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资金持续入场 A股热点切换料加快

2017-08-10 10:14:23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叶斯琦

  今年3月以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北上的资金净流入规模逐月扩张,7月净流入资金规模已较3月翻倍。进入8月,北上资金依然“不恐高”,本周前三个交易日仍维持较高速入场状态。此外,通过QFII及RQFII的数据也能看到,海外资金在持续增加对A股市场的配置。

  业内人士认为,A股在全球范围内还是价值洼地,外围资金对A股市场青睐有加,有望推动行情保持偏强态势。不过,北上资金的“口味”还是出现细微变化,后市热点轮换速度或加快。

  北上资金不恐高

  近期,虽然大盘累积了一定涨幅,但是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北上资金似乎没有“恐高”情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资金净流入规模逐月扩张,7月净流入资金已经高达224.12亿元,较3月的111.71亿元翻倍。

  进入8月,北上资金热情依然不减。本周前三个交易日,沪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资金合计净买入额分别为27.88亿元、18.21亿元、12.16亿元,仍然维持高速入场状态。

  从板块来看,最近一个月,沪港通和深港通北上资金最青睐的是家电板块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净买入额分别达到36.65亿元、27.88亿元。紧随其后的海康威视、中国平安、贵州茅台、长江电力的净买入额也超过10亿元。进入净买入额前十榜单的个股还有五粮液、洋河股份、恒瑞医药、中信证券。

  “这些资金主要看好家电、酿酒大消费、大金融、智能安防等行业板块,对一些估值低、高分红、业绩增长稳定的大蓝筹、大白马尤为偏爱。”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表示,北上资金不断流入,引发了A股价值投资的风潮。

  国金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徐艳芳分析,北向资金净流入主要因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没有此前预期悲观,且A股配置比例偏低,远未达到基本配置水平。北向资金持续流入,非周期白马股受到持续关注,这一趋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资金的“口味”还是有些细微变化。常春藤资产管理基金经理石海慧指出,如果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北上资金增加了对宝钢股份、万华化学等周期股的关注。从逻辑上看,虽然港股整体处在估值洼地,但是港股市场中,大行业的龙头公司相对缺乏。因此,A股行业龙头如果估值合理、盈利能够兑现且持续性较好的话,将会引起资金追捧。

  QFII持续加仓

  央行数据显示,6月底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8680.4亿元,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超过2015年A股牛市时8504亿元的规模。北京拙扑投资研究员原欣亮表示,这显示外围资金逐步流入A股市场。

  通过QFII及RQFII的观测也能看到,海外资金在持续增加对A股市场的配置。截至7月31日,累计批准的QFII及RQFII投资额度已超过1万亿元,比上月末增加90亿元左右。而半年报数据显示,QFII基金二季度以来持续加仓A股蓝筹股。例如,瑞士联合银行增持2497万股海康威视,持股数量达到1.25亿股。

  “就目前的半年报数据来看,QFII增持34家A股股票,总增持数量为1.656亿股。QFII重仓持有的个股多数表现好于大市,海康威视、万华化学、水井坊二季度以来累计涨幅分别达39%、53%、47%。”原欣亮说。

  “从全球横向估值比较来看,A股不能简单地说被高估或低估。”富恩德(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程冬表示,上证50指数最近半年走强,

  但A股大盘蓝筹的估值水平仍低于海外市场,如家电、银行、地产、大消费等领域白马龙头股,仍比海外市场对应股票估值低,但中小创股票整体估值水平仍高于海外市场同类股票的估值。

  热点切换料加快

  近期A股板块轮动有所加快,创业板也开始出现反弹。市场热点是否将扩散,甚至切换?

  对此,程冬表示,整体存量博弈的市场环境下,大板块间的轮动在加快,热点频繁切换。“钢铁、有色、煤炭等周期品经过这一轮较快上涨,提价预期在股价中反映较为充分。站在目前时间点看,看好估值匹配度合理的大消费板块行业龙头。待周期退潮,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大消费板块又会成为有吸引力的配置方向。”不过,程冬直言,也不应将中小创全贴上高估的标签,一些中小创个股已跌到估值匹配度合理的区间范围。

  原欣亮认为,前期上涨的强周期和金融股已处于高位,短期面临调整。热点轮动频繁的情况下,市场反而失去了拉涨的主力军,资金流向相对分散,这就蕴含了一定的市场风向。虽然外围科技股的强势上涨拉动了创业板反弹,但由于创业板去泡沫还不充分,成长股趋势性持续上涨的基础并不牢固。“建议投资者在近期热点轮动频繁的时候减少仓位,中线投资可关注有业绩支撑的低估值价值股和MSCI成分股。”

  “当前A股周期品种上涨幅度较大,后期随着经济数据的公布,对周期股的追捧热度有可能下降,后续可能逐步切换到非周期的白马行情。”徐艳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