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生物科技股全线狂飙 12股面临重大机遇
美生物科技板块风头正劲
在2013年实现不菲涨幅后,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在2014年开局延续强势上攻行情。今年以来,安硕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净值已累计上涨9%,标普500生物科技板块上涨4.12%,纳斯达克成分股涨幅榜的前十位中,有三只是生物科技股。
分析人士认为,生物科技板块表现强势主要受到新药获批及临床试验疗效佳等因素的推动。包括摩根大通、瑞银等机构均表示看好2014年生物科技板块的表现。
药物研发进展积极
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在2013年整体表现强势,安硕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净值累计上涨65.47%,远远好于同期标杆股指30%的涨幅,创下1999年以来最好表现,同时成为2013年美国市场上表现最好的ETF之一。
步入2014年,生物科技板块的强势仍在延续。年初至今,在标普500十大行业板块中,医疗保健板块以2.84%的涨幅位居第一,细分板块中的生物科技板块上涨4.12%,同样位居前茅,相比之下,同期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0.52%。上周生物科技板块表现更为抢眼,扣除中概股后,纳斯达克涨幅榜排名前十五的股票中,有七只属于生物科技行业。
分析人士认为,生物科技板块表现强势主要受到新药获批及临床试验疗效佳等因素的推动。在今年以来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成分股涨幅榜上,Intercept制药公司(ICPT)以329%的涨幅位居第二。该公司是一家专门开发治疗肝炎特效药的公司,公司于1月9日宣布其治疗肝病的药物临床试用结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此后其股价在两天之内上涨五倍。分析师认为,考虑到目前全球还没有很好的治疗肝炎特效药,一旦该公司药物成功研发,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
神经分泌生物科学(NBIX)公司以110.4%的涨幅位于涨幅榜第七位。这家生物制药公司在1月6日宣布其VMAT2抑制剂产品在减少迟发性运动障碍症状方面的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成果。随后该公司的股价于7日跳涨85%,此后持续稳步走高。
上周,Chelsea诊疗公司(CHTP)生产的一款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将可被用于治疗患者因为神经系统紊乱而导致的昏厥症。受此提振,该公司股价在15日暴涨超过90%,成为上周生物科技板块最大的亮点。此外,Sarepta医疗、细胞诊疗等公司股价也都因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积极而收到提振,股价涨幅均接近40%。
机构看好行业前景
目前,不少机构分析师表示看好2014年美股生物科技板块的前景。摩根大通生物科技分析师表示,受核心产品强劲需求的推动,生物科技板块在2013年表现强势,预计2014年行业基本面的支撑因素仍与此前相似,整体收入增长有望达到16%,好于过去两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此外多项关键研究成果有望公布以及稳定的监管环境等,也都令生物科技板块继续具有吸引力。
瑞银分析师也认为2014年生物科技板块会有不错表现,理由是行业基本面仍然强劲,大型药企领导品牌药物的发布将提振生物科技创新商业应用的信心,此外宏观环境倾向于追求风险回报和增长。
相比之下,高盛的预期较为谨慎。日前该行分析师将生物科技板块评级从“具有吸引力”下调至“中性”,表示尽管大多数生物科技公司估值合理,且基本面好于标普500整体,但不认为生物科技板块对大市的估值溢价会持续。在宏观环境改善的条件下,投资者可能会从生物科技板块转向其他板块。
细胞诊疗受关注
在生物科技板块中,细胞诊疗概念受到关注。近期与细胞诊疗概念相关的三家美股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强劲。过去一个月,Pluristem诊疗公司(PSTI)股价上涨36%,NeoStem(NBS)股价上涨11%,Athersys(ATHX)股价上涨87%。
上述三家公司均是主营细胞诊疗的临床生物技术公司。其中Pluristem主要利用胎盘细胞和专利3D生物反应器生产治疗细胞;NeoStem是一家兼具外包研发和制造业务、细胞疗法开发业务和干细胞储存业务的公司,其细胞疗法主要针对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自我免疫失调和组织再生;Athersys主要利用骨髓干细胞生产治疗细胞,针对炎症/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正在与辉瑞合作进行产品的临床试验。
细胞诊疗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疾病治疗新技术,指利用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的特性,采用生物工程方法获取或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后,使这些细胞具有增强免疫、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促进组织器官再生和机体康复等治疗功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疗法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更个性化等独特的优势。
据研究机构全球企业观察预计,2012年全球细胞诊疗市场规模为27亿美元,到2014年将达到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另一研究机构Visiongain的预期更乐观,预计单纯干细胞疗法一个领域在2011年市场规模已达到53.7亿美元,到2016年将达到88.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细胞疗法技术在全球范围的高速推广,相关公司将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瞩目。 (中国证券报)
新华医疗(600587):X射线机、消毒灭菌设备、清洗消毒机、手术器械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消毒灭菌设备研制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生产放射治疗设备品种最多的企业,主要产品有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感染控制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研发和制造基地。
科华生物(002022):半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生化仪
根据公司诊断仪器和试剂同步发展的战略,公司医疗仪器业务快速推进,“卓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基本形成系列,已有8款产品上市,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也顺应了新医改大量基层医疗机构仪器配置的趋势。诊断仪器业务快速增长,使仪器在公司整体业务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今年以来,诊断仪器需求在政策的支持下加快释放,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投入直接且迅速,在对医疗资源的重新分配中,各类医疗机构对基础诊疗设备的需求增大。受惠于此,公司主要仪器类产品均保持较快的增长。
东软股份(600718):医用影像设备
公司控股67%的沈阳东软,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CT、磁共振、数字X光机、彩超等全部四大高技术影像设备的企业。东软股份1997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医用全身CT,2000年4月成功研制出螺旋CT并先后获得ISO9001、欧洲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并先后5次填补国内同类产品空白,产品达7大门类近30个品种,开放式磁共振和CT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分居第一和第二位。数字医疗设备业务已经成为东软股份最主要的收益来源。
上实医药(600607):呼吸机、麻醉机、牙科治疗机
主要产品包括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呼吸机、麻醉机、牙科治疗机、手术床、血压计(表)、手术无影灯、人造牙等产品。
乐普医疗(300003):药物支架--高端医疗器械第一股
公司主要从事冠状动脉介入和先心病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管内药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先心病封堵器等。中央直属企业中船集团通过七二五所和中船投资合计持有公司上市后48.45%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药物支架及输送系统生产线改造、介入辅助器械的扩产和产品研发工程中心建设。
海南海药(000566):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
以所募集资金中的1.67亿元将用于增资控股人工耳蜗项目的生产企业上海力声特,有望成为中国医疗器械新星。上海力声特是海南海药(000566)的控股股东南方同正旗下的子公司。上海力声特的纳入麾下,实现了大股东资产的注入。而上述注资将用于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项目扩建,力声特预计2010年3月底前获得人工耳蜗生产许可,海药控股力声特,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同时也是A股唯一能分享人工耳蜗高速成长的投资标的。
中国医药(600056):
公司自2007年更名为“中国医药”后已转型为以医药流通和医药生产为主的公司,其中药品和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由2004年的43.0%上升为2008年中期的76.1%。公司控股的通用美康公司和美康百泰公司从事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流通,三洋公司从事医药的生产。公司医疗器械销售在转型升级战略思想指导下,扩大分销领域,市场份额加大,营业额大幅提升。
利德曼(300289):看好化学发光新领域的拓展 强烈推荐评级
中期业绩预告超出预期,扣除政府补助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的影响超预期更多。
公司公告中期业绩增长25%-45%,净利6150万-7134万,超出预期。其中政府补助对净利润影响69万,去年同期影响330万,扣除政府补助影响,增长32.5%-53.9%,大幅超出预期。分季度来看,今年2季度预计增长21%-52.3%,扣除政府补助影响(政府补助1季度影响净利3.06万,2季度预计影响66万),2季度同比增长32.8%-68%,中值为50%,增幅较大。
作为生化试剂行业子行业国内龙头企业,公司在诊断试剂领域拓展空间大,有长大潜力。诊断试剂行业成长路径类医疗器械,需要产品线的不断拓展和扩张,可以是自主研发也可以通过对外合作、并购等方式完成。公司目前贡献利润的仅生化试剂,未来在诊断还有免疫(化学发光)、血液学、分子诊断、微生物等等领域可拓展,可成长空间大。
化学发光试剂产品线将成为公司拓展的第一个领域,和英国IDS合作解决仪器瓶颈问题。公司目前共取得26个化学发光检测试剂产品证书,5个在申报。5月初公司公告和英国IDS合作,由公司在国内申报IDS的仪器、全权代理在国内销售;同时合作研发二代产品。IDS仪器为一款09年上市的成熟仪器,其中的化学发光模块经调试可与公司试剂相配套,解决仪器的问题,增加发光产品线拓展确定性。
投资建议:现有生化试剂带来业绩超过30%稳定快速增长、第一步拓展化学发光试剂产品线、未来进一步拓展诊断领域其他产品线,公司成长路线清晰。预计13-15年EPS0.88、1.15、1.51元,对应PE32、25、19倍,年底有望完成估值切换,给予6-12个月目标价40.25元,为中投医药下半年组合,提高评级至强烈推荐。中投证券
亚宝药业(600351):
生产及销售原料药、小容量注射剂、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茶剂、口服液、软膏剂、中药材、中药饮片、软胶囊剂、贴剂、生物制药、粉针剂、酊剂、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西药的研究与开发等。
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医疗机构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器械在地区和医疗机构之间分布很不均匀,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全国医疗机构15%的现有仪器和设备是70年代以前的产品,60%的设备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大量的设备需要新的购置和更新换代,将共同保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政府04年就计划投入200多个亿用于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期配套出台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详细介绍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建设标准、资金筹集和中央投资安排。据文件显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站)、村卫生室配置选择为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配置频率最高的就是X射线机、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消毒灭菌设备。由于是政府采购,又是配置中低端仪器,国产设备是此次角逐的主角,而上市公司中的万东医疗、新华医疗分别在中低端的X射线机和消毒灭菌设备领域是领军企业,市场份额都在50%以上,将是政府采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并涉及多个技术交叉领域,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一般是小批量、多品种经营,但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小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通常是大批量生产,但技术含量低,使得毛利率无法提升。
泰格医药(300347):中国本土领先的临床试验CRO企业
公司2012年获得默沙东1.5亿订单,目前有约1.3亿未执行订单将在2013-2015Q执行,从而助推公司2年高成长,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1.93元、2.73年、3.78元,同比增长52%,41%,37%。
投资建议
我们长期看好在全球制药巨头盈利下降的背景下,CRO行业未来的发展和向亚洲国家的转移趋势。公司作为中国本土领先的临床试验CRO企业将长期受益于这一趋势。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13年36倍,维持“增持”评级。(国金证券 李敬雷 黄挺)
三诺生物(300298):出口订单保持平稳,高增长态势将延续
近日,公司与海外客户古巴TISA公司(公司拉美地区的独家经销商)签订了《古巴市场OEM产品主合同》。合同约定TISA公司将向公司采购一批血糖测试仪及配套试条,用于古巴市场销售,合同总金额为4,768,493.60美元,约折合人民币2969万元。
投资要点:
公司出口订单保持稳定
古巴TISA公司是公司出口业务的核心客户,每年都有较为稳定的订单,销售市场主要包括古巴和委内瑞拉,其中2012年度出口订单总金额为588万美元。本次古巴市场的出口订单为477万美元,考虑到委内瑞拉市场的出口订单尚未下达以及出口仪器存量的持续增长,2013年出口订单总金额应该不低于2012年,从而保持稳定。
出口业务拖累2013年一季度业绩增速,未来将恢复稳定增长
2011年大部分出口订单因发货延迟于2012年一季度集中确认收入,导致2012年一季度出口业绩基数偏高,从而拖累了2013年一季度业绩增速。目前,2012年出口订单收入确认已恢复正常,随着2013年出口订单保持平稳,未来出口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其对整体业绩的影响亦将恢复正常。
《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正式实施将推动糖尿病市场扩容
《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作为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于201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首次提出了高危人群标准和青少年筛查,将大幅推动对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在内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进而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确诊率。根据IDF的报告,国内糖尿病患者确诊率仅为40%,处于较低水平,即国内有约60%的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尚不知情。但随着糖尿病防治宣传“蓝光行动”的推广以及早期筛查的推行,确诊率有望逐步提高,从而推动糖尿病市场的进一步扩容,利好作为血糖监测系统龙头的公司。(湘财证券 叶侃)
海思科(002653):业绩略超预期,看好公司仿创新药
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略超预期。2012年全年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以及纳美芬注射液为主的小容量注射液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65.47%;以转化糖注射液/电解质注射液以及中长链脂肪乳为主的大容量注射液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21.41%;以夫西地酸钠为主的冻干粉针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3.51%。业绩略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是由于纳美芬和中长链脂肪乳等产品销售额处于高速增长期所致。2013年纳美芬和中长链脂肪乳因持续的学术推广而将维持快速增势头,且新药马尼地平、头孢替安和头孢甲肟等(已获批件且在2012年底已经获新版GMP认证)也将上市销售,我们预计公司今年业绩将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新药学术推广推高公司销售费用。根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销售费用1.28亿,占销售收入比例15.93%,同比增长11.5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快速增加是由于公司加大新品学术推广所致。我们预计:随着公司自有品牌新品销售体系的逐步完备和新品接踵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也将保持小幅上升的势头。
公司新药储备丰富,即将获批新药潜力巨大。公司在研新药有50多个,其中有20多个已申报生产批件。从公司未来新品线来看,一部分是继续补强原有肝胆用药和肠外营养药领域品种,如即将获批的复方维生素系列和恩替卡韦胶囊等;另一部分专注心脑血管用药和神经系统用药领域,如即将获批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此为丹麦灵北的抗抑郁药物黛力新的仿制药,康哲药业全权代理黛力新在中国的销售,国内2011年销售额为6700万美元,我们预计其2012年销售额超过5亿人民币,IMS 2011年数据显示黛力新为国内处方量第一名的抗抑郁药)。即将获批的仿创新药都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公司快速发展的保障。
维持对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根据公司目前经营状况,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EPS分别为1.39元,1.68元和1.71元。以公司2013年2月5日收盘价34.62元来计算,其2013年-2015年市盈率分别为25倍,21倍和17倍。由于公司现有新品快速放量增长以及公司未来新品储备丰富,因此我们维持给予对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国联证券 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