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类私募新“围城”

2018-06-22 08:06:5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近日A股市场大幅下挫,悲观情绪蔓延。出于提振信心和引导理性投资,不少证券投资机构都站出来发声,表态看多,其中就包括重阳、高毅、千合等知名私募基金。
  私募十年,确切来说,若以2014年2月基金业协会开启私募登记备案开始计算,短短不到五年时间,私募行业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支不可忽略的活跃力量,如上述“标杆”,有了一定的市场认同基础。
  近一年来,随着监管规范加强等因素,这一行业也迈进了大浪淘沙,甚至只能强者生存的阶段。特别是证券类私募,正陷于发展的新“围城”。
  规模之困
  日前,中国基金业协会新公布了今年5月的私募基金备案登记月报。数据显示,至2018年5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57万亿元,已登记私募管理人2.37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32万只。
  虽然从整体看,今年前5个月,私募基金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管理人数量均呈现正增长态势,但对比过后,则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即5月份私募基金规模增速罕见下滑,同时,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较4月份下降197亿元,管理基金数量较4月份减少了105只,而新发数量仅1092只,创近一年来的最低值。
  6月21日,一家三方销售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往公司以代销证券类私募为主,但今年一直将业务重点放在股权投资领域,一方面是证券类私募发行十分艰难;另一方面,从公司前两年参与代销的股权项目业绩看,比证券类私募要好一些。
  事实上,从公开数据上也可看出,目前私募基金细分类型中,股权类私募发展情况要比证券类私募乐观得多。今年以来,新成立的证券类私募有17家,而股权类私募成立了42家。
  在今年5月份表现得更为明显的是,在证券类私募和其他类私募规模均缩水的情况下,股权类私募规模增长逾千亿元,在私募基金总规模的占比已达到63%。
  而伴随着行业的加剧分化,占比近80%的10亿规模以下私募仍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而又因二级市场持续震荡,资管新规落地等,小型证券类私募生存艰难,即使是大型私募,存续产品也存在到期后能否继续的担忧。
  从券商、银行等渠道看,证券类私募想扩大规模也并不乐观。日前,一位上海的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向记者透露,私募代销短期难有热度,这项业务现在所获收入与人员付出和所承担的风险不匹配。
  业绩之困
  当然,证券类私募目前的困境与其今年来的业绩不够突出也有很大关系。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统计分析,最新数据,截至6月8日,有7099只私募基金在今年创了净值历史新低。
  具体来看,在今年创历史净值新低的产品中,以股票策略为主,其中63.81%的产品属于股票策略,其次是复合策略,占比为13.31%,然后是固定收益策略,占比为6.59%。而这7099只产品大部分是成立在2017年以后,其中有1409只产品成立在2018年,3628只产品成立在2017年,1349只产品成立于2016年,而成立在2016年之前的产品数量也仍旧有713只,这713只产品基本都经历了三轮股灾,仍旧在今年上半年净值创了历史新低。
  A股市场持续的震荡结构性行情,给了众多证券类私募不小的压力。深圳一家中型私募负责人向记者坦言,私募整体成立时间较短,且多为自然人股东,基本没有什么股东背景,自负盈亏,除了那些百亿、几十亿规模的大型私募,其他绝大多数私募基金要想盈利还是要靠业绩。
  “相较公募、保险等投资机构而言,私募在投研上先天劣势,但原本的选股及仓位的灵活操作又被逐渐约束,赚钱效应减弱,强平、清盘成为了私募圈的热搜词,不少明星私募也不能幸免”,他说。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证券类私募清盘1992只,而到了2018年,现已有3373只私募清盘,今年前5个月的清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9.32%。
  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中,百亿规模的证券类私募相对表现好些,主要得益于重仓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和中长期持股理念对上了市场“口味”。而去年多数业绩较好的私募却在今年遭受“滑铁卢”。
  合规之困
  前些年,私募行业中总是能涌现出一些收益远超公募和其他资管产品的“牛”产品和“牛”管理人。但近年来的情况是,随着不少大佬级私募牛人或是被罚或是淡出,明星效应大大减弱,“公奔私”的知名人士也明显减少。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合规亦成为私募基金发展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日前公开呼吁,私募机构按照《基金法》要求,在行业协会登记备案,接受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持续监管,依法合规开展集合资金、组合投资活动,行使从资金到资产的金融转换功能,事实上具备了“持牌”特征,应当在《基金法》下得到公平待遇。
  但从其他资管机构的反应看,仍在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投资基金是否属于资管新规界定的“金融机构”和“资管产品”上存有争议。而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招商证券此前也曾发布研报指出,私募管理规模下降最主要是受资管新规的影响。在去通道要求下,私募基金资金来源受限,发行量将大幅收缩。另一方面,市场持续震荡下行,投资者情绪总体偏谨慎,亦压制私募证券基金发行。
  不过,报告还同时指出,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收缩和仓位下降导致存量私募资金流出股市,未来随着资管新规的影响持续发酵,容易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压力。
  近两年来,私募行业其实早已告别野蛮生长。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末,已累计注销1.4万家长期无展业意愿机构,将354家机构列入失联公示名单,将3827家未按时履行信息报送义务机构列入异常机构名录,已公示92家不予登记申请机构。
  此外,近段时间,从证监部门曝出的几起“老鼠仓”案上不难发现,监管对证券类私募基金再度升级。有业内人士称,私募有与公募同类要求和管理的趋势。一位“公奔私”的私募基金经理对此表示,他有了重回公募就职的念头,这种趋势下,证券类私募几乎失去优势。“私募机构的优势在于其投资与合规的灵活性,在于其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吸引优秀的投资经理,具备创造出高收益率的能力”,他说。
  有法律人士表示,一直以来,监管层对“老鼠仓”交易的行政处罚是公募与私募有明显区别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处罚标准都不同,一方面是私募是否“持牌”,适用《基金法》尚未明确定性;另一方面,私募基金多规模较小,百万级“老鼠仓”对股价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