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展望:重点布局十大板块优质股
一周建材“晶”点:7月水泥产量增长9.1%,水泥、玻璃价格齐涨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水泥:上周全国水泥均价环比上涨0.85%。安徽、江西、湖北、广东和黑龙江等部分地区价格上调20-30元/吨,河南郑州和辽宁部分区域价格下跌10-20元/吨。水泥煤炭价格差环比上升2.7元/吨。库存:全国水泥库容比为66.5%,环比降1.0个百分点,华东、中南库存下降,西南、西北有所上升;熟料库存为66.4%,环比降0.3个百分点,华东多地库存继续下降。停窑:浙江8日起限电停产7天,苏锡常10日起20%产能停产,安徽大部或部分限电。
玻璃:价格上周全国浮法玻璃价格大幅上涨1.0%,各地价格普遍回升,需求向好下后续价格将继续上行。库存上旬全国浮法玻璃库存2728万重箱,环比降9万重箱。产能:上周沙河海生一线700吨、天津中玻一线600吨和漳州旗滨七线700吨点火。石膏板:美废价格环比上涨0.4%,煤炭价格继续下行。
上周要闻:1、央行连续第四次开展逆回购;2、江苏将不再新增水泥产能;3、亚东九江熟料线将于9月投产、南玻将投盖板玻璃线并转让部分股权等。
7月主要数据:1、7月份水泥产量为21182万吨,同比增长9.1%,增速较去年同期高出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6.9%。2、基建、地产投资有所回升。1-7月交运投资同比上升22.3%,增速比前6月提高0.8个百分点,公路投资增速有所回升。1-7月地产投资增幅为20.5%,增速提升0.2个百分点,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5.8%,新开工增长8.4%,施工面积增速16.2%。到位资金1-7月份同比增长31.5%,增速比1-6月回落0.6个百分点。
投资策略:7月份的数据显示经济短期有回升,并且地产再融资政策有放开,但市场因为对中长期的恐惧而未予股票太多积极反应。我们的看法是,虽然长期路漫漫,但是短期的确定收益仍是可以赚取的。在我们的“东南西北,海纳百川”中,前期东方雨虹(市场份额上升)、纳川股份(管网投资)已有不错的收益,但也还没到卖出的时候,后面我们认为北新建材(地产投资加快)、南玻(超薄玻璃的推出)、伟星新材(收入增速开始加快,地产投资、管网投资)应给与重点关注。海螺水泥从底部已有20%左右收益,因为水泥的基本面确实是不错的,我们认为时间上值得到9月份继续看。关注华新和江西,阶段性关注旗滨(玻璃价格回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
有色金属行业周报:建议未来一个月将有色整体配置上调为标配,重申推荐供给收缩的稀土板块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欧洲经济数据屡超预期,基本金属全周继续反弹。美美联储各理事集体表态QE终将退出。欧洲上周经济数据均走强,德国制造业数据均大超预期,欧元走强带领基本金属继续反弹。上周LME三月期铜、铝、铅、锌、锡、镍和COMEX黄金分别上涨3.85%、3.43%、2.78%、4.24%、4.50%、4.86%和0.20%。上周LME铜库存单周下滑2.33%;上海期交所铜库存下滑7.59%;上海期交所铝库存下滑2.46%。个别品种注销仓单基本处于历史高位。截止8月06日,根据CFTC报告,COMEX黄金总持仓增加14089手,其中黄金空头仓位共增加40621手,显示1350一线黄金空方力量强大。本周日法德欧二季度GDP,英法美欧7月CPI先后公布,同时美联储官员周三周四的讲话也值得市场密切关注。
7月铜管行业开工率小幅下滑,铅期货合约显著缩小。1.调研结果显示7月铜管开工率稳中略降至76.00%,环比虽下降1.65%,同比上升3.1%。原料库存比为13.22%,环比小幅减少。2.上周国内铝价继续维持下行态势,从而令现货成交价格一度下跌至14220元/吨附近,国内电解铝吨铝亏损水平增加至600元/吨以上。3.近期上海期交所将交易单位由25吨/手下调为5吨/手,最低保证金从8%下调至5%,同时在同比例保证金情况下显著放大持仓总量,限仓比例的基准合约量也从之前4万手上调至20万手。我们认为随着小合约的执行,沪期铅将结束之前低成交、低持仓局面,进入一个相对活跃交易阶段,铅的金融属性将增强,有助于产业链相关企业做好套期保值;此外,短期而言,修改铅期货合约消息面的炒作,助推铅价出现一定幅度走高。
稀土市场报价平稳,锑钨两市观望氛围浓厚。1.截止8月08日,氧化镨钕报34-35万元/吨,氧化镨52万元/吨,价格无明显变化;3N氧化镝含税220万元/吨,下跌15万元/吨,镝铁含税225万元/吨,下跌15万元/吨;3N氧化铽380万元/吨;N35烧结钕铁硼报价159元/克,上涨5元/克;3N氧化镧2.8万元/吨;2N5氧化铈2.9万元/吨;氧化铕含税450万元/吨。2.本月初不含税2号锑价格已经同月初相比上调1500元左右至5.3万元/吨。含税价格在6.1-6.2万元/吨。3.五矿有色8月65%黑钨精矿报价16万元/标吨,65%白钨精矿15.9万元/标吨,赣州钨协8月黑钨精矿报价15.5万元/标吨,市场实际价格比指导价格低1万元/吨左右。4.上周45%钼精矿市场主流报价在1380-1400元/吨度,较上周上涨10元/吨度。
投资建议:未来一个月上调有色整体配置为标配,重点推荐供给收缩的稀土板块。在发达经济体先行指标好转,QE预期几近消化,以及国内稳增长预期加强,风险偏好上扬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将未来一个月有色板块配置由“低配”上调为“标配”,重申对稀土板块的看好评级。八部委联合整治稀土措施符合我们之前预期,整顿矛头直指稀土私矿,打击范围和力度超过以往(详见我们8月7日发布行业点评报告)。重点推荐五矿稀土、包钢稀土、厦门钨业,以及高性能钕铁硼龙头中科三环、宁波韵升、正海磁材。锂行业产品价格因壁垒不同而分化,看好被严重低估的高端锂加工龙头赣锋锂业。黄金的最新看法:我们认为短期内黄金基本面仍因QE缩减预期的修正而恶化,除非大宗商品集体大幅反弹,否则1个月内黄金价格将再次回落。同时我们也判断,1个月内黄金走势或跑输其余基本金属等大宗商品,唯一的变数来自欧洲是否再次有国家爆发债务危机,这会如3月份塞浦路斯的危机一般支撑金价一段时间。在相对静态的条件下(20年期TIPS3.035,美元指数83),黄金的短期均衡价格为1274美元/盎司;极端条件下(20年期TIPS4.6%,美元指数88),黄金中期的价格下限位于1101美元/盎司。
计算机行业周报:挑选双击标的,关注智慧城市名单和微信5.0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周计算机设备上涨(-0.25%),计算机应用上涨(-2.79%),整体逊色于沪深300(+1.72%)、申万中小板(+2.75%)、申万创业板(-0.88%)。汉得信息上涨4.1%、太极股份上涨3.8%。
行业动态:a)政策方面,工信部调研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希望摆脱信息化受制于人的局面。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年中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希望信息化在5年时间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信部开展防范治理黑客地下产业链专项行动,信息安全受重视。北京市首项信息化项目费用测算标准正式发布,方便甲乙双方信息化项目价格规范协商。b)智慧城市二批名单经过拖延终于落地,103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2013年试点名单。c)金融信息化方面,多部委摸底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求明确监管部门。d)软件外包方面,1-7月北京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21.57亿美元。e)即时通信领域,8月5日微信5.0发布,游戏、街景、支付、020入口成为热点,申万TMT当天召开专家电话会议并次日发布点评报告。
本周公司动态:a)远光软件:董事长2013年减持完毕,2014-2015年不减持,起草《电力内控操作指南》,研究大数据Hadoop在海量电力处理应用。B)太极股份:智慧城市二批名单公布将带来顶层设计需求。近期股价表现的催化剂为公司在智慧城市业务中获得更多业务、外延并购丰富公司业务资源、可能获得系统集成相关资质。C)公告前一年应收账款准则变更影响,对2013年及以后经营无影响。D)汉得信息:供应链金融业务即将推广,试图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问题。E)神州泰岳:重大资产重组延期复牌。F)航天信息:发布中报,利润超出我们和市场预期。G)捷成股份:公告江西广电网络战略合作协议。H)新北洋:1.5亿元收购鞍山搏纵51%股权拓展金融信息化。I)用友软件:公告2013年上半年业绩。
本周发布六篇报告:a)计算机行业下半年投资策略:回避双杀,寻找双击。b)金融信息化系列报告之四:汉得信息调研报告-新兴业务供应链金融即将推广。C)微信5.0发布点评报告:微信商业化时代,游戏/电商/支付先行(参与写作)。d)海隆软件点评报告-汇率压力抵消业务量贡献,下调评级至“减持”。e)航天信息中报点评-情况越来越好。f)久其软件中报点评-多个重要项目在2013年全面推广。
当前看好组合为远光软件/广联达/汉得信息,做空组合为海隆软件,近期已发布太极股份深度报告,已以深度报告为标志覆盖并推荐远光软件/汉得信息/神州泰岳/航天信息/信雅达/博彦科技/恒生电子/海隆软件/广联达/太极股份。
电力设备行业节能减排专题报告:节能服务助力经济转型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篇报告分析了节能服务市场的发展及主要影响因素,认为我国节能服务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公用事业及技术型节能服务公司在当前国情下具有优势,设备制造类企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可以通过节能服务扩大销售提升竞争力。
节能服务市场广阔,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服务市场规模广阔,业务范围覆盖各大工业领域以及建筑市场,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投资将超过1.37万亿;当前国内外单位能耗的近2倍,差距表明我国节能服务具有长期发展空间;节能服务自“十一五”期间逐步展开,法规、财税政策、补贴政策、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为节能服务加速发展奠定的基础;能源价格上涨及环境事件的频发促使政府更加积极推进节能工作开展。
公用事业及技术型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具有优势。通过对比美国不同类型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认为由于我国企业信用体系、项目融资、企业规模等环节与美国存在差异,公用事业及技术型节能服务公司在我国发展具有资金、技术、风险控制的优势,发展前景好于其他类型公司。
电网企业所属节能服务公司会带动节能服务加快发展。电网企业所属的节能服务公司具备风险控制、资金、技术、信息、市场、渠道等多项优势;2013年国家电网的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将完成布局,后期业务发展有加速可能。电网企业节能服务公司以其特有优势将带动节能服务行业加速发展。
节能设备类企业可以通过节能服务改善经营。设备类企业可以通过节能服务规避产能过剩而带来的价格竞争,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获取服务收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融资平台,探索新模式推进节能服务开展。
投资建议。在节能减排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可以关注三类节能服务公司。依托国网背景,创新平台模式的节能服务企业置信电气;拥有大量项目实施和设计能力的技术型节能服务企业天壕节能、易世达、中材节能;依托节能产品开展节能服务的制造企业,合康变频、安科瑞、智光电气、达实智能、中科电气。
风险提示。政府在节能考核监测执行不到位;经济放缓,企业节能不达设计要求或节能收益不能按时分享。
太阳能行业:阿特斯Q2业绩超预期,英利天合上修预期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事件
美股中概太阳能公司阿特斯(CSIQ)8日晚发布2013Q2经营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8亿美元,环比增长44.3%,组件出货量445MW,环比增长34%,毛利率12.8%,环比提升3.1个百分点,且出货量和毛利率均超过此前公司给出的指引范围(原指引为380~420MW和9~11%)。
同日,天合(TSL)和英利(YGE)也发布公告,全面上修二季度业绩预期:其中,天合预计Q2出货量为630~660MW(原指引为500~530MW),毛利率为11~12%(原指引为中值个位数,Q1为1.7%);英利预计出货量环比增长23~24%(原指引为增长10~15%),毛利率为11~12%(原指引为9~11%,Q1为4.1%)
评论
1.阿特斯对日本市场出货量和“解决方案业务”的持续增长是公司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公司Q2对日本组件出货比例达到总出货量的35.7%,约合159MW(Q1为24.5%和83MW),其中除了来自居民屋顶的稳定需求外,增量主要来自对商业屋顶和地面电站项目销量的增长,公司在日本的市场份额约为8~10%;近期随着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渗透程度的提高,竞争有所加剧,组件售价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全球其他市场,因此对日本市场出货量的增长仍然对公司毛利率的改善有所贡献。
此外,“解决方案业务(包括光伏电站开发和日本居民光伏套件的销售)”收入占公司Q2总收入的26%(Q1为19%),该项具有较高利润率的业务的持续增长也是公司毛利率提升的重要原因;
公司近期签署了一份价值达3亿美元的电站EPC订单,将为三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设一座130MW规模的大型光伏电站,彰显公司在加拿大电站开发市场的优势地位,以及其电站开发业务从中小型项目向大型项目延伸的能力。
2.阿特斯下半年电站项目收入确认将加速,Q3有望实现单季净利润转正,重申2013年实现全年盈利的目标。
公司在加拿大、美国、日本、中国均有丰富的在建电站和项目储备,其中位于加拿大的三个电站已并网运行并处于客户验证期,预计下半年将逐步确认收入(总值1.8亿美元);随着拥有较高利润率的电站收入确认,我们预计公司Q3即有望实现单季净利润转正,公司也在业绩说明电话会议中重申了2013年实现全年盈利的经营目标。
公司给出的Q3指引为:出货量410~430MW,组件毛利率10~12%(未考虑电站收入确认对毛利率影响)。
3.天合与英利Q2业绩验证行业景气持续回升的判断,或成为欧洲双反价格承诺机制的相对受益方。
天合与英利将分别于8月20日和30日发布正式Q2业绩,两家公司此次公告中并未披露业绩超预期的原因。
我们预计,两家公司出货量超预期的原因,除了因在新兴市场的销量增长外,一定程度上可能受益于二季度欧洲市场发生的抢运,而毛利率的大幅提升则验证我们对行业景气持续回升的判断。
在中国对欧盟出口光伏组件的配额分配以企业历史出口份额作为主要参考标准的背景下,天合和英利作为对欧出口比例较高的组件大厂,或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受益。
投资建议
美股中概光伏板块在经历过去2个月的大幅上涨后,近期普遍出现明显回调,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欧洲双反理想收场后的短期利好出尽(上周周报已提示),二是FirstSolar和SunEdison等美国本土太阳能公司本周发布Q2业绩低于预期后大跌对板块形成拖累。
我们对行业中期景气持续回升、长期空间巨大的判断和观点不变,后续尚未发布Q2业绩的公司存在继续超预期可能,且国内上网电价调整方案等相关政策有望于近期密集发布,建议继续积极买入,美股排序微调至:JASO、TSL、JKS、HSOL、SOL;A股继续推荐:隆基股份、航天机电、阳光电源。
酒店月报:星级指标回暖,经济型持续改善,推荐锦江股份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导读:
每月,全面解读星级和经济型酒店的运营情况。(一)星级酒店,比较维度:入住率房价,成本率,收入增速及构成。四大分类:①全国星级酒店\五星酒店②国内\国际\自行管理③城市综合\城市商务\会议会展\休闲度假④北京\上海。(二)经济型酒店行业动态,研究标的:锦江之星\7天\如家\汉庭。
摘要:
观点:预计负面因素对星级酒店的影响将逐步减弱,暂维持中性
评级。经济型酒店回暖步伐加快,维持增持评级,推荐锦江股份。①全国星级酒店三大指标同比下滑幅度均较5月收窄。②北京星级酒店表现略差,出租率、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较5月有所扩大;上海星级酒店经营指标同比保持稳定。③锦江表现继续好转,“增持”。
6月全国酒店:三大指标同比下滑幅度均较5月收窄
(1)星级:三大指标均现回升,餐饮收入比重同比差距略缩小。出租率55.2%(-8.5个点,较5月缩小下滑幅度1.9个点),平均房价386元(-15.5%),RevPAR218元(-25.1%);餐饮收入占比42.7%(-0.9个点)。
(2)五星级:出租率同比降幅略扩大,但房价、RevPAR回升,餐饮收入比重提高。出租率53.9%(-4个点),平均房价605元(-1.6%),RevPAR335元(-7.7%);餐饮收入占比46.1%(+3.5个点)。
6月重点区域星级:北京指标同比下滑幅度加大,上海指标整体稳定
(1)北京:6月出租率、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较5月份有所加大。①星级出租率58.3%(-3.9个点),平均房价532元(-0.8%),RevPAR310元(-7.1%),收入22.6亿元(-9.3%)。②五星级出租率62.3%(-4.4个点),房价880元(-3.7%),RevPAR548元(-9.1%),收入9.8亿元(-11.4%)。(2)上海:6月星级经营指标同比保持稳定,五星级出租率同比有所差距。①星级出租率59.3%,房价642元,RevPA381元,同比均基本持平。②五星级出租率60.5%(-5.2个点),房价976元(持平),RevPAR590(-6.1%)。
经济型酒店:6月锦江之星经营指标继续回暖,出租率较上年同期的下降幅度延续5月份的缩小态势,房价稳定;预计随着经济预期企稳、禽流感消除,经济型酒店基本面将继续好转。6月锦江出租率85.1%(-1.9个点),同比下滑幅度分别较4/5月缩小2.4/1.2个点;平均房价178元(-1.7%);RevPAR151元(-3.4%),下滑幅度分别较4/5月缩小1.4/1.1个点。
推荐锦江股份:酒店、餐饮主营业务均处于回升改善阶段。上半年,受经济预期变差、中小企业减少差旅计划,以及禽流感影响华东出游情况的影响,锦江之星1-5月份入住率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6、7月份随着经济预期稳定,禽流感消除,经济型酒店入住率逐步触底回升,肯德基同店增速下滑幅度逐月好转。2015年锦江之星将最大程度受益于迪斯尼,维持对锦江股份的增持评级。
婴幼儿奶粉行业:政策助力国货自强,三类企业首受益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婴幼儿奶粉行业发展历史: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外资奶粉步步紧逼,国产奶粉节节败退。2008年是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发展的转折点,2008年之前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达65%。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降至“冰点”,外资奶粉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至60%以上,其中高端市场的占比更是接近80%,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这对国产奶粉市场的恢复形成了直接的压制。
进口奶粉占主导后造成国内奶粉市场畸形发展。进口奶粉成为国内市场主导后利用消费者的信任不断涨价,导致部分进口奶粉的国内售价是国外的2-3倍;而且外资奶粉的涨价还大幅提升了国内奶粉的价格中枢,增加了国内居民家庭负担。同时,国内消费者对外资奶粉的过度信任也导致国内进口奶粉市场乱象丛生,假冒产品层出不穷,品质安全事件不断,其中包括近期恒天然出口的乳清粉被查出含有肉毒杆菌等,这对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迎来政策红利。婴幼儿奶粉是影响“国家未来”的重要产业,目前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安全隐患表明国内奶粉行业变革势在必行。年初至今,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并启动对高价奶粉产品的反垄断调查。从政策发布的密集程度以及执行情况来看,这是有史以来政府对于奶粉行业整合力度最大的一次,整合目标为:将128家奶粉企业重组合并至10-20家,前十名市场集中度达到70%,并在两年内培育10家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的奶粉企业,并有望在8月中旬出台相关的整合细则,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将迎来大变革,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外资奶粉的信任度逐渐下降,国产奶粉则有望在政策红利支持下实现“东山再起”。
投资策略:由于婴幼儿奶粉涨价被压制,因此未来婴幼儿奶粉行业可能将进入平稳增长期,所以我们认为未来奶粉行业投资逻辑不在于市场容量的大幅提升,而在于行业整合以及国产奶粉对于进口奶粉的替代。未来行业投资可遵循三条主线:一是行业整合,利好行业龙头企业,重点关注:伊利股份、贝因美、光明乳业和三元股份等;二是奶源布局,重点关注:西部牧业、天山生物、新疆天宏等;三是替代进口奶粉,重点关注国内中高档奶粉企业:贝因美、伊利股份等。
医药行业周报:化药逆袭与创新平台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化药逆袭还靠创新:上周几只化药股(一致、海正、恒瑞、丽珠)的逆袭上涨引人注目,但其上涨的真正逻辑是对创新药或首仿药药的预期,而非严苛招标政策的改变。日本制药业在1992年迎来行业拐点,原因是政府在财政紧张背景下,推出的严格医保控费和药品降价政策,但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医疗体制一直执行的是医药分开,因此医生的利益驱动相对较弱,也更利于政策向有力的方向执行,中国在医生处方行为仍是医药市场主导的背景下,似乎走出的路线会更加曲折,那些毛利空间大、价格护城河高、总价相对外企药较低的国产独家品种、辅助性品种,将仍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占据医生处方的重要位臵。
打造创新药“平台型公司”:但我们最为长期看好的是创新药主线,尤其是那些善于打造创新药的“平台型公司”,无论怎样的医保控费或者严苛的招标政策,持续推出重磅新药仍是可以延续高成长的真正动力,创新药物有明确的疗效和独特的治疗领域,即使价格昂贵不进医保仍可迅速放量,日本武田制药在制药业进入拐点后加速开发创新药,同时全球范围内并购生物药公司。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借助资本力量布局有潜力的创新药品种,在全球范围内打造创新药的“平台型公司”是最佳发展路径,优秀独到的选品种能力是“平台型公司”的重要基因,我们重点推荐双鹭药业-其打造的创新药平台包括:挑战专利的卡文迪许+肺炎疫苗+单抗平台等等是国内最为优秀的创新药“平台型公司”;同时我们继续推荐长春高新打造的基因重组+多肽药物双平台,以及通化东宝和旗下厦门特宝打造的长效胰岛素+长效重组蛋白创新平台。
2013年上半年全球前5大重磅药物-生物药占四席:阿达木、舒利迭、恩利、来得时、阿瓦斯汀,其中生物药占据了四席,可以看出生物制药是目前全球制药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也由此更加看好我们首推的“生物四宝”,他们不断推出的重磅生物药也将成为未来大品种主力,作为长期战略性配臵,建议增持。8月核心组合:“生物四宝”(高新、双鹭、东宝、安科)、同仁堂、益佰制药、昆明制药、中恒集团。
市场回顾:本周医药板块上涨0.89%,跑输大盘0.83个百分点。个股方面,国药一致本周表现最好,累计上涨18.94%;北陆药业表现较差,累计下跌5.31%。
国泰君安医药细分行业指数:我们构建的细分行业和主题指数中,医药流通、高端专科药指数本周表现相对较好,分别上涨4.30%、2.55%;中药注射剂、健康消费品指数本周表现相对较差,分别下跌2.83%、0.80%。
园林行业更新报告系列3:从竞争格局看环境,园林成长路径逐步清晰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导读:
园林板块成长逻辑的两个关键因素(资金与订单)迎来兑现阶段,3季度园林上市公司呈现订单签署落地高峰,配合资金面渠道打开,成长加速值得期待。
摘要:
园林板块成长逻辑的两个关键因素(资金与订单)迎来兑现阶段,3季度园林上市公司呈现订单签署落地高峰,配合资金面渠道打开,成长加速值得期待。考虑到前期中报部分低预期及订单签署稍缓,园林板块整体估值已经有所回落,而高成长的预期并未打破,相反在3季度呈现加速兑现。
国务院部署公共服务6大领域,重点提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园林行业建设大方向未有变化,在7月31号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重点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提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等功能。我国2012年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占比仅35.5%;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不足12平方米,远低于世界上大部分旅游与宜居城市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0-70平米的水平。长期建设空间仍然巨大。
从竞争结构解读地方债审计,对园林行业影响有限。目前市场对地方债务审计影响市政园林担忧较大,我们认为影响有限。(1)地方债务问题由来已久,本次审计目的为有效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2)错位竞争使得上市公司主动权较强:由于市政园林存在垫资性质,因此3-5亿以上的市政项目几乎都由上市公司承接,极少存在竞争。目前状况是市政项目数量富裕,上市公司从中选取有付款保障的高质量项目,困扰主要在于项目付款质量的甄别和详细付款模式合同的逐步成熟。(3)地方债务的逐步清理结束反而为园林企业扫清不规范地区,有利后续针对性签署重点项目。
3季度迎来订单落地高峰,7月地产数据利好产业链端。(1)3季度开始园林企业呈现订单兑现,包括铁汉生态(新疆伊宁2.5亿、北京环渤海1.23亿、六盘水补充0.8亿)、棕榈园林(从化0.31亿、五华县5亿、聊城徒骇河2.46亿)、蒙草抗旱(新城区1.07亿)。(2)7月地产数据优秀利好产业链:7月地产新开工面积同增45%与销售金额同增14.6%均超市场预期,1-7月地产投资同增20.5%、新开工同增8.4%、销售金额同增37.8%。
维持园林行业增持,推荐普邦园林/棕榈园林/铁汉生态/东方园林/蒙草抗旱。普邦园林(增持:战略清晰,14年弹性向上)、棕榈园林(增持:业绩拐点呈现且可持续,产值加速提升)、铁汉生态(增持:3季度订单加速落地,奠定高增基础)、东方园林(增持:定增获批走向实施,下半年订单落地显著提升)、蒙草抗旱(增持:稳健发展态势,单体规模向上)。
房地产行业2013 年1-7月份房地产市场数据:新开工回升,市场受销售回落拖累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事件:
2013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1-7月份房地产市场数据。
观点:
1.投资建议
2013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430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5%,增速比1-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0318亿元,增长20.2%,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11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8%,增速比1-6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7.1%,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39549亿元,增长37.8%,增速比1-6月份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9.9%,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9.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0.4%。虽然上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持续稳定,新开工增长回升较好,但销售同比增长继续收窄。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受销售偏软的影响,企业的资金状况开始下滑。下一步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除政策的变化外,销售仍是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因房地产再融资放开的消息继续扩散,多家地产公司停牌开始报再融资方案,市场对此形成了较为乐观的正面预期,但融资的放开也主要弥补销售下滑带来的资金短缺,另下半年新开工的增长等也仍需要销售的配合。我们认为短期房地产板块仍无趋势性上升机会,等待房产税的落地才能“拨开见青天”。中期“一高一低”类企业业绩锁定能力强,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同时福建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受益于福建房地产市场的崛起,具有很高的增速和强烈发展的意愿,建议关注: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地产、金地集团、荣盛发展、中南建设、金科股份;泰禾集团、冠城大通、阳光城、建发股份、厦门国贸和大名城。
2.景气指数弱势回升
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7.39,比上月提高0.1点。目前国房景气指数已见底回升,国房景气指数已从去年9月的底部累计回升3.00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下年半国房景气指数仍有望回升到100。
3.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持续稳定
2013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430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5%,增速比1-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0318亿元,增长20.2%,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见底,西部和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一直好于东部地区。1-7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5264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1-6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298亿元,增长21.0%,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9739亿元,增长25.0%,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总体上看房地产开发企业比较理性,并对房地产的后市表示出谨慎乐观的态度。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已明显进入一个稳定增长中,对2013年我们仍认为全年房地产市场“不喜不悲”。
4.新开工面积同比回升加大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686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2%,增速比1-6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17255万平方米,增长13.6%。房屋新开工面积112638万平方米,增长8.4%,增速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2617万平方米,增长7.1%。房屋竣工面积41643万平方米,增长7.9%,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2384万平方米,增长4.6%。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销售较好,房地产企业新开工相对较好。
5.土地购置回升加大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71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降幅比1-6月份收窄9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4398亿元,增长14.7%,增速提高7.2个百分点。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加速,预计短期土地市场仍将保持较好的回升。
6.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进一步收窄
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11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8%,增速比1-6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7.1%,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8.2%。商品房销售额39549亿元,增长37.8%,增速比1-6月份回落5.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9.9%,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9.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0.4%。
1-7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10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2%,增速比1-6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销售额24793亿元,增长42.1%,增速回落6.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销售面积15171万平方米,增长24.9%,增速回落4.2个百分点;销售额7328亿元,增长35.1%,增速回落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销售面积14924万平方米,增长18.4%,增速回落2.2个百分点;销售额7427亿元,增长27.5%,增速回落2.4个百分点。
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4274万平方米,比6月末增加5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423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50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72万平方米。
我们预计下半年商品房的销售同比增长将持续收窄,销售仍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
7.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开始减弱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6831亿元,同比增长31.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1433亿元,增长31.1%;利用外资269亿元,增长18.0%;自筹资金25151亿元,增长18.2%;其他资金29977亿元,增长45.5%。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8448亿元,增长44.7%;个人按揭贷款7945亿元,增长56.0%。
进入7月份以来,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改善开始减弱。影响企业资金的主要因素是销售的下降导致定金儿预收款和增长明显下降,但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同比仍在改善。我们预计全年货币政策较去年增长为中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仍需要加大销售回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