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私募策略 如何排兵布阵

2017-11-20 07:23:5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私募基金投资的各个类型均取得正收益,特别是纯股票型产品,收益甚至有超过12%的,当然这一成绩与沪深300今年以来25%左右的涨幅相比略显羞涩。其它类型,如市场中性产品持续表现不佳,全年收益不及货币型产品;定向增发型产品上半年表现欠佳,6月之后奋起直追,目前收益接近8%;管理型期货产品今年收益显著低于预期,全年收益仅4%不到。

  分析基金产品,我们经常说“公募看风格,私募看策略”,那么,2018年私募策略该如何布局?

  股票型私募性价比最高

  2017年股票市场表现大大超预期,翻看年初的报告,说得最多的是震荡行情。但事实上,A股却以大盘小盘分化为契机,以业绩为表现,走出“漂亮50”牛市。一方面,低估值蓝筹业绩提升,估值提升,“戴维斯双击”;另一方面,高估值无业绩支撑的个股遭遇“估值下跌,业绩下跌”双杀。不少白马股走出了翻倍行情。在此背景下,以基本面选股的私募表现亮眼。那么,明年股票型私募又该如何选呢?

  从估值来看,沪深300估值PE14倍左右,纵向与横向相比仍处于较低位置。从盈利来看,经济增速下降,进入存量经济时代。经济平稳运行,结构性行情继续,A股EPS中位数从去年年中以来明显提升,行业集中度也明显提升。

  股票型产品仍可能是2018年性价比最高的种类。在选择上,还将回到基本面分析为主。如果要给这种产品画像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其产品收益更多来自企业价值的提升,而不仅仅是讲故事的概念;更多来自持有企业的收益,而不是来自于交易产生的收益;更多来自于适当集中持有带来的收益,而不是靠几只个股带来的增长。

  管理型期货仍是必配

  2017年,表现较好的是日内CTA策略,一是因为近期商品日内波动很大,存在比较丰富的交易机会,二是日内由于交易连续,价格在分钟级的数据上也比较容易呈现连续的趋势效应。日内策略虽然现在比较赚钱,但由于其策略容量有限,做这类策略的私募基金一直不多。由于今年缺乏持续的趋势性行情,中长期策略整体表现不理想,整体微幅盈利。

  CTA基金先天具有与传统资产相关性低的特性,长期看海外CTA基金与美国债券相关性0.26,与美国股票的相关性甚至是负的。2008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股票、债券哀鸿遍野,唯独CTA基金当年获得正收益。这种抵御风险的特性很快得到养老金、保险等资金关注,海外CTA基金规模很快突破3000亿美元的规模。CTA是少数不论在市场下跌还是上涨的环境中都能赚钱的策略之一,长期来看CTA基金可以获得非常稳健的收益回报。过去二十多年内,巴克莱CTA指数的累计净值是标普500指数的1.7倍。虽然国内CTA基金历史不长,无法对比CTA与股票、债券的长期表现。但是站在资产配置、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的角度看,CTA基金始终可以作为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资产类别。

  一般来说,收益、风险和策略容量是我们考察CTA基金时最关注的三个方面。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收益高、风险小、策略容量又大的产品,这就是CTA基金的“不可能的三角”。从国外CTA的存量结构来看,70%是中长期策略,20%是短期套利策略,还有10%是中期策略,也就是说中期策略的存活率很低。在配置CTA时,仍要以中长期趋势策略为主,适当配置短期CTA策略。

  中性策略料走出低谷

  2015年股指受限以来,大幅度的负基差就一直存在,导致市场中性策略难有表现,规模也大幅度缩水,2017年以来虽然负基差现象依然存在,但是负价差的幅度相对2016年已有较大改观,到10月份基差成本基本维持年化约5%-10%左右,对于部分选股能力强的投资机构,这样的基差成本可以通过选股来覆盖且实现盈利。基差在近期有进一步收缩趋势,甚至出现持续正基差现象,对于市场中性产品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建仓时点。

  另一方面,三季度以来市场风格分化不断缓解,成长因子表现不输价值因子,从这两方面来看都对市场中性策略的复苏提供了客观条件。从策略的收益性来看,从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市场中性策略平均收益率约为0.73%,基本上覆盖了上半年以来的亏损。因此,我们认为市场中性策略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未来会逐步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