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石基金董事长陈继武:用26年从业经验做一家百年企业

2018-10-15 08:12:4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吴晓婧

  外滩万国建筑群一字排开,耸立在黄浦江畔,历经百年沧桑,见证百年历史。凯石基金的办公地点选在了外滩,这包含着凯石基金董事长陈继武对公司的期待:做一家大浪淘沙后仍能屹立不倒的百年企业。

  作为业内第110家经证监会批准的公募基金,也是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私转公”公募基金,凯石基金虽然是公募基金业的新面孔,但从高管到投研,几乎都是行业里的资深老将。

  拥有26年金融从业经历的陈继武,在公募历练10年,之后转战私募8年,然后再一次回到公募基金。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更是一个有情怀的人。

  在接受采访中,陈继武侃侃而谈,谈对公募新征程的期待,谈对新公司的筹谋,谈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谈对资本市场的憧憬。

  创业路上再出发

  提及徽商精神,人们常常会想到以下几点: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审时度势的创业眼光、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以及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

  熟悉陈继武的人都说,他的商业抉择,总是体现着徽商精神。

  作为厦门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陈继武有着26年金融从业经历。早在1999年,他就投身公募行业,入职南方基金,担任基金金元、基金隆元的基金经理,成为中国第一批公募基金经理。2003年,他入职富国基金,此后出任富国基金投资总监、副总经理,带领富国旗下基金业绩走出低谷、快速上升。

  2009年,阳光私募模式得到监管认可,私募合伙人文化、利益捆绑机制吸引了大批的专业人士,“公奔私”大潮汹涌。也正是在这一年,陈继武选择转投私募,创立了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公司。

  即便身在私募,他也从未停止过对于公募行业的思考。8年的私募日子很精彩,但他始终难以割舍那份公募情怀。2013年,新基金法实施,明确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士可以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陈继武毅然决定重返公募。2015年,陈继武带领一批行业资深人士着手申请公募牌照。

  陈继武带着对行业更深入的思考、带着私募的“基因”和更灵活的机制重回公募,希望做一家真正为投资者负责的基金管理公司。

  陈继武坦言:“做公募的成本很高,每年5000万元的开销基本上是中位数,但是看好公募的普惠性、规范性及发展前景,再加上凯石可以发挥的机制优势,我选择重回公募。”

  2017年8月,凯石基金终于拿到了证监会颁发的经营许可证。虽然过程很艰辛,但陈继武表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认准了这个方向,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去追求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重能力不重规模

  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而言,急于追求规模往往会影响到业绩。在行业的高速发展中,曾出现不少因为规模急剧膨胀而投资管理能力没有及时跟上,最终导致公司发展出现问题的案例。

  在资本市场里,比的是谁能活得更久。陈继武坦言,对于起步不久的新公司而言,要迈过最初100亿元规模的这道坎确实比较难,但他并不一味急于把规模做大。

  在陈继武看来,做资产管理一定要平衡好投资管理能力和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必须把团队的磨合、团队的管理能力建设放在管理规模之前。

  据了解,成立一年多来,凯石基金已吸引了70多位专业人士加盟,并组建了近30人的投研团队,投研体系全面覆盖权益、固收和FOF产品线。值得注意的是,凯石基金核心投研团队的平均证券从业年限超过14年,有着多年金融行业的成熟投研经验。

  随着基金产品爆发式增长,基金经理成为稀缺品。另外,不断有资深的基金经理选择“奔私”,即便是留在公募,大部分也升为高管,已不在投研一线打拼。上述两大原因,造成了基金经理的“年轻化”。据统计,目前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仅3.28年。

  在陈继武看来,这组数据背后折射出资管行业面临的难题:一是股东方与专业人士利益不一致,不利于资管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股东方和管理层过于关注规模增长和短期业绩水平,业绩考核周期短,不利于保护投资者长期权益。

  如何在专业领域让专业人士能更积极、更持久地发挥更大的作用,陈继武有自己的规划。他计划加快产品发行,希望能够在2018年底,公司的公募及专户产品数量能达到30只以上。陈继武表示:“凯石基金现在的投研团队具备大资金管理能力,已可承接一两千亿资金的投资管理运作。”

  公募基金优于其他资管平台

  陈继武感慨于“基金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的困局,到现在还没有走出来。陈继武判断,随着市场持续下跌,风险进一步释放,A股已经进入了底部区域。对于A股后市的预判,陈继武直言,态度偏向于乐观。

  他观察到,以债券通为例,国际资金每月以1000亿元的速度流入;沪港通和深港通方面,北向资金远大于南向资金,而且表现为持续流入,境内一些长线资金也逐步入场。

  此外,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越来越多,股份回购创出新高,目前为止回购的数量与金额已超过去年全年。从收益率看,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是3%多一点,有两三百家A股公司的分红率已经超过3%,超过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

  谈及公募基金的发展前景,陈继武表示坚定看好公募基金的未来。在他看来,未来金融监管将更完善,加之刚性兑付被打破,公募行业前景可期。

  他认为,在制度的完善、运作的规范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募基金要优于其他资管平台。同时,公募行业自身的规范化也会让公募基金回归资产管理主业。在普惠性方面,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以及银行理财产品去刚兑,公募产品有望走进千家万户,公募提供给专业人士发挥的舞台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