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谈监管即色变:《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布

2016-11-24 13:29:51 来源:申万宏源 作者:

  事件:中国银监会 23 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理,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将就《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点评:
  第一,本次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是今年以来对资管业实施“去杠杆、去通道、去非标、禁资金池”等监管思路的延续。
  第二,今年对理财的监管,相继推出理财新规、表外理财纳入 MPA 考核测算范围等,整体的监管目标也很明确:降低理财通过各类资管通道投资非标的比例,打破隐性刚兑,推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将理财相关风险完全转移到投资者。同时约束理财操作的各种风险:禁资金池,禁止理财和自营业务交叉,推行第三方托管等,此次征求意见稿中也再次重申了相关内容,并无更严厉的政策出台。
  第三,按照银监会的划分,表外业务包括:担保承诺类、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中介服务类、其他类等。这个排序也是对银行影响从大到小的排序,而代客非保本理财即所谓的表外理财是归入代理投融资服务类表外业务。
  第四,预计对担保承诺类表外业务影响更大,对表外理财及其他表外业务影响较小。进而影响实体经济信用扩张,有助于加快打破理财的隐性刚兑,加快理财收益率的下滑,而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有望提升。(1)征求意见稿中对表外业务的处理带来较大影响的措施:一是,对部分表外业务实行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二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部分表外业务计提减值准备,并计算风险加权资产,计提资本。(2)而按照表外业务风险大小排序,主要是针对担保承诺类表外业务实施这两种措施,而对于表外理财,由于合同均已经明确说明非保本,从对银行的影响看,不会对理财实行限额管理,也不会要求计提减值准备与资本占用。猜测可能的情况是,如果出现理财到期,但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预期收益率,而银行却要自补亏损去实现刚兑,监管层可能会要求实施措施二。这样带来的影响就是加快打破理财的隐性刚兑,加快理财收益率的下滑,而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有望提升。(3)从征求意见稿中的监管内容可以得到验证,对担保承诺类的影响大于表外理财。“对担保承诺类,重点监测信用风险,关注统一授信执行、表外业务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表外业务垫款等情况。对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中介服务类,重点监测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关注业务操作规范、客户投诉、金融消费者保护等情况。”
  第五,会不会影响债市的配置资金?(1)即使没有监管,伴随理财资产端收益率的快速下滑,银行打破刚兑的动力也会越来越强;即使没有监管,伴随理财收益率的回落以及理财规模的增长,理财的增速下行是必然。(2)理财增速放缓了,债市还有其他新增资金配置需求,包括非标转标、表外转表内、房贷下滑以及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低迷的情况下银行表内会增加对固收类产品的配置比例,保险增量及存量资金,境外资金流入等。(3)从另一个角度讲,理财收益率的快速下行,以及非标配置比例的下降,都会相对提升债券市场的吸引力。
  第六,整体来看,此次征求意见稿监管力度略低于预期。此前媒体曾报道银监会研究对表外业务计提风险资本,银行表外理财投资于非标资产和非上市公司股权的,将分别按照 20%和 50%的信用转换系数转换为表内的信用风险,然后以 100%的风险权重计算风险加权资产。而此次征求意见稿并没有明确是否对银行表外理财实施多大程度的信用转换系数,也没有明确以多大比例计算风险资本占用。后续关注是否会有细则出台。
  第七,莫谈监管即色变。今年以来针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整体偏弱的背景下,无论是银行,还是基金等其他机构,都大规模增加了债券的配置。监管有助于约束操作行为,但是不会改变全市场资金的配置结构比例。2017 年相比 2016 年,尚未看到可以推动债券市场由牛转熊的信号,淡定而客观的看待各项监管政策,莫谈监管即色变。(申万宏源)

 

更多内容请看“股市直播室”