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公司密集回购 牛市或将延续

2017-12-14 08:10: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从11月下旬至今,港股市场一直进行调整和下探,市场仍以高位震荡走势为主。由11月22日高点至12月7日最低点,恒指此轮回调一度跌逾7%。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的回调并未影响公司回购股份的信心,数据显示,12月至今的公司回购数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由12月回购数据可见,伴随此轮牛市的回购潮并没有明显萎缩的迹象;相反,恒指高位调整导致公司普遍认为此时或为加仓的良好时机,集中出现回购。自2015年7月开始的月均18亿港元回购潮仍在持续,因此大概率可以判定此轮牛市上行趋势并未完结。

  12月港股公司密集回购

  从11月下旬至今,港股市场一直在进行调整走势。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的回调并未影响公司回购股份的信心。数据显示,2017年1月1日至12月13日,港股主板共有142家公司发起回购,多家公司年内多次发起回购。综合来看,回购金额前十的分别是长实集团、中国恒大、碧桂园、神州租车、瑞声科技、康臣药业、复星国际、国美零售和新濠国际发展。回购的公司集中在地产、工业工程、软件服务和纺织、服务及个人护理等行业,其中不乏知名的行业龙头。虽然现在进行回购的公司或行业类别跟一年前相比已大不同,但是以金额来说,并没有太大分别。2017年内前11个月单月公司回购数分别为34、17、29、37、35、39、31、39、53、35、41家,12月至今则为45家。结合恒指走势来看,2月市场出现明显上行,回购数单月全年最低。而9月市场出现几日连续的大幅回调,11月底至12月初回调幅度甚至更大,回购的数量也随之攀升。12月仅仅13天,回购数已经超过全年其他月份。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股份回购是指公司按一定的程序购回发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的行为。一般来说管理层认为股价被低估,需要向市场释放积极的信号,这是上市公司回购最直接的目的之一。此外,回购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公司有富余现金的时候,用这部分现金回购股权是提高股东回报的好方法。当然,回购还能够减少流通股份以反击恶意收购。虽然仅靠公司回购来判断未来股价的走势并不是最客观的方法,但市场出现公司密集回购的集体行为,仍具有一定代表性反映公司看好后市。

  行情上行趋势或未完

  香港市场知名基金经理王雅媛表示,公司回购的最主要目的是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但公司阶段性集中回购行为更具有代表性,回购潮与港股市场走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香港市场近期有几轮明显回购潮。第一轮回购潮:2007年股灾后,2008年,公司的回购金额达到154亿港元,超过了2007年回购量近两倍。此轮回购之后,恒指在接下来10个月上升近64%。第二轮回购潮:2011年3月开始的股市回调中,恒指下跌了近25%,与此同时,当年3-12月总回购达到92亿港元,接近2011年全年的两倍。此轮回购潮的规模与持续时间不及2008年,此后的恒指回升幅度也相对较小,2012年1-4月,恒指反弹为14%。第三轮回购潮:2013年1月开始的14个月内共有170亿港元的公司股票得到回购,总量与2011、2012年两年加起来相当。在这一轮回购进行的过程中,股市实现了触底反弹,这轮行情由2013年下半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4月,上升幅度高达35%。第四轮回购潮:香港股市在2015年4月触及28433点后,随后掉头向下,在9个月内下跌近30%。而本轮回购潮于2015年7月开始至今,月均回购超18亿港元,远超2007年1月到15年6月的月均回购8.6亿港元。与此同时,恒指也一度大涨超50%,一度接近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历史最高点。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由12月回购数据可见,伴随此轮牛市的回购潮并没有明显萎缩的迹象,相反,恒指高位调整导致公司普遍认为此时或为加仓的良好时机,集中出现回购。短期来看,港股仍可能处于年底回调、获利回吐的行情。但一方面基本面宏观面向好,另一方面港股估值相对较低,并且自2015年7月开始的月均18亿港元回购潮仍在持续,因此大概率可以判定此轮牛市上行趋势并未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