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元科技IPO背后:君联资本先进制造投资逻辑曝光

2017-03-21 08:59: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3月20日,碳元科技登陆A股主板。君联资本旗下两支基金——天津君睿祺、上海祺嘉先后在2012年5月和2013年8月通过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以1.3亿元共获得公司发行前17%的股份。按上市首日收盘价11.33元/股计算,君联资本旗下两支基金持有上市公司市值已超过3亿元。

  碳元科技只是君联布局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成功案例之一。目前,其先进制造项目涉及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及智能驾驶、机器人及虚拟现实等垂直产业,并投出十多家龙头公司,包括先导智能、展讯通信、谱瑞科技、安洁科技、富瀚微等均获得不菲的回报,而君联投资该领域成功率高达80%以上。

  在诸多投资机构都将早期技术、智能制造奉为圭臬的当下,这样的业绩,不仅增强了君联资本不同于其他机构的识别率,更巩固了其在先进制造投资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于后续行业的深度研究以及投资项目源的开发都大有裨益。

  君联资本凭什么能够在先进制造领域屡试不爽?投资团队什么样的背景支持其对于产业的准确判断?在投资过程中,其有怎样的逻辑和方法论?对于其他机构投资又有怎样的启发?对此,本报记者采访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

  下文根据其口述整理:投资碳元科技始末

  从2001年开始,君联资本就将先进制造业作为一个重要方向。在2009-2010年之前,国内投资机构包括君联资本,比较多投资在芯片领域,包括手机芯片、监控芯片、通讯芯片。而所投资企业很多已在美国、中国台湾、国内等地资本市场IPO.

  从2009-2010年之后,君联资本逐步将投资领域扩展到除了芯片之外的一些材料、自动化装备、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这些领域当然也契合产业发展的消费链。

  在另外一个纬度上,无论是芯片、材料、核心零部件,还是自动化装备等领域的发展,需要结合、应用到产业。如果一个产业在一个迅速的增长和发展阶段,这个产业内部的芯片、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相应地也会得到快速发展。

  到2010年,君联团队投资的安洁科技(在苹果产业链上,提供新材料和加工服务),在A股上市且表现不俗。至今,安洁也是国内苹果手机等在新材料领域的主要合作伙伴。投资安洁科技后,我们就顺着这家公司,再进一步去系统化地研究行业的投资机会。

  大家知道,智能手机越做性能越高,越做越轻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相应地,它的散热就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跟安洁科技等已投企业交流中,逐渐明确,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新材料在手机轻薄化、散热功能的应用,可能是一个重要方向。

  然后,我们顺着这个方向,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看看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材料,能够去突破这个问题。顺着这条线,我们就发现了新型的人工石墨的散热材料——这是公认的最好的散热材料。

  谁能做散热材料?在全世界来找,就会发现日本人能做,美国公司可以做,但是中国公司还没有人能做这种技术。在行业扫描过程中,靳文戟(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率领投资团队,进行大量行业研究和扫描,最后看到在常州有一家叫碳元科技的公司。

  当时,碳元科技大概收入只有700万左右。作为一个投资标的,体量也非常小。也许其他投资人也都看到过,但是如何判断一个只有几百万收入的公司,能在这个产业扮演进口替代的重要角色,确实要考验投资人对于技术的判断和产业方向的判断能力。

  我们了解到,在这家公司很小时,就很清楚产业趋势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过系统化的研究,我们做出基本判断,这家公司可能会实现,在国内新材料和人工石墨散热领域的突破。然后,君联资本实施了投资。

  按照君联在早期技术布局的投资风格,我们更善于在早期项目上进行较大金额和比例的领导投资。我记得,当时我们第一轮投资下去,大概就投了6000万,占约8.3%的股份。后来发生的事情,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公司进入一个快速的增长阶段。在增长过程中,我们后续又进一步追加投资7000万。最后,我们整体投资达1.3亿,变成这家公司最大的机构投资人和第二大股东。

  投资后,我们深度参与这个公司的业务,持续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公司完善法律体系、财务体系。财务的规范性、法律结构的完备性,对公司能否顺利对接国内资本市场非常重要。

  在碳元科技需要专业辅导时,我们的财务部门就扮演一个类似于CFO的顾问或者财务经理顾问的角色,手把手地帮助它们来培养他的合格的财务经理和帮助公司来建立财务体系。这也是为什么碳元科技能够顺利完成申报、通过国内证监会审核、登陆资本市场很重要的原因。

  同时,我们还帮助公司拓展市场。毕竟君联有联想背景,在整个消费电子(无论手机、ipad,还是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我们的产业资源也能够帮助公司去拓展客户。

  从2012年第二季度投资碳元科技,至今近五年时间。过程中,经历了公司核心技术的突破、核心客户的突破,以及业务的快速增长,甚至是几十倍的业务增长。

  当然没有任何项目是100%顺风顺水,在碳元科技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阶段性业绩波动。在波动时,我们也非常有信心,就是这个公司本身在产业里面的地位和技术的领先性。

  为什么敢投碳元科技?

  应该说,君联资本技术投资团队,从消费电子行业,拓展到自动化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续投资行业龙头公司。碳元科技非常典型。

  联想之星每年都会选拔非常优秀的科技和创业人员,进行辅导和培训,在企业很小时,帮助其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管理的经验。碳元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世中,就是联想之星培训班的成员。我和我们的管理顾问,刚好也是徐世中那一届的讲师。所以,联想之星在君联投资碳元科技时,扮演了非常好的一个角色,给君联基金输送了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家和项目。

  筛选项目,第一,我们看重方向,抛开具体项目,散热需求极其明确和强烈。在2011-2012年,小米手机出来后,核心卖点是高性能。手机颜值得高,要年轻人喜欢,不能做得傻大黑粗,必须做得轻薄。同时,性能要高,运算能力要强。而这就会面临散热问题。当时,苹果、三星也遇到同样问题。哪怕不选碳元,我们也会找到第二家公司,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碳元有技术特色。哪怕是小规模引用,但其已经做出来,有几百万的收入。虽然这几百万的收入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非常重大的突破。在新材料技术领域,有一个比赛跳高的概念,跟长跑不同。跳高概念,就是你跳得过去就过去,跳不过去就是跳不过去。你做得出来就是做得出来,这层窗户纸能捅破。碳元的石墨散热材料就是属于突破型的技术。当时我们看到的这个重大突破的迹象。

  第三,管理团队或创业者对于技术和创新,非常坚韧和痴迷,动手能力非常强。因为工艺没有现成的方法,设备也需要自己去定制开发,而不是说一个外面买来的设备,按照操作说明书就能做的。他们摸索出从设备到材料,再到工艺等的技术突破方法。

  相当于炒菜,同一个菜谱摆到不同厨师面前,油多少,糖多少,加多少料都一样。但是不同厨师炒出来的菜,就是不一样。材料科学,实际上是一种实验科学。而这个实验科学是需要通过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不断地去优化和调整,才能够实现这个突破。

  很多人觉得奇怪,说这样的一个技术突破,为什么不是行业里德高望重的一些大公司制造出来的,而是这样一个貌似比较草根的技术人员做出来的?其实,君联不是第一个来看到这家公司的机构,但是有很多看过碳元科技的机构不太相信,凭什么是他做出来的,或者他做出来的这个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们为什么敢投碳元科技?第一,通过一些行业走访,一些核心客户验证,技术验证,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确定这个公司是可以来做这件事情的,这个人做出来的这个东西可以大规模应用,可以满足未来市场需求,解决当前问题。第二,技术本身,能够在小规模情况下得到验证的核心技术。第三,团队本身具备创新能力和非常强的学习能力,而且是一个有很好意志品质的创业企业家。基于这些,我们在早期实施了大额投资。

  先进制造投资逻辑:高壁垒+爆炸性

  包括展讯通信、安洁科技、碳元科技等,我们是在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做的大布局,不局限于互联网应用,我们也看了一些硬件。因为在这个产业链上布局很多,所以我们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趋势相对敏感也会往更前瞻的领域去靠近。

  国内机构投资人对于偏消费端的行业(移动互联网、文化娱乐、医疗服务等)比较熟悉,媒体报道会更多。但对于偏技术性的公司,特别是偏硬件的投资很少,普通消费者看不到。

  其实,偏技术型的先进制造领域投资,对于投资人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长期(十年甚至十五年)的积累,需要对技术深度理解,对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门槛比较高。

  而这类的项目本身带有非常强烈的爆炸性。如果你没有一个对技术的前瞻性的把握,等到已经看到这个项目甚至已经出来时,再去进行投资,很难去控制投资成本。

  而如果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这个产业或者说全球的智能手机这个产业不发生爆炸式的成长,这个产业也不可能爆炸。因此,我们要对整个的产业驱动力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类项目因为用在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类似领域。一般的技术是要么进不去这些领域,要么是手机厂商不敢用你的应用产品。可一旦进去,就是千万量级的规模。所以,带有爆炸性,拐点非常明显。

  记得,碳元科技从几百万收入涨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利润,只花了三年时间。这在其他领域里非常难得,只有在这种带有比较强烈的突破性和爆炸性的一些技术创新的领域,跟下游应用产业密切结合,才会出现这样的项目。

  在安洁科技这个项目,从两三千万的利润涨到两亿的利润,也只花了三四年时间。碳元又重复了这样一个案例。我们在2001年投资的自动化装备行业的先导智能,也成为自动化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从两三千万利润涨到三亿利润,也差不多是三四年时间。

  投资这个领域具有高难度,但它非常有魅力,就在于其带有非常强烈的爆炸性。在这个领域投资,君联非常擅长。历史上,无论在芯片、新材料、自动化装备领域,我们投资的企业有两个特征。第一,高壁垒;第二,爆炸性。

  到目前为止,应该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成功率。每个项目都创造了十倍、几十倍的回报。所以,这也是君联区别于其他投资人的重要领域。

  我们基本上不投资Pre-IPO的项目,也不投资已经成熟的项目,重点投资的就是早期爆炸之前的项目,技术爆炸、产业爆炸之前的非常关键的时间上,我们的投资无论是给企业的发展,还是给我们君联整个的基金的回报方面,都创造了非常大的贡献。

  我们认为,把握时点非常重要。投资最好是投资在拐点即将到来时,如果投得太早,就要熬。作为投资人,并不特别青睐这样的煎熬。如果投得太晚,就不能把握成本。最好拐点到了再投进去,这个时候投资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七八年前,苹果手机刚出来。今天回头来看,很难想象智能手机已经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对于产业趋势的判断,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有一个驱动力,而且这个驱动力的来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技术或者应用到一定程度突然爆发出来,而且这个爆发过程当中,往往有一两个领先企业引爆。如果不是因为苹果的话,智能手机今天可能还到不了今天这个程度。也恰恰是因为苹果才引爆了智能手机快速的成长。这是一个大背景,要有一个判断。

  有了这样一个判断之后,我们还需要找到跟这个爆炸密切相关的,它的技术和产品相关联,要有敏感性。有的投资机构为了投资技术,就去投资技术,不管这个技术本身是否是今年成熟、明年成熟,还是十年之后再成熟。有的投资人判断不清楚这个技术哪天会来,干脆就不去判断,而是等到它成熟了之后,再来投资,价格高也好,做Pre-IPO也好,反正也可以做。这是比较多的两类投资人。

  君联出身于联想,大多数的投资人员,实际上带有比较强的产业背景和经验。碳元科技是靳文戟主导投资的。文戟在君联供职超过十年,他是TMT、产业背景,中科大毕业电子工程学士后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深造并在美国工作,回国后获得中欧商学院EMBA学位,在芯片和软件公司工作,直到加入君联,目前担任君联资本的董事总经理。

  其实,君联资本投资的每一个项目,投资团队基本上包含两部分:一是,业务专业投资团队。董事总经理、投资经理、投资助理,基本都是产业背景,还有些MBA或者财务背景,整体是复合型的人才团队。二是,管理平台。平台上君联有自己的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和管理顾问,团队在联想和其他国内企业里有丰富的管理运作经验,并是100%为君联和投资企业服务。

  我们很关注行业大势,对大势要有一个基本判断。对相关联的产品和技术要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在大势来临之前,技术和产品相对比较成熟,可能成熟的结点上,就一个完全的所谓的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问题。实际上背后是科技成果转化或产业化的问题。

  同时,这个技术本身是带有壁垒。如果说今天智能手机来了,但是散热材料技术本身不是新技术,比如在电视里已经在用,今天手机来了之后,无非就是把它做得少一点,放到手机里就可以用。这种不是我们看的东西,我们看的东西是新市场,而且是有一个高壁垒型的新技术,刚好应用在这个新市场里面去,推动这个市场快速增长过程中,去解决它的核心问题。

  手机越做越新,越做越薄意味着什么?很多人可能要去想一想,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意味着美观、便于携带,意味着待机时间更长等。但对专业投资人而言,可能意味着电池技术的改进、散热技术的改进、显示技术的改进,结构上面的改进等。

  投资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普通消费者不一样,既要有普通消费者的体验,还要看它背后隐含的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针对这些进步和创新,再去寻找能够去实现这些创新和突破、潜在的一些龙头企业和投资机会。这是作为专业投资人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

  不希望投资“流星公司”

  作为投资人,把握住行业拐点,在爆发前夜投资进去,通过增值服务再提升,碳元的营收规模从700万做到3个亿,这阶段的价值在上市时能够得到体现。

  在公司上市之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价格趋降,技术进步降低行业门槛,也避免客户结构黑天鹅的出现,君联资本在上市后的下一阶段也希望陪伴碳元,并且推出了“二级火箭”、“三级火箭”策略。这也是这个行业的投资人,肯定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

  君联从早年投资的展讯、安洁科技、富瀚微电子、先导智能,直到碳元科技,每一个涉及到硬件的项目,都要去解释这个问题。这也确实是一个核心问题。投硬件的都怕什么?怕的是所谓的“一代拳王”——我们今天投这个产品,结果第二天有替代性的产品出来,我就没了。或者说,大家都会做了,整个杀得一片红海,没有办法创造持续性的盈利。

  君联希望投资的是一个什么公司?我们希望投资的不是一个产品,我们希望投资的是一个团队能够在大的方向和领域,不断找到核心技术的新的应用和领域,不断地去创造持续性的新产品,帮助这个公司,第一拨、第二拨、第三拨的增长。

  一个产品出来后,有其周期——导入期、增长期、成长期、衰退期。但,在一个技术不断演进过程中,找到一些新方向,把这个技术给应用进去,不断地去找到新产品,等到第二个周期,第三个周期起来,才能去帮助一个企业实现持续成长。

  技术的产业化过程中,有非常多的门槛。再加上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技术的深层次推广,过程不是一两年、两三年的事情,可能是五年、八年、十年的事情。所以,要解决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有新的第二代、第三代的东西出来,不断的有新领域的应用出来。这样,才能使公司实现持续增长。我们相信,公司现在的规模应该说,在这么大的产业应用领域里还很小。

  我们希望,君联资本能够在企业的不同的成长阶段都给予支持和帮助,不是上市就退出,也不投流星一样的公司。作为股东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公司持续的把产业做大,同时这也是对我们LP负责,让基金所投项目能创造出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