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梦率?市胆率?市傻率?牛市的那些新“估值指标”
缅怀
已经过时的估值指标
之前讲过,一只股票究竟是“便宜”还是“贵”,不能单看股价(否则巴菲特的公司21万多美金才买1股,还怎么活......),而是要看“估值指标”:
小贴士
常用的估值指标:
市盈率 (P/E Ratio)=股价(P)/每股盈利(earning per share)
市净率 (P/B Ratio) = 股价(P)/每股净资产(book value per share)
市销率 (P/S Ratio) = 股价(P)/每股销售收入(sales per share)
它们的逻辑都差不多,以市盈率为例,其基本含义是,投资人对每一块钱的税后盈余,愿意出多少钱来购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同公司间比较了,估值指标越低的股票,通常来说就越“便宜”。
但是......请允许我再强调一遍,但是......
现在是牛市啊!
在由散户和增量资金主导的牛市,这些“老皇历”就都失灵了。君不见,整个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已经98了。
98,到底有多高呢?
对市盈率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笔投资的“回本期”,98倍的市盈率,相当于你现在投资了创业板综指,需要98年才能收回投资。
近十几年来出现了四次股市大泡沫:89年的日本股市,00年美国科技股,以及00年和07年的A股。创业板现在的估值水平,已经把这些泡沫甩出了好几条街。以美国科技股泡沫为例,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2000年3月9日见顶,收于5046.86点,而当天纳指的市盈率只有约80倍。随后泡沫破裂,纳指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才重回5000点。
人生,有几个15年?
但是在牛市里,说这些也没人听......
没关系,财子给你们准备了一套三个,牛市专用的估值指标,巧的是英文简称都是P/D Ratio。在牛市的不同阶段,需要用不同的指标来帮助你进行投资决策:
1
市梦率
Price/Dream Ratio
=股价(P)/梦想中住房的面积(Dream House Size)
解读:最先嗅到牛市气息的往往是年轻人,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敢于也愿意尝试比如网上开户这种新鲜事物,更何况:
牛市来了,没房变有房,两房变三房,非学区房变学区房,多么美好的结局。因此,你的梦想越大,分母就越大,股市的估值也就越低,越应该果断买入。
2
市胆率
Price/Dama Ratio
= 股价(P)/大妈广场舞时长(Dama Square Dance Duration)
解读:“Dama”这个用法,据说源于《华尔街日报》,指的是那些爱便宜货、牢牢看住自家钱袋子,对黄金价格相当敏锐的中老年女性。相对年轻人,她们风险偏好略保守,因此她们入市是需要一些胆量的。
那为什么用广场舞来衡量呢?简单啊,跳舞的时间减少了,才有空研究股市嘛!所以当你家附近广场舞的时间明显减少,分母也就越来越小,股市的估值就会变得很高,这时候就应该警惕风险了!
3
市傻率
Price/Dummy Ratio
= 股价(P)/中登新开户数(Number of Dummies Who Open New Brokerage Accounts)
解读:牛市的末期,整个中国股市将会陷入一种癫狂的状态,股市接近最高点,或者已经开始进入下跌周期了,往往是最多人往里冲的时候。以07年的那波大牛市为例,举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07年3月,上证指数突破3000,开户人数由2月的127万暴增到404万,随后的4、5月,指数由3000一路狂飙到4300,新开户数相应分别为675万、791万;
07年6月,刚刚经历了著名的530暴跌,但是人们热情不减,当月开户数高达521万,而7月的探底回升人们却犹豫了,当月新开户数骤减到282万;
07年8月,一波暴涨带来了创纪录的892万的新开户数,之后的9月和10月,新开户数分别为726万和590万。
细心的人已注意到,两个月新开户数连续月减100万,但是“身在此山中”的疯狂股民们,有谁会觉得自己是接力跑的最后一棒呢?
到了牛市的末期,随着新开户数越多,“市傻率”分母越大,股民们反而觉得估值越低,都想着赚后面小白鼠的钱,最后全部被套牢。
Q
&
A
牛市要用P/D Ratio来估值,小伙伴们,你们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