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野下的股债精选——访博道卓远混合型基金经理袁争光

2019-07-22 07:59:4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陆海晴

  6年的行业研究经历,3年的债券投资经历,4年的股票投资经历,袁争光如今掌管着博道卓远混合型基金。

  上述经历也使得他形成了“自下而上为基础,自上而下有指引”的投资方法。袁争光表示:“一方面要精选个股,追求最高性价比的公司;另一方面要建立宏观和大类资产配置的视野,看清宏观和流动性的趋势,进行投资配置。”

  谈及接下来的投资机会,他表示,房地产市场稳定、宏观经济平稳增长,总体有利于股票市场的表现。综合比较股票、债券、理财、信托等资产的估值、盈利趋势、资产质量、波动性等因素,股票仍然是性价比较高的资产。

  自下而上为基础 自上而下有指引

  研究员出身的袁争光在入行之初接受的便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分析行业的训练。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做了3年的债券投资。做债的机会给他打开了新的大门,手中的武器也从单剑升级为双剑。

  “做行业研究和股票投资,我一直觉得像在商场里挑选性价比最高的东西,往往对整个商场的商品价格系统性高了或者低了,感受并不强烈。”袁争光说。

  如何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袁争光解释道,落实到具体的投资流程上,自下而上勤奋研究尤为重要。袁争光一般从信息最初的来源入手,去阅读上市公司多年来的公告,进行实地调研,梳理投资逻辑,力求感受公司和行业的变化,然后再从内外部研究员那儿了解信息,印证、判断投资逻辑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投资的正确率。

  而做过宏观和债券投资之后,袁争光的视野开阔很多,对于自上而下的把握也更加自如。“综合把握宏观基本面、流动性、大类资产估值、总量与结构等诸方面因素,对组合仓位和配置方向就有了指引。”他说。

  综合在一起,袁争光将其总结为“自下而上为基础,自上而下有指引”。

  “信息每经过一次传递都会有效率消耗,如果过分依赖别人推荐,自己又不够熟悉了解,投资决策的链条过长,几个环节下来就很难保证决策的大概率正确。”他补充道,“而自上而下的大方向又特别重要,就像河流一样,每一处可能会弯弯曲曲有各种流向,但最终东流入海。”

  当被问及持股相对分散精力是否足够时,袁争光给出了三个字的答案:少折腾。“我的风格是相对稳健均衡,换手率较低,可以把精力腾出来放在关注中长期关键因素上。另外,在自上而下的指引下,研究也会有所侧重,精力集中于主要方向。”

  此外,在袁争光看来,博道基金建立的与优秀同行的长期文化、重点研究并投资具备长期竞争力的公司,以及对投研人员的考核以长期为导向,这些对投研体系非常关键。“这种氛围特别适合大家静下心来做最核心的事。”他说。

  部分高估值消费股存在回调风险

  近年来,消费行业的龙头股颇受追捧。袁争光认为,消费股之前配置较少、估值较低,加上行业业绩相对亮眼,三因素共振,大家的投资热情自然就比较高。

  “在目前这种宏观经济情况下,偏消费的配置方向还是没有问题的,还可以去挖掘出一些性价比较高的消费股。”不过,袁争光也提醒部分消费股估值已经比较高了,有一定的抱团现象。在高估值、高预期、挖掘相对充分的背景下,次要一点的负面因素就有可能引起比较大的调整。他做了一个比喻,就像水位太高,一个小口子的出现都可能导致风险放大。

  对于接下来投资机会的把握,袁争光表示,会挑选出一些确定性强的消费类股票作为底仓。不过,他强调,对于市场涨幅已经很大、预期很高、估值很高的公司不会过多参与,因为股价已经反映了过高的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很大。

  在他看来,要以长周期的视角,用部分仓位布局未来成长性好的股票。他特别强调对可转债的运用,认为可转债目前具备战略性布局机会。“可转债下行空间有限,当前估值也比较低。特别是偏成长公司的转债,处于左侧布局状态,虽然也有可能会下跌,但是有良好的成长空间,可能是下一阶段的战略布局之一。”

  进可攻,退可守。在去年底建仓时,袁争光就尝到了可转债的甜头。当时他判断A股市场已处于底部区域,可转债的性价比最高,于是他果断地进行布局。

  “对于未来,我们会继续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关注基本面趋势、估值、大类资产的性价比以及股市内部的结构性分化,对组合及时进行调整优化。”袁争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