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信通与ST保千里竞相跌停 多路机构资金遭闷杀

2018-01-19 07:38:32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王小伟

  与大盘指数的昂扬向上形成鲜明对照,ST信通与ST保千里这对二级市场的“难兄难弟”,被交易所特殊处理后,复牌以来便携手演绎连续跌停的戏码。其中,ST信通在1月18日盘中触及连续第16个跌停,收盘下跌2.98%;ST保千里则连续收出第14个一字跌停。

  两家公司股价连续跌停背后,一众机构资金遭遇闷杀。其中,既包括公司停牌前就已经入驻的部分信托资金和公募基金,也包括在公司股价连续跌停途中试图“半路接飞刀”的小规模机构资金。

  连续跌停

  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是上述两家公司的共同点。对于ST信通来说,受控股股东亿阳集团的债务危机影响,截至2017年底,ST信通被法院申请冻结的资金总额高达34.8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比例为107%。此前ST信通还曾推进重组,但因亿阳集团的债权债务纠纷涉及公司,重组最终终止。

  ST保千里也面临流动性风险,公司上下游供应链均受到影响,原材料供给不足、客户订单不能正常承接;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大量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目前未能收回,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由于公司经营状况恶化,订单大幅减少,人员不断流失,生产经营处在半停顿状况,且公司3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股价持续下跌,导致大股东的质押融资风险显性化。其中,ST信通早在1月4日就表示,由于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下跌,公司实际控制人邓伟的股权质押融资已经触碰警戒平仓线,实际控制人积极采取相关增信措施。

  早在1月10日,ST保千里的股价也已逼近(或跌破)前十大股东中多位质押大户的平仓线。由于这些大股东持有的ST保千里股份多数为公司借壳上市时的增发股份,尚未解禁,且已全部质押,无法补仓。

  机构被套

  值得注意的是,ST信通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

  ST保千里更是机构资金集中持股的典型。公司2017年三季报显示,包括红塔红土基金-浙商银行-渤海国际信托在内的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新常态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内的基金都位列ST保千里前十大流通股东,由于ST保千里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停牌状态,且复牌后就直接连续跌停,因此2017年三季报所显示的持股机构没有出逃机会,只能被“闷杀”。

  即便在公司复牌后股价持续跌停过程中,两家公司的股票也有机构席位半路入场被套。早在1月3日,ST保千里刚刚第三个跌停时,就有两个机构席位在跌停价位买入,不过买入金额只有7.99万元和5.82万元。以这两家机构8.91元的入手成本来说,这两笔资金出现了43%的浮亏,浮亏比例可能会继续扩大。

  ST信通也同样获得了机构资金的青睐。1月4日,一家机构席位在跌停价位买入ST信通4.36万元,当日公司收盘价为8.52元,倘若这笔小资金此后没有进行卖出操作,那么目前浮亏近40%。

  根据市场人士判断,这些半路买入的机构资金,短期卖出的可能性极小。一方面,由于公司股价连续跌停,买单稀少,对手盘不易出现;另一方面,这也不符合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风格。“通常而言,机构的买卖操作不是短线炒作,更多的是看好股票的成长性或估值优势。”

  “部分机构资金勇于担纲‘赏金猎人’,或与股价连续下跌之后,投资价值逐步反转有关。” 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律师表示,“以ST信通为例,公司截至去年三季度的净资产还有30亿元,有能力应对目前披露出来的债务问题;此外,公司业务也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