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新股下周申购预计冻资9000亿

2014-08-22 07:45:4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新股资讯

  市场资金面承压或殃及行情 ,分析师预计央行会顺势投放资金

  随着证监会第三批核准企业名单出炉,新股发行在短暂“休整”之后于下周拉开帷幕。业内人士预计,本轮新股发行绝对价相比第二批偏高,资金量需求偏高或致申购户数降低及中签率上升,不过新股赚钱效应犹在,一签难求的状况依然难以改变,预计下周申购冻结资金将继续攀升,达到9000亿元左右。由于申购时间窗口集中在8月底,或对市场带来一定的脉冲式干扰,而央行有望顺势投放资金,为新股发行“输血”。

  第三批发行的11家公司近期相继披露招股说明书,除重庆燃气以外,其余10家公司将集中于下周发行。数据显示,10家新股大都对融资计划进行大幅削减,以节能风电为例。本次公司计划发行1.8亿股,以募资3.3亿元用于风力发电开发项目;但在2012年披露的IPO申报稿中,公司预计首发股份数为不超过5.3亿股,募资总额为8.24亿元。10家公司预计发行股数合计4.71亿股,募资58.59亿元,较第二批新股实际募资总额增长逾9成。

  业内人士根据定价模式测算,第三批新股的发行价格仍会大幅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加之前两批新股上市连续涨停让中签者赚得盆满钵满,预计届时仍将掀起一轮打新潮。

  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表示,本批新股冻结资金规模很可能会继续走高,网上冻结资金规模有望升至6000亿元,网下冻结资金约3000亿元,预计网上网下冻结资金规模将升至9000亿元。

  中信证券同样看涨冻结资金规模,预计冻结资金水平在8000亿元至1万亿之间。

  打新热潮升温令市场再度响起了对二级市场资金面带来压力的担忧声。“本轮新股发行时间定在下周四、周五,恰好是银行资金面最为紧张的月底窗口期,市场基金面承压待考。”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表示。

  某大型上市券商分析师也认为,从前两批打新情况看,场外资金为网上打新贡献了主要力量。而机构打新的资金要么来自正回购的融资资金,要么股票减仓,如果短期市场不被看好,机构蜂拥打新,或将引发多杀多,导致场内资金面吃紧。

  “第三轮新股发行仍将会对A股市场造成脉冲式干扰,但随着新股发行向常态化回归,新股对资本市场的边际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中信证券分析师相对乐观,下周央行有望在公开市场做适度调整,以缓解市场资金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第二批新股启动发行的一周,资金面面临严峻考验,央行公开市场顺势而为,再暂停正回购操作,呵护缓解资金压力意图明显。而最新数据也显示,央行公开市场在昨天进行1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本周净投放110亿元。

  多家机构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第三轮打新会根据公司质地而挑选申购标的,部分机构甚至扬言要退出网下申购。“收益太低了,我们测算了第二批打新的盈利情况,单次申购收益率只有千分之1.4,虽然简单年化的收益率仍有17%左右,但我们是权益类产品,资金一进一出,损失了大把的二级市场投资机会。”某券商资管资深投资经理表示。

  此外,场外资金也会驰援打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数据显示, “IPO再启”以来新股申购第一周,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净转入1801亿元,创2012年4月有统计以来单周净流入新高,尽管其后一周又净转出1612亿元,但仍净增189亿元。7月下旬的第二批新股密集发行周,A股再迎逾1700亿新增资金入场。业内人士据此推算,市场有望再迎场外资金活水。

  搞活A股三要素 新股抢头条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沪港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用市场化的眼光来看这三项措施,其目的就是要搞活A股市场。在这些政策措施中,新股当仁不让的占据了头条位置。

  什么因素能让市场骤然升温,又能让投资者马上进入亢奋状态?答案当然是新股。“新”即是为破旧而来,从这一点来说,新股占据A股市场的头条位置是理所当然的。

  从去年末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开始之后,新股就成为市场演变的一条主线。追新是A股市场的一大特点,盲目参与打新则是中小投资者的通病,一二级市场不平衡是A股市场的痼疾之一。正因为如此,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才愈发突出。

  现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那就是注册制。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要举措,是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手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曾透露,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计划今年底以前提出具体方案。

  市场对新股的追捧,其实反映的是市场求新、求变的诉求。在中国经济完成升级转型的历史使命之前,新股将长时间的占据A股市场的头条位置。

  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是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虽然不及新股那么耀眼,但却是提升A股市场活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各地国企改革风起云涌,在A股市场更是掀起几多波澜,尤其是可作为资产整合平台的上市公司,更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嗅觉灵敏的机构投资者更是已入驻几大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探寻首批央企改革试点的最新动向。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近日审议关于国企改革的首批文件后,央企改革试点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混改”不仅国内投资者关注,国际投资者也认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遇就是央企和国企的改革。最近香港市场上获利空间最大的股票几乎都与国企改革概念有关。

  与资本市场一样,混合所有制也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而且两者互为因果,混合所有制的稳步推行可为股市提供驱动力,股市上行可提升混合所有制的推进速度和效率。

  因此,A股市场长线资金的投资机会蕴含在“混改”里。

  与新股、“混改”不同,沪港通有着光鲜的外表,又能带来实实在在的资金,应该是更能直接刺激A股市场的重要因素。

  日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举办境外投资者沪港通登记结算业务座谈会,说明沪港通成行已为期不远了。沪股通的主要投资标的为大盘蓝筹股,因此多数研究机构认为,沪股通的3000亿元额度应能修复并提升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其主要逻辑是,香港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并且海外投资者比例较高,这部分投资者秉持价值投资的观念,投资风格相对稳健,更加偏好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蓝筹大盘股标的。

  依笔者看,上述原因只是表面现象。沪港通更深层次的作用是要刺激长久徘徊在A股市场门外的长期资金,如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等。待到香港投资者通过沪股通实现资产增值后,国内的这些长期资金就有了进入A股市场的参照。届时,A股市场将达到一个历史性的高潮。

  最后,新股、“混改”、沪港通是影响A股市场的三个最重要因素,也是搞活A股市场必不可少的条件。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因素其实是代表了A股市场的发展方向: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代表着市场化发展方向,“混改”是深化改革的缩影,沪港通则是引入长期资金的开始。做好了这三件事,A股市场就剩“火火火火”了。(证券日报)

  三成次新股业绩“变脸”

  8月12日早盘,次新股板块中8股涨停,昨日收盘,又有4只次新股涨停。不过,随着中报业绩的逐渐披露,近30%的次新股业绩变脸。这也导致次新股板块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呈两极分化之势。

  对此,大部分上市公司解释称,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行业低迷和收入的季节性波动。事实上,不仅次新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盈利能力遭到质疑,次新股业绩变脸也令IPO财务核查略显尴尬。

  今年以来,已经有68只个股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从已经披露半年报或预告的次新股来看,近30%的公司业绩发生变脸现象。

  部分公司“中考”成绩下滑明显

  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在今年首发的68只新股中,已有57只次新股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 ,但整体业绩并无惊艳之处。

  其中,包括莎普爱思等3只股票业绩预告类型为不确定,天赐股份等11只个股预告类型为“略减”,汇金股份等3只股票预告类型为“预减”,另外还有牧原股份 、绿盟科技 、安控科技 、东方通 4只个股预告类型为首亏。

  这意味着,在68只今年首发的个股中,预告盈利下降的有18家,占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新股的31.58%,近30%的次新股业绩变脸。

  记者发现,在这些业绩下滑的公司中,多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占比接近90%。在业绩变脸的次新股中,部分公司今年“中考”成绩下滑程度较为明显。其中,在已发布半年报业绩的次新股中,安控科技净利润降幅居首。

  安控科技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52.53万元,同比下降508.03%。报告解释说:“公司业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上半年收入占全年比重不高,但相对于公司规模的扩大,费用发生较为均衡,由此导致报告期内亏损。”

  与安控科技相似,牧原股份净利润降幅也超过100%。半年报显示,由于上半年生猪价格同比大幅下跌,本期净利润亏损8046万元,同比盈利7558万元,减少206.46%。

  此外,今年1月登陆创业板的汇金股份同样交出业绩下降70%的“成绩单”。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548万元,同比下降了70.53%。该公司进一步表示,由于募投项目投入使用导致折旧摊销费用的增加、人工费用的增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将对公司全年业绩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公司2014年业绩存在下滑的风险。

  除此之外,绿盟科技的业绩预告也为首亏。有趣的是,以上4家企业均表示,业绩首亏和季节性经营有一定的关系。

  近期股价走势两级分化

  记者数据统计,目前在沪深两市2535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有90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4年中报,其中,录得盈利的公司有794家,占已公布中报公司的88.12%。在今年以来上市的68只次新股中,有42只已经公布2014年中报,其中,录得盈利的公司为39家,占已公布中报次新股的92.86%。今年以来上市次新股的盈利比例要高于A股的平均水平。

  与整个A股公司相比,次新股成绩略好,但其业绩增长性并不具备绝对优势,而随着业绩陆续出炉,次新股也在逐步走下神坛。

  8月12日,三联虹普开盘后迅速跌停,当天该股报70.41元,成为最近一批次新股里跌停的第一只股。而此后两天,三联虹普依然连续下跌,13日大跌9.93%,昨日又下跌2.15%。

  除三联虹普外,此前表现抢眼的川仪股份也于8月13日跌停,成为又一只跌停的次新股。

  在年初的IPO重启过程中,由于财务核查历时时间长,核查内容多,被称为“史上最严IPO财务大核查。”业绩变脸的情景耐人寻味,这应该是谁的责任?

  对此,知名财经评论家皮海洲表示,新股之所以会出现快速变脸现象,与目前的新股发审制度有关。虽然说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现象在A股市场并不少见,但从以前的情况看,业绩变脸通常都是公司上市一年或两年之后的事情。新股如此快速变脸的情况在以前较为少见。而目前新股之所以如此快速变脸,主要是基于管理层的监管思路发生了变化。

  从以前的新股发审来看,发审委会对发行人的质量予以关注,但现在的新股发审,监管层淡化上市公司业绩指标,而强化发行人的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如此一来,哪怕发行人在新股发行前已发生业绩变脸现象,但只要发行人披露了,提示了,发审委同样会为之打开绿灯。这就是当前新股快速变脸的原因所在。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