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注册制不会导致上市企业洪水泛滥

2016-01-06 08:18:5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2015年IPO数量219]

  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便触发了首日生效的熔断机制。2016年A股依然是不平静的一年,不久将要实行的新股发行注册制一直牵动着市场的神经,新股发行的节奏备受市场关注。

  “在美国,牛市格局下企业会扎堆上市,而熊市时则上市企业寥寥,企业和投行对上市时点的把控极为精准。”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金融学教授钱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注册制不会导致上市企业洪水泛滥。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在世界上创造了多个奇迹,但中国的股市长期收益却非常低。钱军在近期发表的《为什么经济增长最“牛”的大国有最“熊”的股市?》一文的统计分析指出,1992~2013年间A股市场与GDP增长的相关性仅为9.67%,远低于几乎所有的主要经济体,如美国的46.3%、日本的65%、德国的84.7%、英国的54.4%,以及巴西的43.4%和俄罗斯的74.5%。这一问题也一度令全球备感困惑。

  根据钱军的研究,2000年投1元钱进股市并一直持有,到2014年只剩下0.75元(剔除通胀,含现金红利),回报远低于美国的1.5元,更低于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和巴西的2元多,甚至还略低于经济长期滞胀的日本。若把这1元钱以活期方式存入银行,扣除通胀因素后期末净值尚达0.78元,这意味着投资A股的收益回报还不如把钱以活期的方式存入银行。

  根据钱军的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与A股股市脱节有着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新股发行“审批制”。

  反观美国,其股市实行注册制,上市企业以新兴行业的成长型企业为主,其一般选择经济形势趋好、行业前景看好、自身业绩较好的牛市时机上市,因此上市后业绩平稳增长,少有中国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

  同样是中国公司,赴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业绩远远好于在A股上市的公司。去中国香港或美国上市的内地公司,在上市前后业绩变化不大,没有断崖式跳水的情况,上市后长期投资规模比较小,但是以净现金流衡量的投资收益率却更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钱军认为,第一,降低或者取消规模、业绩方面的上市门槛,实行注册制。第二,鼓励民营,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公司在A股上市。“证监会应该从以业绩为基础的监管,过渡到以合法合规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打击内幕交易,打击弄虚作假。”

  要解决上述脱节问题,注册制被寄予厚望。不过市场担忧注册制的推行会导致上市公司数量猛增,造成新股供给增加。

  钱军对此持有不同观点。“首先,监管层会结合市场情况把握放行节奏。在美国,牛市格局下企业会扎堆上市,而熊市时则上市企业寥寥,企业和投行对上市时点的把控极为精准。”

  此外,在他看来,中国股市目前的上市企业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够。“注册制放开后将倒逼投资者先了解这个企业再投资,不会再出现打新股如同中彩票稳赚不赔的怪象,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和促进中国股市信息披露的日趋完善。”钱军指出。

  然而中国市场尚不成熟,注册制推出后上市公司鱼龙混杂的现象在所难免。“监管部门千万不能因为出现个别作假现象而全盘否定注册制,任何市场都难杜绝作假现象,管理部门需要做到的是严惩造假,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实行退市。”钱军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美国经验,在注册制执行过程中,人员专业化也是关键因素。“金融财务人才和法律人才两者不可缺其一,尤其对法律人才的重视要进一步加强。美国证监会(SEC)的人员大部分是学法律出身,其对信息披露的审核、财务报表的比对十分专业,法律的背景也让办事效率提高,知道从何查起。”钱军指出,美国税务局会定期从大型税所雇用有经验的退休人员担任顾问,而SEC则会从大律所中聘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