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刺激市场莫让“股民”变“赌民”

2015-04-07 09:15:30 来源:融汇金融 作者:肖玉航

  更多内容请看“股市直播室” 

  资深市场研究人士/财经评论员 肖玉航
  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去年三季度以来,管理层刺激资本市场的政策可谓频繁。随着各项政策刺激及多种信号的影响下,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的局面,而从其本身变化来看,这种上涨更大程度上具有一个外力影响的轨迹。在机构渲染股权暴富、新股首日44%上涨之后秒停、泡沫股大涨的背景下,股民变的异常赌性十足,但这种危险的累积或将冲击未来社会体系。
  股民的严格定义应是:倾力投资国内股票市场,希望通过股票交易些许赢利以养家糊口,但不得不或长或短地担任股东,在交易大厅中曾经汗流浃背,曾经瑟瑟发抖,被社会另眼视为赌徒,被大股东视为小猪,且屡受绝望煎熬,无力自救,只能寄希望于政府那样的一个弱势人群。目前广场大妈、失业学生、政府职员、出租司机等蜂拥而入,一些学生还借钱进入挂牌市场的股票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股票市场的赌面,以往来看,股民并不是所有股份制度条件下的所有股东,也不是概指股票市场的所有参与者。甚至也不包括那些星们、腕们、总们、董们有许多闲钱没处放,拿出一些散碎银子扔到股市上,任其随波逐流票友们,但随着刺激面与泡沫股的炒作,股民的定义或已延伸,股票赌的投资者或更为广泛。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在2001年称中国股市很像一个赌场。13年后的2014年底,其再次担心指出,受某些舆论的渲染,以及在所谓“牛市”的感染下,可能会形成一种羊群效应,吸引更多的散户参与进去,但最终“不能避免过去我们中国股市存在的大起大落的状态”,并造成更多的悲剧。
  从目前股市运作的情况来看,笔者观察到资本市场赌性特征更加明显,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其体量更大,不仅包括中小投资者,一些上市公司、基金、证券机构的轨迹路径表明,这种赌性特征更加明显,可能带来的市场伤害也更为严重。
  近期,股票市场围绕各种概念出现不分质地,数百倍市盈率甚至亏损类股票的连升,而在市场机制缺陷的背景下,一些股票上市就是远离发行价的44%的秒停、板停与连停,更有甚者,业绩平平,但赌性发威的上市公司更是参与到这场所谓的“杠杆牛”中的豪赌之中,持仓机构的内外勾结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著名媒体评论人水皮先生近期指出的某家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赌性十足的例子,这家公司不仅大赌,更有机构配合式的进行,真可谓赌徒心理与市场心理的迎合,赌政策、赌股价、赌法律等。水皮先生指出:“这家贵阳的上市公司居然连夜发出了44份公告。在水皮看来,这哪里是公告,这完全就是炸弹的组合。什么炸弹?第一个炸弹就是高送配,10送20;第二个炸弹就是定增10个亿,定增不稀奇,稀奇的是定增价158.36元,有零有整,弄得跟真的似的,定增的对象既有大股东,也有私募基金;第三个炸弹就是限售股解禁,解禁的规模8000万股,马上就可以卖的是2759万股,而此前这个股票的流通股只有2680万股,虽然表面上看,流通股规模翻倍不是好事,但是对于天量涨停的股票而言就未必能有什么威胁,不过就是2600万股的盘子,也就是秒杀的时间而已。” 朦胧利好,推高股价,股票解禁,高位套现,定增接回,这样的路径安排明显体现出一个完整的利益链,而其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机构成为赌盘的设计者,但实际上这家公司的业绩不断下落,赌定增、高位设局出仓这不明显是一个赌场的特色吗?二级从K线图上看,定增项目概念的医药领域概念使得其走势强劲,最在机构炒作的背景下,其市盈率奔向1000倍。
  实际上类似上述公司的赌性特征在市场非常之广,笔者观察到目前A股市场由于缺少退市机制的严格执行,一些本应退市或股价跌至分值的公司,却能在各种概念、重组、定增改名等设局中一飞冲天。比如我们看到目前A股市场中一些业绩亏损、净资产为负且连续多年不分红,经营业绩依然惨淡的公司,在相关上市公司拿出概念定增,机构设局的背景中,股价赌性大发,连续奔向历史高点而去。
  目前深沪股票市场的日成交量突破万亿,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加杠杆的功劳,一些机构与个人不断的进行杠杆式的炒作相关股票,如果不分质地的进行大范围的股从推升,实际上很容易进入杠杆局的赌盘中,最终的结局是两败俱伤,一个是投资亏损,另一个是操纵股价、内幕交易违法没收处罚。实际上,中国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更加相信资金市,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回报重视极差,这种赌博式的投资股票市场,最终的结局往往可能带来较大的市场伤害。
  近期,中国股票市场的开户者出现大增现象,而这些新入市或多账户的开设,某种程度上很容易在市场刺激效应中,出现赌性十足的交易特征,“1000倍市盈率可以追”、“10000点不是梦”、“暴富投股权、股票”等不时出现在它们的喧染中。
  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监管路线来看,时松时紧的特征较为明显,这也是造成股票市场某个阶段赌性起伏的关键因素之一。监管与活跃市场配合,往往存在一个橡皮闸,真正的股市动态与常态监管很难达到,往往是由于政策需要或市场困境与好转时,没有坚守监管者的始终或放松,这是引起中国股票市场赌性不断出现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研究认为监管路线必须明确必始终坚持,因为股市它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就在于信息不对称,所以监管机关最主要的责任就是要改善一般投资者信息弱势这种状态,世界各国在股市监管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执行一个非常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来防止利用一般投资者的信息弱势来不正当的发财致富,甚至用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办法来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来取得自己的收益。对于违法违规的机构与上市公司行为,需要的是及时果断的进行严厉打击,使之付出高昂的代价,监管层应从内幕交易、股价操纵、欺诈发行(包括定增)等实施严密与及时的动态监管或法律处罚,大数据的运用已为其提供了平台,以此来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市场透明度,至使股票市场健康、稳健理性的发展。
  目前的资本市场赌性格外明显,无论是股民还是机构、上市公司等,实际上处在一个赌博心理的博弈状态之中,因为市场在定价与股票分红回报、市盈率规律、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与机构违法行为较明显的背景之中,这在许多股票与公告、年报及定增设计等领域已明显体现出来。目前杠杆资金运作背景下的市场,不仅新股留有首日上市缺陷的口子,同时许多上市公司的分红回报、配合式股价概念题材等因素显示赌性十足,这不仅挑战监管底线,同时也可能是政策监管层面某个时期的松懈或不作为导致。一些可能违法行为的公司由于机构持仓特别是社保持仓较重的,也可能是其监管不严的一个因素。
  中国资本市场经经历了较多的暴涨暴跌起伏,它伤害的不仅仅是股民,它对经济体系与社会体系冲击较为明显,目前信用卡消费的主力80、90后投资者不断的加入资本市场,其赌性心理相对为强,那么市场监管者如何强化机构与上市公司及时监管呢,如何创造一个公平的股票交易机制呢?这些是监管层急需考虑的,也是要对监管路线有一深思与改进的,并不是刺激,而是理性引导。
  目前创业板市盈率已接近100倍,主板新股不分质地的乱炒、定增内幕交易等违规这些风险已暴露无遗,股民作为市场交易者,实际上面临一个较大的品种风险危机,如何在刺激股市的政策背景中,防止“股民”变“赌民”的大面积出现,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当前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作者简介:资深市场研究人士,在国有企业、美资公司从事高级管理工作多年,并在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执业证券市场研究10年以上,多年来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发表财经、证券市场研究等近10000篇文章,具有国家证券执业一级资格证书,研究方向为市场经济与证券市场策略、公司研究,现任职融汇金融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