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新股市场正在起变化

2016-07-26 08:09:08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

  今年7月以来,新股市场正悄悄地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变化之一:新股募资增加,大盘股开始上来了。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共发行新股67只,募资332.46亿元,除1-2月(春节因素)发行较少外,基本上维持在每月发行11-12只、募资60-70亿元的水平。而7月份实发新股14只,募资约161亿元,其中包括发行11.54亿股、募资72亿元的江苏银行,发行4.67亿股、募资41.66亿元的中国电影。是的,江苏银行本是6月份发行的新股,因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被推迟到7月,但管理层并没有因为江苏银行募资70多亿而推迟较大盘股中国电影的发行,也没有如江苏银行原计划发行25.98亿股,实发时不得不削减至11.54亿股,那样要求中国电影缩小发行规模。相反,7月29日申购的长久物流原计划发行6000万股,现减少至4001万股,中国电影却一股不减,这从另一侧面说明管理层对大盘股的支持。

  上证指数 3015.83 0.10%
  变化之二:因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而推迟三周发行的公司开始增多。今年以来因这个原因被推迟申购的,仅江苏银行一家,苏行之所以必须“咬住”6.27元的发行价,原因是作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发行价不得低于净资产,否则就是“国有资产流失”;而今原拟7月28日申购的花王股份也因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市盈率,被推迟至8月12日。花王股份并非国资控股,为什么宁愿推迟也要坚持较高的发行价格,其背后又折射出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或与次新股的再融资政策有关。在管理层对新股价格管住之后,几乎所有的准上市公司情愿以极低的价格、募集极少的资金完成首发,是冲着短期内便可以极高的价格,募集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的再融资而来。有统计显示,去年以来,有67只次新股在上市后不久就进行了新一轮再融资,且金额远超过IPO募资额。如2015年1月上市的万达院线(002739,股吧),当年5月便实施再融资,募资40亿元;今年2月再次停牌,发布了定增募资372亿元收购万达影视,并配套融资80亿元的再融资预案。万达院线两次再融资合计金额达492亿元,是其首发募资(12.81亿元)的38倍!可如今,低价IPO+高价定增的做法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万达院线第一轮再融资很快审批结束并得以实施;而第二轮再融资提出已近半年,在接到深交所的问询函后,迄今还在“对本次交易方案进行相应调整”,以及对“所涉及标的资产进行审计和评估”之中。另一家次新股金发拉比(002762,股吧),日前更已宣布对原拟定增收购的一家跨境电商,决定“终止重大重组”,理由便是“目前监管政策的变化”。类似的个案还可以举出很多。

  变化之三:发审委上会和过会的速度也在加快。例如,今年4、5、6月份发审委各审核17家、16家和18家,而7月份截止22日已审核21家,且悉数过会。

  炒小炒差炒新是A股市场久治不愈的顽症。证监会希望通过欣泰电气(300372,股吧)这样的造假公司坚决退市、一退到底,通过从严规范借壳上市遏制恶炒垃圾股,如今又企图降温次新股毫无节制的再融资,遏制炒新。如果股市的后院真能得到清理和洁净,IPO的前门应该会开得更大。有两个数据足以说明一切:一个是,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境内股票融资6023亿元,而首发融资如上述仅为322.46亿元,首发占比仅为6%;另一个是,同为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社融9.75亿元,股票融资也不过占到全部社融的6%。这两个6%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股票融资的节奏和规模有可能增大,在打扫和清理后院之后,打开前门、让好公司发股上市,当是股票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