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模逼近60亿元 外资私募“花式”布局中国市场

2019-10-22 07:35: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彭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外资私募正加速进行布局。截至10月21日,已有富达、贝莱德、瑞银资管、桥水、路博迈等22家知名外资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成为私募管理人,合计发行产品52只,资产管理规模接近60亿元,产品涉及主动管理股票、债券、量化、多元资产等多个类型。

  在多位外资私募人士看来,全球低利率环境下,中国股票和债券资产对外资具有明显吸引力。而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及打破刚兑的背景下,定位绝对收益的多元资产策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主动权益策略产品居多

  随着A股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三大国际指数的比例不断提升,海外资金对A股的兴趣日益浓厚。在不少外资机构人士看来,尽管过去数年A股指数涨幅有限,但机构投资者仍能获得显著的阿尔法收益,主动管理策略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将持续有效。

  据统计,在外资私募发行的52只产品中,主投A股市场的主动管理股票策略产品占据半壁江山。以亚洲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惠理投资为例,据统计,该公司旗下外资独资私募公司——惠理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目前已备案7只产品,且均为投资A股市场的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此外,富达、瑞银资管、富敦、景顺、安本标准、路博迈等外资私募,在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方面也均有所布局。

  对此,惠理创始人谢清海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的参与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较倾向于跟随趋势、短线投资,由于信息和经验的缺乏,容易出现“高买低卖”。而专业的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基本面研究、大数据分析、与上市公司管理层深入沟通,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从而创造绝对收益。

  “虽然A股市场的贝塔收益欠佳,但能提供极好的阿尔法收益,很多业绩较好的股票基金甚至可以将年化阿尔法收益做到10%以上。”施罗德多资产基金经理周匀表示。

  加大债券产品布局力度

  中国的债券也成为众多外资机构争相布局的领域。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已连续10个月增持中国债券,中国债券持仓规模一举突破2万亿元。

  从产品备案情况看,自2017年5月首只外资私募产品——富达中国债券1号私募基金问世以来,目前外资私募已发行成立9只债券基金。

  “伴随众多央行的开闸放水,全球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全球投资者寻求投资回报的难度不断增加,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能保持在3%以上,这大大激发了外资的布局热情。”沪上一位外资私募人士分析道。

  东方汇理北亚区行政总裁钟小锋认为,中国债券对外资而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放眼全球,很多国家的利率水平较低,欧洲更呈现负利率,而中国债券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相对显著的回报。

  多元资产策略成为新竞技场

  伴随资管新规出台以及刚性兑付的打破,定位为中低风险、争取绝对收益的多元资产策略,成为外资私募新的竞技场。

  数据显示,目前安联、施罗德等外资私募旗下均成立了多元资产策略产品,瑞银资管还在8月备案了市场上第一只外资FOF。

  “多元资产策略既可以提供相对稳健的回报又能有效控制回撤,这将是我们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周匀称。

  安联寰通中国多元资产投资总监曾睿表示,单一资产确定的趋势性投资机会在减少,应该在各类单资产类别间寻求投资机遇。“布局中国资产,除了市场波动带来的贝塔机会,采取动态多元配置的方式,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以及主动的择时择股,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获取更有竞争力的超额回报,是布局中国市场中长期的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