD战略稳步推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婕 日期:2016-11-02
1-9月收入降5.11%、净利降7.64%,Q3单季净利降幅较大
16年1~9月公司实现收入8.37亿元,同比下降5.11%;归母净利润5690万元,同比降7.64%,EPS0.08元。净利降幅大于收入主要由于费用率升;扣非净利5248万元,同比降10.92%,降幅大于净利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增加。
16Q3单季收入增2.41%,净利降80.86%。分季度看,15Q1-16Q2收入分别-17.74%、-14.73%、+4.45%、+9.35%、+2.05%、-16.93%,净利分别+13.00%、-2.38%、+28.27%、+3.27%、+1.81%、-4.23%。16Q3收入恢复正增长,但净利出现大幅下降,主要为毛利率下降同时财务费用由去年同期的-79万元同比增至143万元、资产减值损失由-196万元增至240万元所致。
毛利率、费用率同增,存货压力仍较大
毛利率:16年1~9月毛利率增1.77CT至48.94%。15Q1-16Q3毛利率分别为48.06%(+3.31PCT)、46.47%(+5.35PCT)、47.20%(-1.26PCT)、48.65%(+0.78PCT)、48.73%(+0.66PCT)、55.72%(+9.25PCT)、42.55%(-4.65PCT)。16Q1、Q2毛利率同比上升主要为加盟业务下滑较大背景下直营占比提升以及成本控制(加强从原材料端采购)显效;Q3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化、毛利率较低的夏季凉品占比较高、同时原材料成本有所上升。
费用率:16年1~9月期间费用率增2.81PCT至40.35%。其中销售费用率增2.61PCT至33.52%,主要为开店等业务拓展增加相应费用;管理费用率降0.27PCT至6.55%;财务费用率增0.47PCT至0.28%,主要为相应利息净收入减少所致。16Q3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为33.17%(-1.69PCT)、6.81%(-1.54PCT)、0.49%(+0.77PCT)。
其他财务指标:1)三季度末存货较年初增35.68%至6.19亿元,存货/收入为73.90%,存货周转率为0.80,相比去年同期0.94有所下降。存货增加主要为公司扩充家居品类、增加家居用品采购,加强原材料端采购、材料储备增加以及公司60周年活动提前备货所致。2)应收账款较年初降9.26%至3.58亿元,主要为公司对加盟商回款加强。3)资产减值损失同比降14.72%至261万元,其中Q3资产减值损失有所增加、较去年同期-196万元增至240万元。4)营业外收入同比增43.66%至537万元。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7亿元,较去年同期-1.19亿元相比净支出有所扩大。
互联网+CPSD战略稳步推进,围绕消费者需求进行周边多点布局、提升粘性
公司立足家纺主业,目前已拥有主品牌梦洁、高端品牌寐、儿童品牌梦洁宝贝、平实美学、觅等涵盖不同风格与定位的家纺品牌;同时公司积极将主业延伸向家居服务方面,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打造高品质的健康家居服务体系,分别设立“大管家”、“寐管家”2家子公司布局家居服务、合作和而泰开发智能卧室系列产品、设立梦洁智能卧室实验室和互联网并购基金、参股婚礼堂、梦金所等。另外,公司于2016年3月设立“本舍商贸有限公司”,整合国内外资源打造时尚快消的一站式家居生活体验平台,目前已经开设十几家生活家居馆、收入规模较小。
2016.9.26公司公告拟以现金1.60亿元收购福建大方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大方睡眠于2010年1月成立后一直从事记忆绵、记忆绵床垫、记忆绵枕头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研发实力较强、是国内少数拥有MDI软发泡技术并大规模生产运用于记忆绵家居用品的企业,销售收入中占比较大的主要为出口OEM/ODM。收购大方睡眠进一步推进公司互联网+CPSD战略、有利于公司打造极致产品、提升消费者粘性;同时原股东承诺大方睡眠2016、2017年经审计净利润较2015年分别增长30%、69%至4128.63万元、5367.22万元,预计于11月并表、将增厚公司业绩。
Q4预计收入好转,净利端受到投入增加以及大方睡眠并表双重影响
公司预计2016年净利增长-10~10%,主要由于市场与品牌推广和服务体系升级促16Q4收入增加同时增加相应费用支出,此外,公司收购福建大方睡眠科技并表后有望增厚业绩。
我们认为:1)主业方面,在家纺主业终端零售低迷、传统渠道拓展受阻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围绕消费者家居生活体验进行多点布局,目前已经将业务延伸至家居服务(2家家居服务子公司)、婚庆服务(参股婚礼堂)、家居品类(本舍商贸子公司)、功能性极致单品(合作智能家居企业、收购大方睡眠)等,预计随着未来公司CPSD战略顺利拓展、前期多点布局将进一步覆盖消费者多个场景下的需求、加强消费者与公司的联系、强化公司整体竞争力;2)短期来看,Q4为传统旺季、叠加今年公司60周年有望加强促销活动、提振四季度销售、拉动全年业绩增长;同时,公司参股梦金所、控股大方睡眠预计将对业绩形成贡献;3)资本运作方面,公司调整定增拟以7.29元/股募集11.14亿元投资智能工厂建设及O2O营销平台等项目、目前仍需获得证监会通过;另外,公司16年3月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行权价7.13元,行权条件为净利较15年增速不低于10%。4)家居战略转型推进、预计仍存并购预期。
公司基于家纺主业已取得一定行业地位优势,看好未来公司在消费者家居生活体验基础上的业务延伸,随着消费者对于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追求不断提升,公司扩大业务覆盖面、拓展相关家居服务与功能性极致单品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粘性,从而实现市场份额提升与业绩规模的扩大。假设大方睡眠51%股权于11月开始并表,考虑到公司短期对家居服务等新业务拓展投入较大、侵蚀利润,略下调16-18年EPS为0.25、0.28、0.3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疲软、定增进展不及预期、家居服务等新业务推进不及预期。
安控科技公司动态点评:业绩大幅提升,油气服务及智慧产业快速成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曲小溪 日期:2016-11-02
我们预测公司2016-2018年对应的EPS分别是0.18元、0.22元和0.26元,对应PE分别为57倍、47倍和41倍。公司在自动化、信息化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成为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布局的油气服务及智慧产业成长势头迅猛,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采用BT模式扩展业务,目前初见成效,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维持“推荐”评级。
业绩大幅提升,自动化业务增长系主因: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9%,实现归属母净利润854.1万元,同比增长31.83%。其中2016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34%,实现归母净利润1958.82万元,同比增长27.31%。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自动化业务收入稳定提升所致。公司陆续中标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大和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SCADA及通信系统项目、大宁-吉县区块2亿方滚动试采地面集输工程自动化建设项目,中标金额分别为100万元、448.97万元和346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相关新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发展油气服务及智慧产业,布局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目前可提供油气田地面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钻完井及压裂一体化、油田化学品、油气田水处理等油气田综合服务,油田服务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报告期内,新疆和山西钻完井及压裂一体化服务项目顺利完成,油气田化学品和油田环保业务正在积极开展。公司将继续纵向延伸油气服务能力,在整合先进技术和资源的基础上,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智慧产业业务增速明显,智慧城市(楼宇自控)、智慧粮库、智慧水务等新增项目不断落地,延伸了公司的业务服务范围并有效提高了服务能力。
BT模式拓展业务初见成效,投资项目发展良好: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杭州安控中标公司首个BT模式项目—“益阳市大通湖中心城区自来水厂建设工程项目”,中标金额1,922万元,为公司在自动化、油气和智慧产业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公司各参股子公司业务运行良好,其中杭州叙简科技正式挂牌新三板,杭州它人机器人的智能无人驾驶洗地车IScrubbot300荣获“2015-2016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风云榜”、“最具潜力的商用机器人”奖。
风险提示:石油行业投资速度及规模不及预期,智慧产业进展不及预期。
雪浪环境:烟气净化订单充裕,危废业务有序扩张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苏宝亮 日期:2016-11-02
事件
雪浪环境发布2016年三季报。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14.41%;实现归母净利润4050.71万元,同比增长11.9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771.08万元,同比去年同期大增37.28%。
评论
烟气净化龙头地位稳固,订单充足迎来业绩释放期:我国垃圾焚烧率对比发达国家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三五年行业高景气,下游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受益明显。16年执行的新标凸显公司技术核心优势,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和钢铁冶金烟气净化灰渣处理领域龙头地位十分稳固。公司当前烟气在手订单12.15亿元,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37.28%,四季度是关键的收入确认期,将加快利润释放,全年业绩有望实现大幅增长。公司投资的年产20套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系统项目已于2016年9月建成投产,未来显著增强公司的业绩弹性。
外延拓展危废业务,毛利率稳步上升:公司从2014年收购无锡工废起逐渐通过外延式投资策略纳入汇丰天佑、上海长盈、宜兴凌霞等危废处置公司,加上新设立的雪浪康威,在长三角形成了颇具优势的危废产业布局,目前危废处置能力超过10万吨/年。在期内公司获得四川中明环境公司、苏州吴中固废处理、德州环境保护固废综合处置中心(50吨/天、70吨/天、40吨/天)3个回转窑焚烧危废处理总承包项目。高毛利率的危废业务拉动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至34.50%,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定增缓解财务压力,加快扩张步伐:公司在从环保设备制造向环保项目运营领域的扩张过程中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拟非公开发行募集不超过4亿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目前已经就证监会意见反馈进行答复。定增将解除公司的后顾之忧,利于加快扩张步伐。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垃圾焚烧行业的高景气,公司在垃圾焚烧烟气净化领域的龙头优势,长三角危废处置的增长潜力。预计公司16/17年EPS为0.71/1.12元,公司业绩弹性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风险;新业务扩张风险;营改增政策减少公司利润风险。
比亚迪:前三季增速稳定,新业务未来可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王德安,余兵 日期:2016-11-02
公司发布三季报,3Q2016实现营业收入278.5亿元,同比增加64.7%,归母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下降6%,扣费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加361.3%;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0.1%至72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86.8%至36.6亿元,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609.8%达34.6亿元,EPS为1.38元,同比增加75.7%。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高:公司3Q2016的毛利率为21.5%,比3Q2015毛利率(18.3%)提升了3.2个百分点,毛利率提高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及传统燃油车结构改善。销售费用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达到3.8%,主要是广告费和售后服务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为8.7%,与上年基本持平。
新能源汽车保持良好势头,四季度有望继续增长:3Q共销售新能源汽车35006辆,包括14534辆纯电动乘用车,16641辆插电混动乘用车和3831辆纯电动大巴车。公司前三季销售新能源汽车8.2万辆,比去年同比增加114.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30133台(+361.8%),插电乘用车45179台(+53.8%),纯电动大巴7098台(+174.5%)。预计2016可获得1.5万台纯电动大巴订单,全年有望实现纯电动大巴1.2万台以上,实现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万台以上。总体看,公司新能源车销售全年呈逐季提升态势,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增长。
“云轨”发车,进军万亿市场:10月,比亚迪研发的跨座式单轨——“云轨”在深圳举行全球首发仪式,正式宣告进军万亿级轨道交通领域。“云轨”是比亚迪依托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又一次战略扩张。相比于地铁,云轨的造价低、建设周期短,编组灵活,不仅对大城市交通是有力的补充,而且也符合三、四线城市的需求,目前比亚迪已经与国开行签署600亿元单轨轨道交通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与多个城市初步达成协议,万亿级市场等待开发,未来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第四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会更加旺盛,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继续增长;SUV车型的热销将带动传统汽车业务增长。手机业务有望保持增长,太阳能业务可能承压。虽然2017年新能源车单车补贴的幅度有所下降,但是比亚迪凭借规模及其垂直产业链的优势,有望继续保持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产品不断丰富,新能源大巴的销量持续提高,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2016年的归母净利润在50~52亿人民币之间,给予公司业绩预测2016/2017/2018年的EPS为1.88/2.57/3.15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不达预期;2)电动大巴单价/毛利率下降。
华懋科技:业绩增速超预期,内外有利因素共振促高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林帆 日期:2016-11-02
投资要点
3Q单季收入增长43.0%,净利润增长94.1%,增幅超预期。公司1-9月累计实现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27.33%,实现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69.55%。其中3Q实现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42.95%,实现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94.1%,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受益于汽车行业3Q销量增长较快,公司配套的哈弗SUV、吉利SUV和长安SUV等车型产销量也屡创新高,涤纶替代锦纶降低原材料成本,日本高田气囊继续召回提升竞争对手奥托立夫、TRW-ZF、KSS和国内安全气囊供应商的订单量(公司主要配套客户是奥托立夫和国内气囊供应商)等。年底为传统汽车零部件订单交付旺季,我们预计4Q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是大概率亊件。
3Q16毛利率46.1%,净利率28.8%,同比均大幅提升。公司3Q16实现毛利率46.1%,同比提升7.0个百分点;实现净利率28.8%,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继续提升。主要原因:重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所得税率同比下降10%,大大降低公司所得税费;车型热销带来的订单较大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并接近100%。
低估值小市值的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持续。日本高田气囊大规模召回亊件负面影响的时间会比较久远,消费者对安全需求的提高增加单车气囊配置数量,公司目前已配套车型销量良好,涤纶替代锦纶的工艺持续推进,较高的技术门槛提供强有力的“护城河”。这些有利因素均将有力的保证公司未来业绩持续保持高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2016年至2018年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1.20元、1.63元 和2.13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8%、19.4% 和20.3%,维持买入-A建议,上调6个月目标价至49.00元,相当于2017年30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汽车销量增长乏力
美的集团:营收端改善显著,业绩表现超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春,管泉森 日期:2016-11-02
事件描述
美的集团披露16年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3.78亿,同比增长4.49%,其中三季度实现388.56亿,同比增长34.61%;实现营业利润152.75亿,同比增长16.69%,其中三季度实现38.97亿,同比增长35.12%;实现归属净利润128.08亿,同比增长16.31%,其中三季度实现33.12亿,同比增长23.20%;实现EPS2.00元,其中三季度实现0.51元。
事件评论
东芝并表拉升营收增速,空调业务明显改善: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表现抢眼,一方面由于东芝家电80.1%股权转让完成,三季度贡献38.73亿元营收增量;若剔除东芝并表影响,公司单季度营收增速为21.19%;另一方面,考虑到空调渠道去库存逐步完成、旺季高温天气拉动终端需求、去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三季度空调业务明显改善,冰箱、洗衣机及小家电等业务则均维持稳健增长;后续随着空调业务弹性持续显现,在东芝家电并表带动下,预计公司营收增速环比持续提升可期。
毛利率同比持续改善,业绩表现超预期: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2.49pct至25.46%,基于较好的行业竞争格局及产品结构升级,公司毛利率持续处于上行通道;但在销售费用大幅提升、政府补助明显减少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拖累下,三季度公司归属净利率小幅下滑0.79pct至8.52%;整体而言,虽然三季度盈利能力小幅下滑,但在营收快速增长带动下,当期业绩表现仍略超预期;后续考虑到东芝盈利能力有望随着协同效应显现持续改善,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运营效率持续提升,收购事项稳步推进:公司公告拟注册发行100亿短期融资券及200亿中期票据,进一步增厚资金储备;且在公司全面推进T+3客户订单制新型产销模式大背景下,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各项风险指标及效率指标也有明显改善,预收款项同比持续增长;此外,公司要约收购库卡的相关审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收购落地后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将迈上新台阶,第二产业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增量。
维持“买入”评级:在东芝并表效应及空调业务反弹带动下公司三季度营收增速明显改善,并带动业绩超预期增长;考虑到空调渠道去库存已步入尾声,公司收入端弹性将持续显现,基本面拐点向上趋势明确;后续随着对东芝家电业务持续整合以及库卡集团要约收购完成,公司长期发展值得期待,预计公司16、17年EPS分别为2.35、2.75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11.41、9.7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中国医药:业绩超预期,资产注入值得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国广 日期:2016-11-02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85.4亿元(+28%)、归母净利润7.5亿元(+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4亿元(+48%);2016Q3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31%)、归母净利润2.4亿元(+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亿元(+80%)。
医药工业和商业表现靓丽,利润增速超预期。从财务数据来看,三季报收入和利润增速均大幅度提升,收入和扣非后利润增速分别达到28%和48%,超出市场预期。从收入端来看,主要是因为收入占比接近66%的医药商业同比增长46%达到121.7亿元,带动公司整体收入高增长。其中商业调拨同比增长113%达到53.8亿元,主要是因为收购标的及新设立的商业公司带来了增量。从毛利率来看,综合毛利率下降0.67pp,这主要是因为低毛利率的医药商业占比提高,实际上各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均有所提升。其中医药工业毛利率同比提升2.69pp至42%,主要是原料药毛利率提升5.59pp;医药商业的纯销和调拨业务也分别提升了1.16pp和0.89pp。期间费率同比下降1.06pp,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均有所下降,内部管理和经营效率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净利率同比提升0.64pp至4.69%。
定增完成助力主业发展,优质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公司定增已经完成,募集资金超过7亿,为公司提供了充沛的现金流,为后续大力拓展公司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控股股东承诺两年内将众多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充分发挥通用技术集团旗下唯一医药上市公司平台的作用。其中血制品企业上海新兴有望为公司贡献较大的业绩,上海新兴目前拥有湖南怀化和江西余干2个浆站,年采浆量约为70吨,拥有白蛋白、静丙、纤原等10个品种,产品数量仅次于华兰生物和上海莱士,随着采浆量扩张有望迅速释放业绩。最高零售价限制取消后,血制品提价明显,行业内白蛋白和静丙平均提价10%,纤原提价幅度超过100%,且持续提价空间巨大,随着业绩逐步释放,上海新兴将迎来高速成长,注入上市公司后有望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非公开发行摊薄的影响,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0.76元、1.01元、1.19元,对应PE分别为27倍、20倍、17倍,考虑到公司主业稳健增长,优质资产注入预期强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资产注入进度或业绩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