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行业如何重塑百万亿市场新格局?

2019-11-30 08:54: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艳芬 刘筱攸 唐燕飞

  资管新规开启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新篇章。而迄今为止,过渡期已经过去大半,资管行业也在不断积蓄新动能。

  回过头看,2019年无疑是见证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政策落地运营的发展元年。这一年,新资管主体——银行理财子公司终于设立运营,甫一入局就正式拉开与非银资管的“遭遇战”。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银保资管将如何探明道路踏上新征程?

  在“2019上证财富管理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探路与重塑:新起跑线上的资管大市场”的主题各抒己见。

  过渡期有哪些变化

  2020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回望2019年,资管机构转型的力度如何?与会的银行保险业资管机构代表在讨论时的高频词是:变。

  “资管新规给银行资管行业带来了正面影响——真资管业务占比提升。”据兴业银行资产管理事业部总裁助理章杉杉观察,现在银行系理财产品中有三四成已是真资管产品。

  章杉杉说,银行资管部、理财子公司都推出了很多现金管理类产品、固收类产品。现在有30%、40%的产品规模已经转成真资管业务。所谓的“真”,即是完全按照监管意图,流动性不错配、信用不错配、期限不错配的银行理财产品。

  产品层面变化的背后是资产配置方向和投研体系的转变。华夏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苑志宏表示,银行资管过去主要以非标、信用债投资为主,权益类资产配置较少,但资管新规之后,在产品净值化转型之下,资产配置策略多元化是一个方向。

  但苑志宏坦言,受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的限制,银行资管在权益方面的投资会比较谨慎,将稳步推进。“基于银行自身投资投研能力所限,当前或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资管在推进权益投资时或更多地通过指数化投资和FOF投资这个两大策略手段来展开。”他表示。

  章杉杉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从原有理财业务向真资管转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理财业务整改始终是需要面对的较大困难,任务很紧迫。

  新赛道上“选手”准备好了吗

  时间过去了一半多,任务还有一大半。当各类资管机构即将站到新的起跑线上,银行系资管是否在平台、科技、系统、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都做好了准备,保险资管与银行资管又有哪些合作空间?

  “本质上,我国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都是配置类的机构,由于负债端资金来源迥异——保险资管管理的多是‘长钱’,银行资管管理的都是‘短钱’——形成的投资能力差异也很大。”苑志宏表示。

  对于两者合作点,苑志宏认为,下一步银保之间合作首先基于优势互补。他表示,银行资管可以与保险资管开展非标领域的合作,可以把项目推荐给保险资管共同来投资,因为银行毕竟有项目风控和项目后续管理方面的传统优势和能力。此外,两者在权益FOF投资领域的合作空间也很大。

  章杉杉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长期定位来阐释。他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应将自身定位于资管行业头部机构。“我们下一步会认真探索如何介入资管市场,要向公募基金行业认真学习。一家资管机构需要做全能型资管机构,就要补足自己投资方面的短板。”章杉杉说。

  值得注意的是,资管新规拉平了不同资管行业的监管差距。资管新规落地后的行业变局,最注重资产负债匹配的保险资管,如何面对新起点的临近?

  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剑颖透露,平安资管在平台、科技、系统、人员方面都做好了准备。平安资管在保险资金管理上积累了长期大额资金的管理经验,也是开展市场化独立资管业务较早的公司之一,未来将在资产管理能力、风控能力上进一步提升。

  而权益投资一直是保险资金投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执行官崔斌认为,作为保险机构,未来要把握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机遇,配置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权益类资产,在权益类资产投资领域优选消费、科技、医药等行业。他进一步透露,未来人保将加大金融科技投资,应用人工智能加大量化投资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